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認知論 - Coggle Diagram
社會認知論
性格結構
能力與技巧
程序性知識:難用文字說明的技能。
陳述性知識:可用文字敘述。
著重:脈絡特殊性
能力透過社會互動+觀察社會及世界。
能力要在適當脈絡下才能發揮,也會隨能力而變。
信念與預期
第一類思考
信念:個人對世界實際樣貌各種事物未來可能樣態的看法。
預期(expectancies):當信念指向未來時(高度個人化)。
第二類思考—評估標準:涉及各種有關事物應然狀態的想法。
第三類思考—個人的目標(goals):涉及個人未來想要達成的狀態。
涵蓋主題
他人可能做出的行為。
在某類行為之後可能出現的賞罰。
處理壓力及挑戰的能力。
知覺情境
區別不同情境→做出不同預期→展現不同行為/情緒
*隨情境改變預期&行為的能力攸關生存
自我效能感
定錨操控技術:當個人嘗試找出問題答案時所採取的思考歷程。
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
表現成就(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口頭說服(verbal persuasion)
情緒與生理狀態(emotional& physiological status)
自我效能衡鑑-微觀分析研究法:Bandura認為會隨情境不同而改變自我效能
目標
步驟:預想未來遠景的能力🡪設立特定行動目標🡪引發行為動機🡪指引行為。
設定目標
彈性
挑戰性程度/難度
對活動的感受(目的)不同
實現目標的時間遠近/接近程度
評估標準:有關事物應然狀態的想法(事件好壞or有無價值)。
個人標準:人類動機與行為表現的基礎。
評估&改變自身行為
自我評價反應
首要特徵
強調行為的社會來源。
強調認知(思考)歷程,形塑自身的發展。
強調個人表現出的一般行為傾向及行為上的變化性。
強調在沒有酬賞的情況下也能學習複雜的行為模式。
強調人是主動的行動者,並且能自我控制。
科學觀
強調個體的獨特性
兼顧人類本質、個別差異
運用通則式及特則式研究法
成長與發展
觀察學習(又稱仿效作用)
由來:Thorndike(桑代克)—嘗試錯誤法(trial and error):經過反覆的嘗試,錯誤的反應逐減少。 →缺點:某些情況下犯錯的代價太大,因此無法透過嘗試錯誤歷程進行學習。
經歷四階段:注意、保持、再生及動機。
觀察者可學會的技能
形成心理表徵
模仿
仿效
習得複雜行為
習得行為的原則
替代制約(vicarious conditioning)
主動選擇楷模
自我調節及動機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意指人有能力引發自己對某件事的動機
設定目標
追求目標
達成/維持目標
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
延宕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放棄眼前具吸引力的事物並控制衝動,以期在未來得到最佳結果。
棉花糖實驗
生理角度:大腦
額葉:作計畫、控制自身行動連貫性的能力,額葉活化與延宕滿足能力呈正相關。
紋狀體:與酬賞有關的訊息處理,紋狀體活化與延宕滿足能力呈負相關。
人物
Walter Mischel(沃爾特·米歇爾)
區辨模式之獨特性
人性本質
提出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
Albert Bandura (亞伯特·班度拉)
研究:心理治療交互作用、孩童攻擊行為的家庭型態
自我運作歷程
人性觀
推論與思考
反思自身
社會認知的性格理論:歷程
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
基本特徵
認知與情緒的性格變項彼此複雜相連
關注社會情境
情境-行為對應連結
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
為一套動力系統,每個成分都會隨著時間彼此影響,而社會認知是一種取向或觀點,非一種理論。
理論由來:(早→晚)古典制約→連結論→條件制約→社會學習論→社會認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