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鼻咽癌 - Coggle Diagram
鼻咽癌
護理問題與處置
疲憊/與代謝能力之生成降低及營養不良放射線治療副作用有關
現存性皮膚完整性受損/與放射線治療副作用有關
插鼻胃管,以利進食
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
口腔黏膜障礙/與放射線治療副作用有關
於餐後以軟質牙刷刷牙、依醫囑使用止痛性漱口水
急性疼痛/與口腔黏膜破損有關
醫囑使用止痛性漱口水
身體心像絮亂/與皮膚改變、掉髮及鼻胃管留置有關
營養不均衡:少於身體需要/輿口腔發炎導致無法取足夠飲食有關
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採少量多餐方式,鼓勵自己儘量多吃,不必忌口,維持體重,增加抵抗力
焦慮/與健康受到威脅有關
吞嚥困難/與黏膜發炎潰爛而造成吞嚥疼痛有關
做張口運動和頸部運動,以免造成牙關緊閉
導因
飲食:小時候就常食用醃製品、發酵品,則長大後得鼻咽癌比率大增,如常攝食發酵類食物(每週二餐)得鼻咽癌危險度為常人五倍,醬菜類食物(每週五餐)危險度為七倍
工作環境:不流通的密閉空間或有空氣污染的環境下工作,「可能」易得鼻咽癌
發生原因仍不清楚
鼻竇炎病史:有鼻竇炎病史者得鼻咽癌是常人的5.3倍,可能是細菌感染長期刺激鼻咽表皮所致。故有鼻竇炎者應儘速治療
遺傳因子: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遠高於一般人
曾受EB (Epstein-Barr)病毒感染:大部分鼻咽癌病人的血清都含有對EB病毒所產生的抗體,推斷若患者曾受EB病毒感染,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會較高
種族:即使亞洲人遷移海外罹病率亦比白人多20倍
鼻咽癌的介紹
鼻咽癌是指源自於鼻咽部覆蓋粘膜的上皮細胞癌
是頭頸部癌症中第二常見,僅次於口腔癌,約佔40%,而且好發於亞洲人種,台灣也是全球最好發的國家之一。
鼻咽又稱鼻腔後區。位於頭部中央,鼻孔與吊鐘上方之間,下通口腔的部位
常在兩年內復發
醫療處置
化學治療為輔
合併使用放射及化療藥物治療
放射治療為主
外科手術
診斷檢查
分期評估
磁力共振掃描 (MRI) :檢查癌細胞的範圍
電腦掃描 (CT) :檢查有否擴散到身體其他主要器官
正電子掃描(PET):以核子醫學掃描檢查,追蹤早期癌細胞病變,有助癌細胞定位,以便抽取組織化驗
以內窺鏡檢查鼻咽部位是否有異常
抽取血液樣本,以量度血清中的EB病毒抗體(EBV)/ DNA
鼻咽癌的分類
混和型
是既上升侵犯顱底,又有頸部淋巴轉移甚至遠隔轉移
下降型
鼻咽癌則以頸部淋巴轉移及遠隔轉移為主要臨床表現
上升型
鼻咽癌主要侵犯方式為顱內侵犯,臨床表現以顱神經麻痺為主
臨床表徵
早期症狀
頸部腫瘤
鼻部或口部的出血
輕度鼻出血或鼻涕帶血絲
早晨第一口痰中帶有血絲
耳部症狀
耳鳴
耳悶塞感
聽力障礙
晚期症狀
頭痛
神經症狀
壓迫第五對顱神經會出現臉部麻木感
第六對顱神經受侵犯則出現複視
第十二對顱神經受影響則舌頭不靈活或麻痺萎縮
侵犯脊髓神經
侵犯自主神經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
鼻塞
膿鼻涕
惡臭分泌物
鼻涕倒流
嗅覺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