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性格 (心理分析取向, 認知取向, 性格概念與衡鑑, 人本取向, 行為取向) - Coggle Diagram
性格
心理分析取向
研究方法
投射測驗
優點:
很獨特
缺點:
信效度超低,因為沒有客觀的評分準則,而且常常將正常人歸類到心理疾病類別
羅夏克墨漬測驗、主題統覺測驗(看圖片說故事,認為個案目前遇到的困擾會以某種形式出現在故事中)、語句完成(可以有意識的逃避不想談的事情)、字詞聯想
-
-
-
性格發展
Psychosexual stages:原慾會根據個人的成長在不同的身體部位上投射,如果在那個時期衝動沒有被滿足或過於滿足,就會Fixated在該階段,使libido無法繼續轉移。且性格在生命的前五年就被決定好了
Oral stage:0~1歲
Anal stage:1~3歲
Phallic stage:4~5歲,男(Oedipus complex、Castration anxiety)、女(Penis envy、Electra complex)
Latency stage:5~12歲
Genital stage:12~
-
-
人分為三個部分,我們為一行為的動力是來自原慾libido,當原慾被限制住就會產生焦慮,個體為了降低或減少焦慮會使用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s來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衝動
1.本我:由原始衝動和驅力組成,遵循享樂原則
2.自我:調整本我和超我在環境當中的行為,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道德原則,使我們對自己的理想形象
-
-
人本取向
Rogers
1.自我實現需求:與生俱來的需求,驅使個人的行為與提升個人動機
2.自我概念:包含所有與自己相關的信念和覺知,我是誰以及我能做甚麼。個人依照符合自我概念的意識去行動。理想我Ideal self與真實我接近時我們感到快樂,有差距時感到不滿足不快樂
3.無條件積極正向關懷:即使自己未達理想,父母或他人也不會因此否定自己
4.不一致:自我概念與經驗不一致或理想我與真實我不一致時,無條件積極正向關懷成長的孩子較不會出現不一致的狀況,反之,受到有條件正向關懷的孩子會傾向否定自己的感受
-
Maslow
需求階層理論
需求是激發或引導我們行為的驅力,較下層的需求若無法被滿足會對個體直接造成影響
1.生理需求:對生命、水、性、食物的需求,中產階級較難覺察
2.安全需求:對秩序、安定的需求
3.歸屬感和愛的需求:想愛與被愛、建立人際關係
4.自尊需求:自我與他人對自己的評估,提供自信、覺得人生是有創造力的
5.自我實現需求:不一定要滿足,但是滿足會很快樂,能充分發揮個體潛能,不受社會常規所限,對自我是真實的
-
-
以人為主體,探索人的創造力、選擇、自我實現,若要瞭解人類就必須了解個體的主觀世界、自我知覺、自我價值感等,必須要向內探索
人是一個不停成長與追求自我實現的個體,而非單單只需適應環境或控制自我就可以達到完全的心理健康
行為取向
-
-
認為行為是外在環境和個人特質交互作用的結果
社會學習論:
操作制約:人們可以經由直接經驗或觀看他人或自我調節來學習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連結,好的結果增強行為,不好的結果削弱行為
古典制約:當孩童時期做出被禁止的行為時,父母會處罰他,因而產生焦慮與罪惡的情緒。往後再為此禁止行為時會直接產生焦慮情緒,就像佛洛伊德提出的超我,當違反超我時內心就會產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