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微視社會工作理論綜合比較 - Coggle Diagram
微視社會工作理論綜合比較
微視層次
心動力理理論
心理暨社會學派
背景
芮奇孟(Marry Richmond)《社會診斷》一書,亦被稱為診斷派
陶瓦(Charlotte Towle)的修改,提出「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問題界定
個人功能的喪失與功能不良是因為心理因素與社會環境不良互動的影響。
處遇目標
協助應付目前的困難情境,增進個人社會生活功能(協助個人心理暨社會環境的適應)
處遇方法、原則
特色:
強調「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重視早年經驗、關注個別化等
實施過程:
心理社會研究(psychosocial studt)
診斷(diagnosis)
治療或處遇(treatment)
社工角色
Doing for client,強調社工角色的專業,透過研究、診斷及治療過程解決案主問題。
優點與限制
優點
同時聚焦於個人與環境
有明確的工作階段與技術,如果問題是社會心理性則具高度適用性。
限制:
但過於強調問題的病態視角,干預時間過長。
功能學派
背景
佛洛伊德的門生欒克(Otto Rank)提出個人意志
史美麗(Smally)集其大成,強調社會工作機構的功能,在於提供實務的形式與方向
問題界定
個人能量一時被蒙蔽(人有意志力)
不強調案主的問題,而強調其成長
處遇目標
透過機構服務過程來協助案主(非治療)
協助案主增強自我意志力
處遇方法、原則
診斷隨著服務的過程發展不斷地修正,診斷過程由案主參與。
機構工作過程的效能。
機構功能的使用與專業角色功能的兼顧
有意識地使用結構
社會工作過程妥善運用專業關係,協助案主作決定
社工角色
Doing with client,強調社會工作是工作者與案主互助的過程,工作者是協助而非治療。
優點與限制
優點
強調個人意志力
提供全面性的服務觀念
重視工作者與案主的專業關係
限制
太過強調個人的意志力
忽略機構對社工服務的限制
問題解決學派
背景
又稱作4P理論,起源於1950年代早期,創始人是波爾曼(Harris Perlman)女士
波爾曼強調處理案主當前的問題與處在環境中的困境,較不強調不合理與內在的動機。
問題界定
人類生活是一連串問題解決的過程
個人無法適當地解決問題,是因為動機、能力和機會的不足。
處遇目標
協助增強案主解決問題的動機、能力及增加所需的資源,因此必須藉著機構所提供之物質的、社會的和心理的協助。
處遇方法、原則
工作途徑
引導、增強案主尋求改理的動機(Motivation)
發揮、演練案主的心理--情緒--行動能力
尋求解決(或減輕)問題所需的資源或機會
四大要素(4P's):個人、問題、地點和過程
社工角色
Doing for client,強調社工角色的專業,透過研究、診斷及治療過程解決案主問題。
優點與限制
優點:
針對案主現有問題進行有效的介入,解決問題。
限制:
重視當前問題,對於問題較難深入根源。
認知行為學派
背景
1990年代後許多學者將行為論與認知論合併,稱為認知行為理論(CBT),其理論基礎來自於行為主義、社會學習論、理性情緒治療等
最近有走向建構主義理論的趨勢,強調人們藉由建構其生活事,以及對其個人經驗的意義歸因,而造就出自己所認知的現實。
問題界定
個人功能的喪失與功能不良是因為心理因素與社會環境不良互動的影響。
處遇目標
協助案主瞭解及改變其內在非理性思考模式和生活形態,並改變其行為(包含認知、情緒及行為3層面)
處遇方法、原則
抗衡技巧(Coping Skills),包括自我話語與結果行為
問題解決,鼓勵案主鎖定某問題,想出解決辦法
認知再建構,工作者質疑與攻擊非理性的信念,改變案主的行為。
結構認知治療來達到改變的過程。
社工角色
正向經驗夥伴,與案主共同探索,達成共識
示範新經驗之教練,個別指導與訓練案主
優點與限制
優點
認知與行為結合
干預目標明確、干預方法有系統
適用問題範疇很彈性
臨床運用在憂鬱症、焦慮、不理性思考等個案
限制
僅修正理性思考,未從環境著手,改善有限
不適用認知能力差之案主,如幼兒、心智疾病者
受案主「意願」的限制。
危機介入取向
背景
1943年之林德曼(Lendemann)對於波士頓一場意外的大火,協助對災民遺囑應付生活重大災難危機的情緒處理所發展出來的
是一種專門在短期內用於個人心理與社會功能失去平衡之案主,藉以影響個人人格之調適能力與社會功能
問題界定
個人處在壓力、危機的當下情境(過去慣用的問題解決方法失靈)。危機包括發展性危機、意外危機、自然環境危機、存在性危機等
處遇目標
協助案主找出引發危機的根源
短期內協助個人學習壓力因應方法(初期在釋放案主壓力,後續在增強個人應對問題能力),從危機中重回身心平衡
處遇方法、原則
危機介入特色
短期及密集
關注焦點在此時此刻的問題
介入目標初期在釋放壓力,後續在增強個人應對問題能力
危機介入原則
立即接案與處理
主動採取行動
訂定有限目標
建立希望與期望
提供支持
解決問題
恢復案主自信,減少對工作者之依賴
社工角色
工作員扮演心理支持者、積極的指導者,以提升案主解決問題能力並培養其自主性
優點與限制
優點
同時聚焦於個人與環境
有明確的工作階段與技術,如果問題是社會心理性則具高度適用性。
限制:
但過於強調問題的病態視角,干預時間過長。
任務中心模型
背景
威廉‧雷德(William Reid)在1970年代初提出。
強調「結構簡明」,並考量「時間限制」,屬於一種短期處遇方法,以滿足案主(個人或家庭)特定的心理暨社會需求為目標
問題界定
個人因應問題的能力暫時受限或環境資源不足(非探究問題的歷史淵源,或改變案主人格特質)
處遇目標
釐清問題,決定目標(任務),以達成改變的具體步驟
處遇方法、原則
處遇原則:先確定目標問題(Target Problem)所在,進一走分析與診斷產生問題的原因,之後,再確定受助者的任務所在,最後訂出個案工作的期限。
處遇策略:將問題澄清及具體化預期行動的障礙栶模仿和引導練習問題和任務回顧
社工角色
以案主為中心而非專家中心,著重社工員扮演指導性與協助者的角色,工作員與案主建立在一種合作關係上
優點與限制
優點:在有限時間內解決案主問題,標的行為明顯改善
限制
問題切割不易
不適合問題過大
對嚴重的社會問題做了最小的回應
不適合非自願性案主
契約訂定過於社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