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香港經濟發展 - Coggle Diagram
香港經濟發展
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中
(1950-1975年)
(2)工業/製造業薘勃發展
(I)特色/特徵
(B)1970年起,發展技術密集式的輕工業
(a)需要較高技術的電子業、鐘錶業迅速發展,至1978年香港的鐘錶業工廠超過1,500間,如東方鐘錶廠、瑞華表行等。
(b)1970-1978 年間,電子業的出口額不斷上升。1978年,香港成為全球鐘錶出口額最高的地方。
(C)1950-1975年,工業以出口導向型模式為主
(a)出口到世界各地-->由於價廉物美-->歐、美等海外市場頗受歡迎。
(b)香港廠商致力提升產品的質素-->如製衣廠在生產過程中改用品質較高的紗線和棉布-->塑膠廠亦會從英、美等國進口生產原料-->以保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A)1950-1970年,大力發展工業,當中以勞動密集式的輕工業為主
(c)從事製造業的工人不斷上升
(d)部分企業的規模逐步擴大-->如麗新製衣集團、從事塑膠業的星光實業及從事電子業的康力集團等。
(b)製造業的工廠數目不斷上升
(a)包括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玩具業,以及後來發展蓬勃的電子業和鐘錶業。
(e)戰後香港不少工業均集中在九龍-->如製衣廠主要集中在深水埗和長沙灣,該區亦有大量的紗廠和布廠,能夠供應製衣原料
(f)政府發展觀塘、新蒲崗等工業區,興建工業大廈,吸引不少廠家買地設廠
(II)推動原因/因素
(C)本地因素﹕本地政府積極推行配合政策
(a)政府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不會過度干預市場運作-->實行低稅率及外匯自由的政策-->吸引資金流入本地。
(b)政府成立不同的機構,如香港工業總會(1960年)、香港貿易發展局(1966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1967年)等-->負責研究及發展工業-->推廣本地產品-->並提供技術支援、人才培訓等服務-->以增加本地工業的競爭力
(c)政府改善教育-->興建工業學校-->如1956年撥地讓香港工業專門學院遷到紅磡校舍(今香港理工大學前身)-->又於1969年成立摩利臣山工業學院-->培訓更多技術及專業人才
(d)政府發展基礎建設-->如開闢荃灣工業用地
(B)本地因素﹕香港的銀行業發展成熟
有充裕的資金向工業家提供貸-->急速工業化
(D)中國內地因素﹕內地資金、技術與勞動力輸入
1946年中國爆發全面內戰-->大批內地同胞來港,當中包括企業家(資金、技術)和工人(充足、廉價的勞動力)-->例如唐炳源、王統元等江蘇、上海(紡織業)企業家
(A)本地因素﹕轉口貿易奠定的基礎
完善的對外貿易網-->從事轉口貿易的人熟悉原料供應和產品銷路-->保險、倉儲、航運等服務業亦能配合工業發展-->有利於香港發展以出口為主的輕工業。
(E)中國內地因素﹕中國內地政府積極推行配合政策
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內地政府給予香港各種優惠政策-->如向香港提供較便宜的原料、食品及食水。這有助減低香港的通脹及勞工成本-->提升本地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F)國際因素﹕韓戰禁運令香港轉口貿易衰落,間接推動工業的發展
韓戰期間對中國內地實施的貿易禁運-->香港的轉口貿易一落千丈-->發展勞動密集式輕工業成為香港經濟的唯一出路
(G)國際因素﹕全球經濟結構轉變,為香港創造契機
西方國家的經濟逐漸轉型為技術密集式工業-->不少歐、美工廠紛紛停產-->轉向生產成本較低的地區進口貨品-->為香港創造契機-->有助本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H)國際因素﹕全球多個國家推行特惠關稅
多個國家於1947年簽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協議通過削減工業製品關稅-->以加快戰後經濟恢復-->有利香港的工業製品打入歐、美市場
(H)國際因素﹕當時香港的營商環境較佳,而亞洲地區亦較少競爭對手
香港鄰近地區的政局動蕩-->東南亞不少地區爭取獨立-->相較之下,香港的營商環境穩定,因此吸引各地的企業家來港投資。
在亞洲除日本外-->香港的工業發展較早-->鄰近地方如台灣、南韓和新加坡等要到1950年代後期才開始工業化-->香港工業當時遇到的競爭對手不多
(1)轉口貿易衰落
(I)特色/特徵
(A)香港對中國內地的出口總值下降
轉口貿易衰落,令香港陷入經濟危機
(B)轉口貿易額在香港總出口中比例下降
削弱轉口貿易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
(II)推動原因/因素
(B)國際因素﹕韓戰禁運
中國派兵援助北韓-->聯合國對其實施禁運-->多種貨品被禁止運往中國內地,如樹膠、石油產品、機器等戰略物資
(A)中國內地因素﹕對外貿易的轉變
冷戰局勢的影響-->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轉趨緊張-->經香港轉運到中國內地的貨品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