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巴洛克(17-18世紀) 洛可可(18-19世紀),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巴洛克(17-18世紀)
洛可可(18-19世紀)
巴洛克(Baroque)
流行於17-18世紀
藝術發源地:義大利羅馬
16世紀時,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與雕刻有此風格表現
17世紀後期,梵諦岡
聖彼得大教堂
(世界最大的教堂)達頂峰,象徵教會權威
米開朗基羅雕塑《摩西像》
巴洛克畫家
普桑
法國近代繪畫之祖
善用強光效果
用色比拉斐爾豐富、深沉,重線條、造形與知性,受義大利藝術影響
具有空氣氛圍
擅長將繪畫與文學緊密聯繫
代表作
沙賓女人被劫
阿卡迪亞的牧人
魯本斯
華麗明快的色彩、雄壯豐腴的肌肉,表現出充滿生命力的現實氣息
對浪漫主義畫派的形成有決定性影響
以空氣透視影響英國畫家
代表作
列其普的女兒被劫
蘇珊∙富曼像
范.戴克
法蘭德斯(比利時)弗拉芒族,
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時期的英國宮廷首席畫家
法蘭德斯畫派創始者,粉碎宮廷畫派及後哥德式裝飾主義者
代表作
愛麗納∙格麗瑪迪侯爵夫人
林布蘭
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作品以「人」為主題,自畫像居多,銅版畫家
擅長強光法(亮部輕點、厚塗),以凸顯主題
影響攝影: 林布蘭光
代表作
夜警
早期和後期的分界作
洛可可 (Rococo)
流行於18-19世紀
藝術發源地: 法國
(路易十四時代後期1643-1715年)
盛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年),又稱「路易十五式」
「Rococo」是法文「岩石與蚌殼」的複合字,
源自於路易十四時代,使用「人造石」裝飾,
與凡爾賽宮中用的裝飾岩石極其類似而得名
將「神學」從哲學抽離,選擇傾向「世俗」路線,
從重視高尚的教化轉至輕浮快感的趣味
只在法國流行
洛可可畫家
華鐸
繪畫中的莫札特
描畫的都是華麗高雅的場景,但其中含有潛藏的憂鬱氣氛,
感覺到生活的瑣碎和無奈
代表作
到西西里島朝聖
小丑
描畫的是藝術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矛盾,
作沒有典型洛可可的任意幻想的華麗畫面
布雪
代表作
沐浴後的月神黛安娜
龐畢度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