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板塊構造學說, 大陸飄移學說, 海底擴張學說 - Coggle Diagram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模型以岩石圈、軟流圈、地函熱對流三者為核心
(1)岩石圈即為板塊,為運動之主體
(2)軟流圈即為輸送帶,為運動之載體
(3)地函熱對流即為動力來源,為運動之動力
-
動力來源:霍姆斯提出地函內因含有放射性元素蛻變與下方地核冷卻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加溫,在地球內部高溫下,而形成地函對流現象
-
背景
1926年古登堡由地震波減速帶發現地函上部具有可塑性,具可塑性的現象證實巴拉路提出的暖流圈概念
1929年霍姆斯提出大陸地殼下的地函熱對流會造成大陸分裂,用來解釋大陸漂移的原因並首度提出地殼聚合與張烈的概念
1954年和達清夫和班尼奧夫發現海溝與火山島弧的震源分布關係而提出內陸傾斜的帶狀構造並隨後提出地殼構造理論,是板塊構造理論想法的先驅
提出
1965年威爾遜在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提出轉型斷層的機制,並提出威爾遜循環,此為板塊構造學說的核心理論
1968年由麥肯齊/摩根/勒比熊三人共同提出板塊構造學說,地殼活動源自板塊互動,板塊因軟流圈而移動,地函熱對流則提供動力
-
-
-
-
大陸飄移學說
證據
古地質
-
-
礦產連續性:金屬中心礦帶(猛,鐵,金)均在大西洋兩側陸地相連
-
-
-
背景
地震偵測技術證明地球具分層現象,且能具體說明分層的深度
1900年奧爾德姆使用地震儀分析出P、S、L、R波
1900年奧爾德姆發現了外地核,並提出外地核為液態
1909年莫霍洛維奇發現地殼與地函的交界,即莫氏不連續面
1913年古登堡發現地函與地核的交界,即古氏不連續面
1914年巴拉鹿提出軟流圈與岩石圈分界概念
-
內容
早期原始大陸僅有單獨一塊,稱盤古大陸,之後因地球自轉而分裂,形成其他大型大陸 如:岡瓦那,勞亞,再逐漸轉變為現代分佈
動力來源
地球自轉,造成潮汐力差異,推動大陸移動(此動
力過小,且造成現象主要為外營侵蝕與堆積,故無法推動大陸漂移)
海底擴張學說
內容
(1)認為海洋地殼新生與隱沒造成地殼水平運動,指出地函的熱對流使海洋地殼從中洋脊向外伸張由洋脊產生,隱沒於海溝,迫使大陸水平移動
(2)板塊運動由單純地殼原本的水平移動進化成地球內部的運動而影響地表
(3)1963年范恩、馬修士認為中洋脊兩側出現的正反磁極規則排列,應該是海洋地殼側向擴張造成海底擴張可解釋磁力異常帶狀排列現象
-
動力來源:地函熱對流,造成海洋地殼的新生與隱沒
進而推動大陸地殼水平移動
證據:地磁對稱,地質年代,中洋脊火成岩年代地質對稱,海洋地殼沉積物年代與厚度,海溝與島弧分布,地熱流量,地震分布及震源,海桌山
背景
1923年康拉德發現地殼中矽鎂層與矽鋁層的分界,即康拉德不連續面
1926年古登堡發現地函上部具有可塑性
1935年雷曼發現液態外地核與固態內地核的分界
1940年代發現海洋與大陸地殼的岩質不同,且厚度僅7公里
1950年代海測發現海底有非常規則的正反向磁性異常記錄
1956年艾爾文測量陸地古地磁發現回推磁極移動路徑的大陸均歷經長期漂移且路徑與韋格納所描述接近
1959年希森與薩普根據水深資料繪出首張海底地形圖
1960年代測得陸地的古地磁逆轉時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