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家庭系統治療 家族治療 - Coggle Diagram
家庭系統治療
家族治療
系統觀點的假設
IP問題行為
是被家庭歷程所不經意維持的
是家庭無法有效運作的結果,特別是過渡時期
是代間傳遞失功能的症狀表現
為了滿足家庭的運作或目的
家族視為整體,治本不治標
理想狀態應該要求所有家人出席
歷史脈絡
1940-1950年
在美國埋下種子、萌芽
1960-1970年
典範轉移第四勢力
多理論取向構成
聚焦於關係面向
近年引進女性主義(Gillian)、
多元文化主義、後現代主義觀點
CO:去中心、不知情的態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
治療過程:回饋小組、釋義慶典
1920年代
阿徳勒輔導家族工作開始
治療取向
Adler & Dreikurs
阿徳勒家族治療
Adlerian family therapy
家庭星座
最早的家庭治療實務工作者
公開論壇家庭諮商
公開治療模式
父母效能訓練
失去保密性、加強責任感
錯誤目標
兒童常見的錯誤目標
Dreikurs
引起注意
成人感到「心煩」
給小任務
權力抗爭
成人感到「生氣」
給選擇
報復
成人感到「痛苦、受傷」
同理受傷
顯現無能
成人感到「無助」
信任肯定、示範、設小目標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培養父母領導能力
解開家庭中錯誤目標和錯誤互動
動機模式,非行為模式
CO
合作者
檢查者
教育者
Minuchin
&
Haley & Madanes
結構策略取向
structural-strategic approaches
歷史脈絡
1960年早期
Minuchin結構家庭治療
源起治療貧困家庭的男性少年罪犯
症狀要有所改變,家庭結構須先改變
從家庭內互動模式的優勢著手
貢獻批評
將治療延伸至更大的社會性
積極輔導貧民區家庭的先驅之一
有強化父權的傾向
1970年晚期
結構策略取向
最常運用的家庭治療模式之一
介入策略漸漸和系統取向成同義詞
1960年晚期
Haley 加入,策略取向
結構家族治療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核心概念
問題症狀都是家庭結構有缺陷造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成員間互動是了解結構的途徑
從互動關係最能了解個體問題
家庭結構發生良性改變後,個體問題才能消除
重要名詞
家庭結構
看不到的功能需求或是規定
家庭子系統
ex:父母子系統、配偶之系統、手足子系統
確保父母子系統能適當隔離兒女子系統
邊界
家庭中保護與提升個體、子系統乃至家庭本身完整性的情感障礙
光譜兩側(僵固、擴散),有彈性互動
僵固邊界(脫離狀態):代溝、孤立
擴散邊界(陷網狀態):太依賴、不獨立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修正互動法則,發展合適關係界線
減少失功能症狀,失功能家庭->結構家庭
強調行動而非領悟
CO
領導的姿態
融入->舞台導演->挑戰不適當->尋求平衡點
採取干預措施
技術
融入
家庭圖示
除了畫出家庭圖示,還會確認邊界是僵固還是擴散
情境扮演
透過衝突情境扮演,進而評估家庭結構
link to libproxy.ncue.edu.tw
架新框
策略家族治療
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核心概念
理論整合:源自溝通理論、Bateson系統觀點、Milton Erickson矛盾治療法
設計一套策略來引導改變
重點在家庭階層、權利分配、溝通、控制
多採取行為治療,不需要理解領悟
短期解決問題導向
家庭發展階段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解決目前問題,焦點於行為結果
阻止適應不良行為重複發生,拓展更多可選擇性的行為
轉換家庭組織,使問題無法再運作
治療階段
社會階段
建立融洽關係
問題階段
家族互動階段
目標設定階段
CO
顧問、專家、舞台導演
技巧
使用指令
ex:忠告、建議、教導、家庭作業
欲擒故縱法
假裝
融入
誇大
重新框架
重新演出
Bowen
多世代取向
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核心概念
要了解一個家族,最少要分析三個世代以上
個人問題的成因,需將家庭的角色視為一個情緒單位
如希望擁有獨立人格,必須澄清與家族間的情緒混淆
心理動力取向+家庭治療
重要名詞
自我區隔化、自我分化
自我在心智情感上的脫離與獨立
健全的人需同時擁有家庭的隸屬感及脫離家庭的個體感
三角關係
核心家庭
家庭投射歷程
情感的切斷
多世代的傳承歷程
手足的出身排行
社會性退化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消除焦慮減輕症狀
提高家庭成員自我區隔化程度
CO
教師、教練、中立的觀察者
必須有高度自我分化且中立
需自我覺察家族對自己的影響
技術
世代圖
看出家族關係脈絡與轉捩點
Satir
聯合家庭治療
Conjoint Family therapy
人際效能歷程模式
Human Validation Process Model
人際價值歷程模式
核心概念
受Rogers影響,傾向人本經驗,個體皆有自我實現的驅力
諮商師與家族成員建立良好關係比技術更重要
強調溝通與情緒體驗
重視提升自尊,區別對等式與防衛式溝通型態
重要名詞
處理壓力的防衛行為=四種不良的溝通型態
自己
情境
他人
安撫
討好型
❌
⭕️
⭕️
責備
指責型
⭕️
⭕️
❌
超理性
❌
⭕️
❌
不相干的行為
打岔型
❌
❌
❌
健康的人
⭕️
⭕️
⭕️
家庭規則
健康的家庭規則不多,持續被遵守,符合人性有彈性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從失功能溝通的家庭=>良好溝通的家庭
CO
治療的推動者
創造場合、讓個體看清自己行為
指出不良溝通模式
技術
家庭雕塑
家庭重建
(團體治療)
某種心理劇的形式
適用於原生家庭已不存在的人
組件派對
是一種心理劇的歷程
適合團體、配偶
心理劇
(個別治療)
Moreno創始
透過自發性戲劇演出,重現人際關係與動力,發洩、投射、心靈淨化,達到心理治療目的
即興演出,沒有固定劇本、舞台限制
與Bowen比較
同
了解三個世代的家族生活
異
把過去的關係型態帶到目前的生活,從行動中體驗
三角關係具滋養性(Bowen避免三角關係)
Whitaker
經驗取向家族治療
Experiential Family therapy
核心概念
心理動力+完型
直覺式的取向,強調諮商師與家庭此時此地的真實互動歷程,而非探索過去
解除偽裝的面具,讓成員恢復本來的面目,創造新關係
主觀的焦點,每位成員都有權利成為自己
反理論重實用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進入潛意識覺察來理解家庭互動
改變家庭的是經驗,不是教導
Maybe適合重組家庭、同志家庭
促進情感層面,卸下虛偽的面具
CO
立即性、有意願參成為自己、有活力、發覺當事人家庭秘密
與家庭關係是成長和改變的媒介
治療者的角色在過程會改變(專家=>顧問)
必須先接受婚姻、家族和個別諮商
治療三階段
訂約
投入
鬆綁
技術
體驗,而非加以了解或設計
CO與當事人家庭同在即為技術
與協同治療師以團隊方式治療
經常挑戰父權的家長制
治療多層歷程
形成關係
第一次接觸即形成關係,平等、合作
CO
設定會談,回答CL一開始可能會有的問題
讓成員了解自身定位,並決定出席成員
對每一位成員表現得有興趣
讓他們自我介紹並表達自己的擔心
不要過度聚焦於議題
⭕️How❌4W
進行衡鑑
使用家系圖McGoldrick
循環式問句、關係性問句
用於探索關係與連結,CO如同好奇的探險者,會問一些影響行為層面的問題、或是差異相關的問題。循環問句著重讓家庭成員能瞭解每位家庭成員的觀點,而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
評估家庭生命週期
美國學者Duvall提出八階段
第一階段:平均為兩年的「新婚期」,剛結婚,尚無小孩。
第二階段:平均為兩年半,老大出生至老大兩歲半。
第三階段:平均為三年半,屬「混亂期」。家中有學齡前的小孩,老大兩歲半至六歲。
第四階段:期間為七年,家中有學齡中的小孩,老大六到十三歲。
第五階段:期間為七年,家中青少年階段的小孩,老大十三到二十歲。
第六階段:期間為八年,俗稱「發射中心期」,孩子陸續離開家庭。
第七階段:期間為十五年左右,「中年危機期」,由家庭空巢期到退休。
第八階段:期間為十到十五年左右,由退休到夫婦兩人都死亡。
提出假設與分享意義
促成改變
參與
作業分配
貢獻與限制
優點
多元文化架構,適合重視延伸家庭的民族
從個人層次提升到系統層次
失功能者不再是代罪羔羊
比起個別治療更迅速經濟而有效
缺點
有些CL會以爲西方家庭模式舉世皆然
初期CL太關注系統,忽略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