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3 教學理論(1) - Coggle Diagram
CH3 教學理論(1)
行為學派教學觀
明確、具體、客觀評量
外在行為
古典制約
(Pavlov)
狗唾液實驗
非制約刺激/非制約反應
制約刺激/非制約刺激
吸收論
(桑代克、史金納、葛聶)
1.知識透過工作分析、有組織、有順序
2.外在增強方式(背誦、練習)
操作制約(Watson, Skinner)
鴿子、老鼠實驗
情境刺激下,個體自發性的反應帶來結果,
而導致反映增加,並建立新關係的歷程。
行為與後果有穩定關係
類化
塑造
增強作用(正增強、副增強)
代幣制度
削弱
嘗試錯誤學習
(桑代克)
貓咪解謎箱實驗
透過錯誤修正,維持正確行為以達成目標
學習歷程三原則: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教學法:
編序教學法:簡易至難教材/工作分析/
分析學生困難
精熟學習法:分小單元/診斷評量/團體-個別輔導
社會學習理論教學觀
Bandura
環境與行為的交互作用
觀察歷程
注意-保留-模仿-動機
教學運用:
示範、以身作則、獎懲、觀察紀錄
觀察與模仿:
1.直接模仿
2.綜合模仿
3.象徵模仿
4.抽象模仿
建構論
個人建構論
Piaget
人類智力發展:基模、適應、同化、調適、平衡
教學運用:
1.配合認知發展階段
2.善用認知衝突(助於產生同化及調適)
3.幼兒為中心
1.主張對外在環境的行動而建立的
過程
(
知識
的行程)
2.
過程
三要素:先前知識-對外在環境行動-反思
3.
知識
種類:物理性、社會性、理邏輯性
社會建構論
Vygotsky
1.強調人與人互動帶來的成長
2.培養幼兒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3.對話,互助合作
近側發展區(Z.P.D)
鷹架理論:協助解決問題,獨立後自我支持
成熟理論教學觀
葛賽爾
幼兒為本,順應幼兒生理時鐘設計課程
學習準備度概念:幼兒學習某事物前須有一定的成熟與認知
教學應用:常模、學習準備度(循序漸進)、個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