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 Coggle Diagram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教育
批判教育學
受壓迫者教育學
分析現況,找出根源,行動改造
平等對話,合作探索,共同追求價值與知識
現況批判
權力與利益的不均等,仍受階級支配
教師哲學
培養學生民主思維及批判精神
堅持理性溝通
真實
適當協調
可理解
真誠自省
持續研究、持續批判,行動改造
主張
透過理性溝通,突破規制的框架
與學生共同討論規範,並適度引導思考
以溝通突破行政沉痾,取代規章取向思維
系統內翻轉階級與法規至上
教育政策公共化,讓政策被檢視、批判
「批判」
理論基礎
古典定義
蘇格拉底
「詰問」
儒家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康德
啟蒙:理性批判
批判時代:禁得起檢視與批判的才值得尊重
馬克思主義
資本主義的缺陷:階級
應當批判、以哲學改造社會
法蘭克福學派
批判理論
以批判為核心取向,批判不合理的狀況
不預設秩序、結構的合理正當;以改造、更新社會為旨趣,以檢視社會的不合理為任務,並發起對抗與鬥爭
邁向合理健全發展的過程
霍克海默
透過觀察社會,找出社會運作的邏輯,並描述之
社會批判
文化工業
「文化」成為商品,可以被大量製造
「真實」喪失
文化趨於單調、貧乏,無法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
人的困境
逃避自由
逃避因自由而來的疏離與孤獨,傾向服膺於權威與輿論
市場化
「人」成為商品,在自由市場上競爭,價值為他人所認定,尊嚴因而喪失
孤獨
自由使人萬事萬物獨立判斷,無他人可依靠,個人主義強化,從而產生人際連結的疏離
工具論
工具理性膨脹,認為任何問題都可以技術方法突破
大自然受到破壞
人類也成為「工具」的部分
公共領域消失
公共議題淪為籌碼,正義與規範不再是經過理性討論產生,而是談判、妥協後的產物,社會因而充斥著片面、虛假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