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質動力學說變動論觀點, 地磁 (生成:外核中液體金屬流被原有地球磁場感應出電流,感應電流又製造出新磁場,此為自激磁學說循環,當磁力線穿出地表即在地…
-
-
-
背景:
(1)大陸飄移學說:
地震偵測技術證明地球具分層現象,且能具體說明分層的深度。
1900年奧爾德姆使用地震儀分析出P、S、L、R波。
1900年奧爾德姆發現了外地核,並提出外地核為液態。
1909年莫霍洛維奇發現地殼與地函的交界,即莫氏不連續面。
1913年古登堡發現地函與地核的交界,即古氏不連續面。
1914年巴拉鹿提出軟流圈與岩石圈分界概念。
(2)海底擴張學說:
1923年康拉德發現地殼中矽鎂層與矽鋁層的分界,即康拉德不連續面。
1926年古登堡發現地函上部具有可塑性。
1935年雷曼發現液態外地核與固態內地核的分界。
1940年代發現海洋與大陸地殼的岩質不同,且厚度僅7公里。
1950年代海測發現海底有非常規則的正反向磁性異常記錄。
1956年艾爾文測量陸地古地磁,發現回推磁極移動路徑,大陸均歷經長期漂移且路徑與韋格納所描述接近。
1959年希森與薩普根據水深資料繪出首張海底地形圖(中洋脊與海溝)。
1960年代測得陸地的古地磁逆轉時間表。
(3)板塊構造學說:
1926年古登堡由地震波減速帶發現地函上部具可塑性現象證實巴拉鹿提出的軟流圈概念。
1929年霍姆斯提出大陸地殼下的地函熱對流造成大陸分裂,用以解釋大陸漂移原因並首度提出地殼聚合與張裂的概念。
1954年和達清夫與班尼奧夫發現海溝與火山島弧的震源分佈關係提出內陸傾斜的帶狀構造 (班尼奧夫帶)並隨後提出地殼構造理論,為板塊構造學說想法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