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現代民主政治 - Coggle Diagram
現代民主政治
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歐洲強權結盟
巴爾幹半島
鄂圖曼帝國領土、歐亞交通要道
1853俄國入侵
1854英法宣戰(克里米亞戰爭)
俄國戰敗
皆為大斯拉夫主義(希臘正教)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德義奧(同盟)
防堵俄國野心及法國報復(德法戰爭法敗)
法英俄(協約)
大戰爆發
歐洲內部→世界大戰
1917德國無限制潛水艇戰略
美國加入協約國
1918德國政變
威廉二世下台,德意志共和國(威瑪共和)
新政府停戰
戰後局勢
1919巴黎和會(英法美)
凡爾賽條約
戰敗國領土遭瓜分
鉅額賠款
裁減軍備
領土割讓
讓渡海為殖民地
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解體
出現許多民族國家
美國耗大量軍費與人力
孤立主義
拒絕加入國際聯盟
1930經濟大恐慌
法西斯主義
義大利
戰勝國 貢獻少 獲益少
1920經濟嚴峻
墨索里尼----恢復古羅馬榮光
國家法西斯黨
1922取得政權 獨裁者
激進民族主義
1 more item...
德國
1933納粹黨
希特勒 德國總理
極權統治
新帝國主義
背景:工業革命,工業科技突破
強調土地的獲取與資源的掠奪
英法德比葡義 瓜分非洲
英國 印度
法荷美 東南亞
歐洲列強與日本 佔領/租借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5義大利入侵伊索比亞
1938德國佔領奧地利 再進攻捷克斯洛伐克與波蘭
1939英法向德宣戰
德義日(軸心國)
法英(同盟國)
1941後美蘇中加入
1945.4 蘇進攻柏林 希特勒自殺
歐洲戰局結束
1945.8 長崎廣島原子彈 日投降
反思
皆因歐美帝國主義擴張而起
各國採總體戰
動員全體人民與海內外資源
美國主導成立聯合國
有維和部隊
大眾政治與平權運動
民主自由的壓抑
德義法西斯主義
俄共產政權
極權手段、威權領導
壓抑代議政治、干涉經濟活動及言論自由
美國共和主義
經濟大恐慌 羅斯福 新政
一改經濟放任政策
戰爭屠殺與人道精神喪失
(種族優越論、民族主義的惡果)
鄂圖曼帝國
指責亞美尼亞人串通俄國
滅絕
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
希特勒
反閃主義(閃族,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但主要針對猶大人)
大屠殺
大眾政治運動興起
公會興起
支持社會主義政黨進入國會
德俄比皆有馬克思主義路線社會主義政黨成立
德國 社會民主黨
1914世界最大勞工政黨
1917二月革命 帝制結束
1917列寧 社會民主勞工黨多數派(布爾什維爾)
十月革命
更名俄國共產黨
1 more item...
英國 工黨
溫和路線
費邊社
漸進與和平手段
平權運動
女性參政權
(中產階級)
全國女性參政權社團聯盟(英國)
女性投票聯盟(德國)
歐洲最早賦予女性投票權
芬蘭挪威丹麥
其他國家一戰後(女性貢獻)
1893最早達到全體公民普選地區----英國殖民地紐西蘭
人權觀念普及
1948聯合國 世界人權宣言
延續英格蘭權利法案
美國獨立宣言
法國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設立專門機構監督各國人權狀態
二戰後殖民地問題、美蘇對峙、美國境內種族隔離
阻礙人權發展
1993 1994 制止南斯拉夫、盧安達種族屠殺行為
反省與檢討
轉型正義
中東歐民主國家1990除垢法
開放秘密警察檔案、調查戰爭罪刑
德國
第一次:猶太人
第二次:東德共產黨
西班牙
遺忘協定、大赦法
淡化獨裁歷史記憶
2007歷史記憶法
正式面對佛朗哥獨裁期間人權遭受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