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肌肉收縮(骨骼肌) - Coggle Diagram
肌肉收縮(骨骼肌)
骨骼肌收縮後的鬆弛
旋轉肌球素與TnT再回到肌動蛋白→遮住肌凝蛋白結合位置
ADP在合成ATP接回ATP結合位置
→肌節恢復至休息時的長度呈鬆弛狀態
鈣離子回到肌漿網儲存 →減少鈣離子跟TnC結合
肌肉伸展時,肌節長度比休息時增加20%
收縮後,突觸裂的AChE分解→ 神經衝動停止
收縮的分類
強直收縮
:!:
定義:每一次收縮的不反應期結束後,給予快速地反覆刺激,會使肌肉「不鬆弛」,造成連續性收縮。分成完全強直(無任何鬆弛)及不完全強直(部分鬆弛)
補充:持續刺激下去,收縮張力越來越大,但張力「不會」一直無限放大,因為TnC數量有限
牽扯收縮
:!:
收縮過程
收縮期
鬆弛期
潛伏期
不反應期及乏興奮期
單一刺激引發的快速收縮
階梯收縮(運動員熱身運動)
:!:
一塊骨骼肌收縮幾次後,給同樣強度的刺激,引起更有力的收縮,幾次收縮後,增加鈣離子的利用率,「減少」旋轉肌球速與TnT的利用率
肌絲滑動理論
肌肉收縮,粗細肌絲產生滑動
:!:
H區變窄
肌節變短(Z線互相靠近)
I帶互相靠近
粗細肌絲長度不變
:pencil2: A帶不變
最大收縮強度→肌節比休息時縮短50% :!:
終板電位
神經動作電位傳至神經纖維末梢(突觸前)→鈣離子通透性增加→鈣離子附著在突觸小泡表層,將突觸小泡帶至底部→突觸小泡破裂釋放Ach→刺激尼古丁接受器→鈉離子通透性增加→產生終板電位(EPP)
動作電位
終板電位經加成作用產生動作電位(AP)→電位沿著T小管傳至肌漿網→肌漿網釋放鈣離子→鈣離子與TnC結合→移除TnT複合體→肌動蛋白的肌凝蛋白結合處與肌凝蛋白橫橋的肌動蛋白結合處結合→ATP被ATPase水解成ADP+Pi+能量7.3千卡→骨骼肌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