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師說 (作者, 總結, 原文, 補充) - Coggle Diagram
師說
作者
-
-
貞元十九年,韓愈任監察御史時,因個性率真,好直言無隱,時值關中鬧饑荒,於是上書為關中災民請寬徭役、免田租,列舉大官豪吏的不法情事;又因宮中太監到市場購物,隨意給價取物,強買強賣,而上書力言宮市的流弊,要求下令嚴禁。此二事不但觸怒當權者李實,亦為德宗皇帝所不喜,便被貶為陽山令。在任期間,政聲斐然,陽山縣民為了表達對他的懷念,或取名念韓、慕韓。
-
唐憲宗篤信佛教,元和十四年,聽聞長安鳳翔府法門寺的護國真身塔藏有一節佛骨,三十年才開放一次,於是派專使恭迎佛骨入宮,先在宮中供奉三日,而後送往長安各寺供拜。憲宗此舉引發王公士庶爭相效倣,成群膜拜,老少奔波,甚至有焚頂燒指捨身事佛者。韓愈認為此事不可長,於是甘冒不韙,上奏措辭強烈的論佛骨表。
作者:韓愈 朝代:隋唐五代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祖籍昌黎(今屬河北),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卒謚文,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散文,詩,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出生二月,母逝,三歲父仲卿亡,依靠長兄韓會(比韓愈大三十一歲)、嫂鄭氏扶養。大曆十二年,韓會受政爭牽連貶至韶州,韓愈隨兄嫂南遷,後韓會染病去世,十三歲的韓愈即由嫂鄭氏獨力扶養長大。故韓愈在祭十二郎文(十二郎,韓愈侄韓老成)言:「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總結
-
《師說》不僅嚴正地駁斥了那些愚蠢的誹謗者,更可貴的是提出了三點嶄新的、進步的“師道”思想:師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為師,只要具有那樣的能力;師和弟子的關係是相對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師。這些思想把師的神秘性、權威性、封建性大大地減輕了;把師和弟子的關係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師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壘打破了。這些思想是和他後來發展的“道統”思想矛盾的。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這是唐德宗時代在相對的穩定局面之下,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展的反映。
原文
-
.原文第2段
.語譯第2段
出生在我之前(年紀比我大)的人,他領會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當然要向他學習;出生在我之後(年紀比我小)的人,如果他領會道理,也比我早的話,我也應向他學習。我所要學習的是「道」啊,哪裡需要知道對方是生在我之前或生在我之後呢?所以,不管對方地位是顯貴還是低下,無論對方年齡較長或較少,只要是「道」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原文第3段
.語譯第3段
唉!從師問道的風氣不流傳已經很久了啊!想要人沒有困惑很困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遠遠超出一般人,還是會跟從老師請益求教;現在大多數的人,他們遠遠比不上聖人,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因此聖人變得更加地聖明,而愚人變得更加地愚笨。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原文第4段
.語譯第4段
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會選聘好的老師來教他們;但是他們自己本身,卻恥於向老師學習,真是令人不解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只是敎他們誦讀書籍,學習熟悉其中的句逗的人,並不是我說的傳授道理、解決疑難問題的老師啊!(當人們)文章的句讀不清楚的時候,會去請教老師;可是有困惑不能解決的時候,卻不會去請教老師。最後只學習到小地方,卻遺漏掉重要的部分,我真的看不出他的聰明在那裡啊!
.原文第5段
.語譯第5段
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可是,如今的士大夫們,只要一提到老師、學生這樣的稱呼,大家就會群聚在一塊兒去嘲笑他。問說為什麼要嘲笑呢?嘲笑的人就會說:「他們之間年紀相差不多,領會的道理也應該差不多吧!」(於是)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會覺得十分可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又會覺得好像在諂媚。唉!從師問道的風氣無法恢復,由此可知。巫醫、樂師以及各種工匠,士大夫原本不屑與他們並列,如今士大夫們的智慧卻反而比不上他們,這真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啊!
.原文第6段
.語譯第6段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就曾經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請教學習。像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聰明才智當然比不上孔子。但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讓我學習的對象。」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只是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學術技藝的研究各有專長,如此罷了。李蟠先生,年紀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以及傳注(儒家的經典),他都能夠通曉熟習。又不被恥學於師的習俗所約束,要求來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實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道理,所以寫了這篇<師說>來贈送給他。
-
-
-
-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如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補充
-
-
韓愈生於安史之亂後的貞元、元和時代,此時唐朝的國勢已不是人人稱頌的大唐盛世,而是由盛轉衰的中唐時代。當時朝廷上宦官專權,黨爭激烈,社會道德敗壞,亂象橫生;佛、道盛行,人心浮動,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篤信佛教,且又執迷於道教的煉丹、服藥,社會瀰漫濃厚的宗教風氣。
-
中唐科舉考試,以明經、進士兩科為主,且以進士科為貴。明經科是測驗士人對儒家經典及其注疏背誦和理解的能力;進士科主要是測驗士人的詩賦造詣,然詩賦多是個人創造力、想像力的展現,得之於師傳者少。於是,以經學教育為主的官學、私學便逐漸式微,自學成材儼然成為唐代士人的為學方式,而「恥於從師」則是這股風氣下的質變。
-
唐代官員入仕的途徑,除了科舉取士外,還有「門蔭入仕」一途,這是一種政治特權,凡符合條件的大臣子孫,無須通過貢舉,就可按規定授予官職。因此士大夫家族通常自恃出身,輕視道德文章,更不肯虛心拜師求教,恥於從師,且常譏笑「尊師重道」的人。韓愈為了推展古文運動,弘揚儒道,公開收召後學,竟被「群聚而笑之」,譏為狂人。
韓愈師說創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八○二),韓愈當時為國子監四門博士,士人「恥學於師」蔚為風氣,韓愈眼見師道不存,便不顧流俗抗顏為師,大力提倡儒學,因此特藉李蟠問學的機會,為文闡發「師道」的真義,一方面抨擊士大夫「恥學於師」的錯誤觀念,一方面也希望藉「師道」振興「儒道」,力斥佛、老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