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隱形眼鏡的歷史 二丙3號蘇于慈, image - Coggle Diagram
隱形眼鏡的歷史
二丙3號蘇于慈
種類
硬性
一般採用PMMA聚合物製成,近年則以硬性透氧隱形眼鏡rigid gas-permeable(RGP)較為普及,透氧率比軟性隱形眼鏡佳。夜間佩戴者,稱OK鏡片。
軟性
性隱形眼鏡在1961年由捷克化學家奧托·威胥特利發明,由於佩戴較為舒適,時至今日已成為最普及的鏡片種類。
彩色隱形眼鏡
發明於韓國,近年來流行於東亞各國的年輕人群中,尤其是80後與90後的愛美女性。其作用是使眼睛放大,變得更加有神,並配以各種不同的虹膜色彩。
早在1508年被達文西提出
1636年笛卡爾亦有相近的建議
1887年,德國科學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製造出第一隻玻璃隱形眼鏡
由於其透氧率過低,易引發角膜炎等眼睛疾病
1938年,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為材料,製造出第一副全塑膠隱形眼鏡
1940年位於美國紐約的Obring以壓克力系的plexiglass
1961年捷克化學家Otto Wichterle發明軟性隱形眼鏡。1970年推出透氣性硬性隱形眼鏡(RGP)
2004年,已有超過一億二千萬的人口使用隱形眼鏡。
而隨著具備妝容功能的隱形眼鏡被發明,使用人數不斷提升。
直徑小(9mm左右)
是高透氧材料
發展全塑膠隱形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