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應用Orem的自我照護理論於一位多次酮酸中毒青春期少女之照護, 參考文獻 - Coggle Diagram
應用Orem的自我照護理論於一位多次酮酸中毒青春期少女之照護
14歲國三女生
過去病史
2009第一型糖尿病、2013 7月及2015 5月未按時注射胰島素導致酮酸中毒
現在病史
2015 8月22日開始出現三多症狀,8/25日開始出現嘔吐及腹痛,至急診求診,血糖值571mg/dL,血酮5.9mmol/L,診斷酮酸中毒。
護理評估:(一)一般性的自我照顧需求評估
3.尿液自解暢,色黃澄清,觸診腹部柔軟,腸音正常,每日解便順暢,皮膚彈性佳。
4.白天精神佳,夜間睡眠七至八小時,中午午休一小時,除體育課外,平時很少運動,其他時間多是看電視、滑手機靜態活動。住院期間因血糖比較高,個案會在案父陪同下,每餐飯後散步30分鐘
2.身高162公分、體重:55.4公斤,BMI:22.1(正常範圍),皮膚黏膜完整,有近視戴眼鏡矯正,平時吃早餐店飯糰或三明治,午餐吃學校營養午餐,晚餐吃補習班訂的便當,消夜吃案母煮的餐點,住院期間配合醫院的糖尿病飲食,每日三正餐三點心,熱量1650卡/日,每餐食物皆可吃完。2015年08月26日轉入普通病房後,於早餐及晚餐前開始皮下注射胰島素。
5.個案在班上與同學相處融洽,有許多好朋友,但都未讓同班同徐學及補習班同學知道自己有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只有學校班導師及輔導老師知道。學校老師有提供一間空的辦公室讓個案中午時可以測血糖,但個案放學後由補習班老師接至補習班繼續上課,這期間無地方可以注射胰島素,都躲在廁所打針,個案訴同學們都很會嘲笑及作弄別人,很害怕被同學看到自己在打胰島素及測量血糖,害怕被同學說自己是異類,故約一個月沒有注射晚餐前的胰島素。
1.個案生命徵象穩定:呼吸:20次/分鐘、脈搏:88次/分鐘、血壓:133/80mmhg
6.目前課業為生活的重心,平時很少感冒,知道糖尿的合併症有失明、截肢、洗腎等,自己表示很害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解高血糖會有的症狀,且知道低血糖可以吃餅乾及飲料緩解不舒服症狀。
以上經評估具大部分自我照顧能力,需要支持-教育性護理系統
護理評估:(二)發展性的自我照顧需求評估
經評估具大部分自我照顧能力,需要支持-教育性護理系統
日常生活可自理,不須依賴他人,個案談到沒有按照時間注射胰島素邊流淚邊說[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不想要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有罹患糖尿病]
護理評估:(三)健康偏離性的自我照顧需求評估
住院期間觀察到個案測出血糖值高時,會用不耐煩口氣說:[煩!怎麼又這麼高!],個案對於飲食分量的選擇不清楚,個案平時在家凡是都自己來,在醫院能配合治療及飲食調整,且能自己抽藥、測血糖、注射胰島素,但只會大打大腿位置,表示其他部位在家由媽媽注射
個案表示[約一個月未注射晚餐前的胰島素],長期血控制不佳
經評估具少部分自我照顧能力,需要大部分代償性護理系統
結論
協助個案正向面對疾病,達到自我認同,並強化自我照顧能力。
電話追蹤
個案對於點心選擇仍有不了解,晚餐前血糖曾有高於200
mg/dl,但個案主動每日騎腳踏車,及老師們都會提供個
案測血糖、打胰島素的地方,提高血糖控制。
建議
建議教育部能在各縣市建立個管師,統整學校及醫療
機構及家長,降低對新環境的適應困難。
摘要
評估方式
藉由住院直接照顧、觀察、會談、及電話訪談
確立護理問題
藉由住院直接照顧、觀察、會談、及電話訪談、運用Orem自我照顧理論確立個案的三項護理問題;潛在危險性傷害\與血糖不穩有關、知識缺失\與糖尿病飲食選擇及代換知識不足有關及不遵從糖尿病治療有關\與負向自我認同有關
專業貢獻
藉由此護理經驗,分享給護理同仁,以提供日後照顧此類個案的參考。
護理措施
照顧過程中,尊重其青春期特質,協助正向接受疾病,給於疾病認知及自我照顧指導,並聯繫家屬與學校老師建立支持環境,正向增強同儕支持,強化良好的自我照顧行為,增進對糖尿病控制的自信及能力。
照護時間
2015年8月26日至9月24日
對象
本文為一位多次酮酸中毒之第一型尿糖病青春期少女,學習自我照顧,進而控制血糖的護理經驗。
文獻查證
第一型糖尿病概念及護理
自體免疫失調、體內胰島素細胞遭手破壞,致胰島素不足
終身施打胰島素
第一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標
空腹血糖90-130 mg/dL、睡前空腹血糖90/150mg/dL、HbA1C<7.5%
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
低血糖症、酮酸血症
慢性併發症
高血壓、腎病變、視網膜病變
其他併發症
因長期注射胰島素,導致注射部位脂肪肥大或萎縮
護理措施
養成自我血糖監測與紀錄習慣
教導胰島素抽取及注射步驟
制定飲食計畫
提倡規律運動
提升患者疾病認知
糖尿病對青少年的心理衝擊
青少年Erikson理論:自我認同、獨立性功能
因注重同儕眼光,影響對疾病的認知,忽視疾病不遵從治療
協助接受疾病,提升自我照顧能力
鼓勵表達自我感受
了解焦慮原因,協助找尋焦慮排解方法
鼓勵參與支持團體,分享自我感受與傾聽、學習他人經驗
家庭成員共同參與面對疾病,建立有效支持系統
Orem自我照顧理論
自我照顧能力
個人執行日常活動具備的能力
個人或照顧代理人的知識、技能
自我照顧能力缺失
無法滿足自我需求
護理系統須介入協助建立自我照護能力
護理系統
完全代償性護理系統
病人無法自我執行照護活動,護理人員須滿足其照護需求
支持-教育性護理系統
病人已有能力學習並執行自我照顧,護理人員給予支持、引導及教育
部分代償性護理系統
病人及護理人員共同扮演照護重要角色,一同滿足病人照護需求
前言
動機
因念書補習外食機率高,對於食物的選擇及代換不了解,且擔心同儕會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自己,故約一個月未注射晚餐前的胰島素,導致血糖控制不佳而第三次因酮酸中毒住院,引發想協助個案改善個案不遵從治療的動機
重要性
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兒童及青少年的研究發現,糖尿病處置與血糖控制之遵從行為普遍偏低,且青少年處於人生第二反抗期,較不容易遵從治療措施
目的
期望能鼓勵個案正向思考,以強化自我認同與自我照顧能力,使血糖獲得有效的控制,減少再入院情形,進而提升個案的生活品質。
護理問題、目標、措施及評值
不遵從糖尿病治療/與負面自我認同有關
主客觀資料
無按時測量血糖
害怕別人的異樣眼光無法按時測量血糖
護理目標
能接受罹患糖尿病事實並與疾病共存
正向面對長期注射胰島素
討論在學校及補習班測血糖及注射胰島素的空間
護理措施
評估糖尿病感受及認知
鼓勵說出對糖尿病看法及感受
說明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因、控制重要性及合併症預防
討論上學時測血糖及施打胰島素的便利性
鼓勵個案建立自信心、遵從胰島素治療並配合飲食、運動
介紹病友認識
介紹糖尿病相關書籍
約定返家後記錄血糖變化、胰島素注射
評值
與第一型糖尿病病童聊天
補習班、學校會給予個案私密環境施打胰島素
說出血糖控制重要性。
出院後個案表示仍不願讓同學知道住院原因
在家、學校皆有施打胰島素及測血糖
知識缺失/與糖尿病飲食選擇及代謝知識不足有關
主客觀資料
餓就吃多、不餓就吃得少,平時大多是外食
對餐點份量的拿捏不清楚
不太了解食物份量
不知道食物計量及代換方式
護理目標
出院前可看食物代換表說出食物代換方式
能依市售餅乾上的食物營養成分精準秤出一份主食份量
護理措施
照會營養師
偕同營養師與個案及父母共同討論飲食喜好
引導個案依每日在醫院的飲食學習食物代換的原則
引導個案依外食食物代換表,教導市售外食營養成分的閱讀及份數的計算
協助設計個案食物飲食計劃
測試個案糖尿病的控制
提供糖尿病飲食衛教
確認營養師所衛教內容個案與家屬能了解
提供單位諮詢電話,鼓勵若有疑問可聯絡
評值
能說出15G糖=1份主食及主食替代方式。
出院後每天皆有測量血糖及施打胰島素
能說出常吃食物1份的量
潛在危險性傷害/與血糖不穩有關
主客觀資料
HAbA1C 達12.3%
蛋白尿、腎病變
一個多月左右沒有打晚餐前藥物
至急診驗血糖快mg/dl
血糖維持58-495mg/dl
護理目標
出院前不會因血糖不穩而意識不清、昏倒及抽筋
出院前可說出高、低血糖原因、症狀、預防及處理
護理措施
調整胰島素劑量
觀察有無發生低血糖高血糖症狀
低血糖及高血糖的緊急處理方式
建立適當運動計畫,避免因少動或過度活動而造成血糖不穩
衛教個案高、低血糖症狀及原因
預防低血糖發生:隨身攜帶糖以因應低血糖,並隨身攜帶緊急通知卡
每日監測5次血糖之變化
評值
可正確說出高血糖、低血糖症狀及處理
血糖值維持在100-200mg/dL。
個案與案母、案父及案弟同住
家族病史
案父糖尿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