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教育哲學 - Coggle Diagram
教育哲學
自然主義
福祿貝爾 Froebel
幼稚園的創始者
開展說:教育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順應兒童自我發展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花草→兒童;園丁→教師;花園→學校
裴斯塔洛齊 Pestalozzi
參照《愛彌兒》
愛的教學、知的教學
國民教育之父、孤兒之父
教師如園丁,學生如花木
重點
消極教育
自然
兒童本位
盧梭 Rousseau
性善
《愛彌兒》
處罰使用自然懲罰
蒙特梭利 Montesori
實證主義
重點
客觀知識
科學方法
生活預備說
易忽略兒童個性
斯賓賽 Spencer
生活預備說:教育是為了預備將來完美的生活
人類生活包括五種活動
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
與自我生存有間接相關的活動
關於繁衍種族的活動
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
利用休閒時間
孔德 Comte:利他主義
概念分析學派
重點
重邏輯實證論
語言
教育無外在目的(實驗主義-杜威)
提倡民主教育、重視博雅教育
皮德斯 Peters
教育的規準
合價值性:必須符合道德規範
合認知性:必須以知識為教授目的
合自願性:尊重學習者的自由意志
謝富勒 Scheffler
《教育的語言》
無教授別人之心但別人卻有了學習,不能算實施「教學」
教學活動不一定要「說」才有學,「無言之教」仍然成立
各類隱喻
生長
塑造:強調教師的主動與責任,但忽略兒童的本性與身心發展
雕刻:強調非定型
有機:將教育比喻為個人同化周遭文化的歷程
撞鐘:教師會提點
鑄劍
永恆主義
重點
理性
人文學科
教材
博雅
全人
知識是普遍性的
傳授永恆真理的知識
教育為未來生活的預備
反對進步主義之教育具經驗不斷改造
M.阿德勒 M.Alder
派代亞計畫
美感判斷為教育期望培養的核心能力之一
≠心理學家 A.阿德勒(精神分析學派)
哈欽斯 Hutchins
經典作品研讀
培養全人
古希臘&中世紀
重點
希臘三哲
蘇格拉底
產婆法
柏拉圖
觀念主義、理性主義→唯心
唯實論:普遍概念是客觀存在的
觀念主義/理想主義
重點
在中國近似儒家
心靈
精神
永恆
文雅教育
教育在啟發人心之理性達到至善之歷程
代表人物:柏拉圖、笛卡爾、康德
理性主義
重點
知識是天生的
演繹法
重理論
傳統問答教學
不重技能
知識來自於理性
代表人物:希臘三哲、笛卡爾
洞穴寓言:教育在協助人類達成正確的認知
二元論:觀念的世界vs現象的世界
亞里斯多德
實在主義、實在論→唯物
唯名論:只有個別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實存在的
唯實主義
重點
在中國近似墨家
人文主義思想
實在論
科學教育
真理符應說
知識來自於經驗
康門紐斯 Comenius
母親學校
國語學校
拉丁學校
大學
經驗主義
重點
符應說
歸納法
感覺經驗
培根 Bacon
四種中心偶像
4 more items...
著有《新工具》,主張用歸納法
洛克 Locke
教育的過程由外而內
將教師比為陶工
演繹法
實用主義
重點
知識&觀念、知識&環境
實用
唯物+唯心
實際經驗的重要
教育是歷程,也是目的
杜威 Dewey
也稱「試驗主義」、「實驗主義」
實驗主義
進步主義
重建主義
未來主義
重點
老師與學生都更應注意教育的變動情況
評價法
模擬遊戲法
重點
發生於經濟大恐慌
重視文化因素
民主
教育目的是重建社會,促進社會改革,已解除現代文化的危機
社會文化的影響
代表人物:布蘭梅爾、孔茲、杜佛勒、依里奇、羅格
重點
重視兒童教育
兒童觀
教育是生活本身而非未來生活的預備(盧梭性善的兒童觀+杜威的實驗主義)
派克 Paker
派克倡導學校改革,後來杜威加以修正鼓吹
重點
又稱試驗主義、工具主義
重理輕文
教育即生長
教育無目的論:教育無目的,生長本身才是目的
個體與社會互動
杜威 Dewey
知識的三種特質
實用性
行動性
創造性
做中學: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實際經驗給學習者
教育是繼續生長的歷程
教育即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歷程
教育機會均等
影響了進步主義
存在主義
重點
絕望哲學
存在先於本質
吾與汝
個人價值
學生本位
反對傳統哲學思想過度強調理性
知識是主動攝取的
促進情意的感受:重視學生的情緒、感情、創造能力
嚮往夏山學校學生的無拘無束
代表人物:尼采、郝克果、沙特
文化主義學派
重點
傳承
創造
教育愛
主觀個性客觀化
斯普朗格 Spranger
教育是一種培養個人人格的文化活動
將文化財傳承下去
將理想價值類型及人格類型分成六類
理論型
經濟型
藝術型
社會行
政治型
宗教型
結構主義
重點
現象分析
社會思潮
客觀
內在一致性
教育屬於社會結構中的一要素
了解個人要從結構開始
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
重點
反理性主義
語言
教育應重視多元,去中心化
教師應調整自己的權威角色,使教室成為批判討論的場所
反理性主義
十七、十八世紀
批判主義
重點
經驗+理性
先天形式
後天經驗
學思並重
道德教育最終目標是意志自律
康德 Kant
有次看了盧梭的《愛彌兒》
無內涵的思想是空的、無概念的直覺是盲的
精粹主義
重點
教師為主體
官能訓練
反對做中學
受理性主義和唯實主義影響
教育為未來生活的預備
採形式訓練
反對進步主義之兒童中心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