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相關疾患
創傷壓力症PTSD
當個人經歷創傷事件才能被診斷為PTSD或ACD,是唯一一個由病因而非症狀的診斷標準
症狀與診斷準則
症狀持續至少一個月
A.壓力源:
直接或間接地暴露在真實或威脅性死亡、嚴重受傷、性暴力的情境中
間接暴露的專業職業:警消、醫護人員(對生命脆弱性的擔憂上升)看電視不算再間接暴露裡
B.侵入性症狀(至少一種):
一再發生非自主、闖入的痛苦回憶片段
一再發生與創傷事件相關夢境
解離反應(瞬間重歷其境)
以顯著、長期的苦惱回應創傷提醒物
C.逃避症狀(至少一種):
迴避想起創傷事件
迴避外在刺激物
D.認知與情緒的改變(至少兩種):
無法記得創傷事件(但自傳型記憶能誘發情緒所以應該較能記得住)
負向三角
過度指責自己或他人的創傷
負向情緒
對重要活動參與度低,缺乏興趣
持續疏離其他人
無法經驗正向情緒
E.警覺性與反應性升高
易怒或攻擊行為
過度警覺、驚嚇反應
睡眠障礙
無法集中
定義:個體經歷創傷事件的結果
創傷一旦形成,症狀會慢性化
長期的創傷經驗使得症狀更加嚴重
流行病學
性別:男:女=1:2
病程:慢性
共病:93%有第二種精神障礙診斷
(焦慮症、鬱症)
急性壓力症ASD
與PTSD相似,但未區分成四大類,在創傷事件發生後三天~一個月,是暫時性的診斷,可以預測後來的PTSD,若早期介入可以有效防止PTSD形成。
DSM-5不再強調解離症狀
暴露療法療效可以持續數年
病因
焦慮症共同病因
與焦慮症病因相同:
1.杏仁核過度活躍
2.童年期創傷經驗
3.人格特質:神經質
4.負向情感、控制感低
5.雙因子制約模式:害怕特定刺激、逃避刺激
事件嚴重度或類型
人禍>天災
嚴重程度較高較容易發展出PTSD
遭到強暴:六成男性及四成女性發展PTSD
神經生物學
海馬迴體積小(前置因子)
導致即使在安全線索下也依然對創傷提醒物感到害怕
語文記憶缺陷,因此無法完整講述創傷經驗
創傷記憶留下過於強烈的情緒記憶,以至於無法記得細節,只有一整體概化的情緒經驗
情緒也可能影響記憶的提取
因應方式
解離或是迴避思考更可能形成PTSD
保護因子:高智商、社會支持、創傷後成長
治療
藥物治療
抗憂鬱劑,但是一停藥就會復發
心理治療
暴露療法
目標是消除害怕、學習因應技巧
童年創傷經歷治療更加困難
療效較認知好
認知處理治療
強暴受害者、童年受到性侵或是有自責傾向患者
有助於減輕罪惡感、降低解離症狀
眼動減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