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近代以前的人群移動與交流 - Coggle Diagram
近代以前的人群移動與交流
3-1秦漢到元末時期的東亞人群移動
中國的人群移動及其影響
魏晉至宋元:自北而南的移民潮
第一次南遷移民潮(四世紀初~五世紀中)
西漢末年,原居長城以北的匈奴等游牧民族,因年平均氣溫逐漸下降,造成糧食不足甚至引發內亂等因素,開始向南遷徙。漢朝也基於戰略考量,允許周邊族群遷徙至長城以內,這是導致日後「五胡亂華」的根源。
魏晉南北朝正值氣候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在氣候變遷衍生的自然環境壓力下,持續南遷
第二次南遷移民潮(八世紀中~十世紀中)
自唐朝安史之亂爆發,持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安史之亂造成中原地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大批北方漢人奔逃南方
第三次南遷移民潮(十二世紀前期~十三世紀後期)
十至十三世紀,契丹、女真、蒙古相繼建立遼、金、元政權與兩宋競逐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攻陷汴,徽宗、欽宗被俘,史稱「靖康之難」
秦漢到元末時期人群移動帶來的影響
人口與政經重心的轉移
永嘉之亂、靖康之難先後導致西晉與北宋政權覆滅,原政權的官僚、貴族與追隨的軍民紛紛南遷,在南方擁立新的漢族政權—東晉和南宋,與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權對峙
民族融合與文化的交流、傳布
北魏孝文帝為鞏固在中原的政權,致力於改革鮮卑舊俗,推行全面漢化政策
游牧民族與漢民族的日常生活習俗,諸如飲食與服飾等方面,也因人群移動而交流融匯
秦漢時期:向首都、邊疆移民
移民充實首都
移民屯戍邊疆
東亞國家之間的人群移動與交流
秦漢時期的人群移動
商朝末年箕子率族人避居朝鮮、秦始皇時代徐福東渡日本之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移民與貢獻
據統計,五世紀後期,移居日本的漢人已近2萬人,其後人數更有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西元六世紀,儒學與佛教透過百濟派遣的學者和使臣,正式傳入日本。
隋唐時期的移民與文化交流
隋、唐時期,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絡繹不絕,每次都有學問僧、留學生隨行,來華學習政制、文化與佛法等,對日本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大化革新」即是由遣唐的知識分子所推動的「唐化運動」
宋元時期人群移徙更頻繁
宋、元時期,造船與航海技術進步,赴海外謀生者更多。雖然陸上交通先後為遼和金所阻隔,透過航海路線,宋、元皆有不少漢人到高麗定居或經商。
3-2明清時期的東亞人群移動
中國的人群移動及其影響
明朝時期人群移動的情形
明朝中前期以後:非政策主導的人群移動
明初
流民
因北方自然災害頻仍,或因沉重賦役、土地兼併等因素而被迫離鄉,前往林業、礦產資源豐富,且尚有廣大荒地的長江中游山區謀生
明朝中期以後
大量江西移民前往湖廣地區耕墾。
商品經濟加速發展,商人因遠程貿易日趨繁榮而往來於全國各地
明朝前期:由政策主導的人群移徙
從狹鄉移徙至寬鄉
官府乃以減免賦稅等優惠條件,號召與組織群眾向江淮之間和華北地區移民墾荒
從各地移徙至首都
從塞外移徙至內地。
防止塞外歸降士卒與沿邊之民內徙成為蒙古的內應
可以讓塞外歸降士卒與沿邊之民內徙與漢人雜居而逐漸融入漢文化
從各地移徙至邊疆
強化邊塞防務
清朝時期人群移動的情形
向四川遷移
康熙年間曾採取多種優惠措施招民墾荒
向山區遷移
明末清初,玉米、番薯等耐旱高產作物的傳入
與四川毗鄰省分以及南方各省交界的丘陵、山區也成為「棚民」等人群遷入謀生之地。
向邊疆遷移
東北
清初曾招民至東北墾殖,但為保護滿洲的根本之地
鴉片戰爭之後,俄國加速向遠東擴張。基於鞏固邊防的需求
乾隆、嘉慶年間,清廷屢次發布封禁政策與措施,嚴禁漢人進入東北。然而因東北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每遇災荒的年份,或因人口增長壓力,華北地區民眾往往不顧禁令而前往關外謀生。
內蒙
在人口增長的壓力下,華北地區無地或少地者紛紛至內蒙開墾
基於俄國侵略的威脅,內蒙在光緒年間全面開禁放墾。
新疆
為鞏固新疆邊防,清朝一方面實施軍屯,一方面招募移民前來屯墾
臺灣
荷人治臺期間,曾招募約2萬5000人前來開墾
牡丹社事件之後,廢止漢人渡臺禁令,改採移民獎勵政策,亦是考慮到鞏固邊防的需求。
自明朝中晚期開放海禁以來,臺灣漸成為漢人捕魚或走私貿易的據點
向城市遷移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被迫開放通商口岸,此後上海、天津等沿海新興工商業城市,吸引大批農村和小城鎮的人口湧入
明清時期前往南洋的移民潮
因經商謀生而前往南洋
宋、元時期已有不少商人前往海外貿易,或僑居當地經營各種生業
明朝海禁期間,禁止對外通商,造成沿海地區生計蕭條,有些居民不得不經營海上走私貿易,或自發地前往南洋地區謀生。
因為南洋有廣大商機與工作機會,得地利之便的閩南海商與水手等,便成為明朝中晚期以後向南洋遷徙的主要人群
清初為削弱鄭氏政權等抗清力量,曾實施海禁,並強迫沿海居民向內遷徙
因戰亂影響而前往南洋
例如,1679年,明鄭舊屬楊彥迪、陳上川等人曾率兵三千餘人投靠越南阮氏政權
明清時期人群移動帶來的影響
經濟方面
臺灣、東北、內蒙等地經移民墾殖之後,所產糧食可以向外運銷,成為糧食補給地
明、清時期,無論是為重建戰後經濟或為緩解人口壓力而移徙
社會方面
明初大規模的軍事移民,則改變了遷入地的人群結構
政治方面
明朝前期在國家政策主導之下,移民充實首都、屯戍邊疆
文化方面
移民將原籍的語言、音樂、戲曲、民間信仰、學術文化向四方傳衍,促進與遷入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原產於美洲的番薯、玉米,以及辣椒等農作物,係明末清初由海商從呂宋等地帶回家鄉
東亞國家之間的人群移動與交流
中國與日本
明朝與日本之間的人群移動與交流,仍以僧侶較具代表性
清朝與日本並無外交關係,兩國之間的人群移動,主要是赴日的中國商民
清朝與日本並無外交關係,兩國之間的人群移動,主要是赴日的中國商民
高僧隱元隆琦於明末清初應邀赴日弘法,開創黃檗禪宗
中國與琉球
明朝初年即與琉球建立宗藩關係
琉球為了向中國朝貢,曾至東南亞蒐購物產,也將朝貢貿易所獲的中國絲綢與瓷器等轉販他國,因而成為國際貿易轉運站。
中國與朝鮮
明朝與朝鮮之間有短期、頻繁往來的使節與商人,促進雙方的文化與物質交流。
清朝與朝鮮王朝繼續維持宗藩關係,兩國之間的使節與商人往來極為頻繁
日本與朝鮮、琉球
日本自1630年代起實施鎖國政策,只允許中國人與荷蘭人在長崎貿易
在日本實施鎖國期間,只與朝鮮維持外交關係,定期有使節往來。
十六世紀中葉起,因朝鮮嚴格管制來自日本的船舶數量,曾導致倭寇頻繁侵擾其南部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