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帝國的邊陲 - Coggle Diagram
帝國的邊陲
傳統帝國的統治
施政欠佳激起民變
消極治台:1683鄭氏瓦解 清採取為防台而治台
械鬥民變 林爽文
分類:籍貫差異 職業派別 商業利益 宗姓對立
因應涉外事件而調整治理
背景:涉外事件:1860開港通商以來涉外事件頻傳
晚清新政:沈葆楨__1874牡丹社事件 億載金城 恆春城 鵝鑾鼻燈塔
丁日昌:澄清吏治
劉銘傳:1884清法戰爭 清丈土地 改革稅制 修築第一條鐵路
19世紀中葉台灣涉外事件:1841鴉片戰爭 1867羅妹號事件1868樟腦事件 1874牡丹社事件 1884清法戰爭
行政區劃演變:1684一府轄三縣 1725一府轄四縣二廳 1812一府轄四縣三廳 1875二府轄八縣四廳 1887三府轄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
西方現代體制引進
傳統帝國過渡到現代國家
台灣割讓歸日本:1894甲午戰爭清戰敗 簽訂馬關條約 臺澎讓與日本 在台官員不滿 組成台灣民主國
抗日風波不斷:抗日三猛 之後武抗不斷 1915焦吧哖事件 後抗日轉為非武裝1906總督奪取山中資源 生太魯閣事件 1930霧社事件
日本殖民統治措施
殖民體制下的台灣:總督具立法權 台灣成為異法域
逐步調整治台政策
無方針主義:武官總督 抗日頻繁後藤新平 兒玉源太郎 警察權 六三法
內地延長主義:一戰結束 民族自決 文官總督 鼓勵同化 有限度允許結社活動 1935實施地方選舉
皇民化政策:武官總督 提出皇民化 工業化 南進基地化1942中日戰爭徵原住民 高砂義勇隊
殖民統治下的近代化
基礎建設全島統一化:1905建公路 1908縱貫鐵路 培養日語能力
殖民教育
1922以前教育差別:六年制公學校 培養基層技術人員
1922以後日台共學:1928台北帝國大學 臺人名額稀少 皇民化廢除漢文教育
台灣自覺意識追求
覺醒時代
民族自決:台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
日臺有別:高層多為日人 同工不同酬
新式教育:臺人升學不易 多選擇日本留學
爭取權益尋求自主
爭取政治地位 同化或自治
撤廢六三法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
啟蒙大眾 台灣文化協會
社會運動與政黨組織
台灣農民組合:農公權力被犧牲 二林蔗農事件 台灣農民組合
台灣名眾黨: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 蔣渭水 林獻堂 蔡培火
台灣工友總聯盟:爭取工人權益
台灣共產黨:1928謝雪紅成立1931重要幹部被捕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林獻堂 蔡培火 台灣自治 公民普選 1935半數民選 雖有限但能為台灣首次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