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與三位經歷過日治時期的長者訪談 :silhouettes:, 9258AC64-1293-4426-95A9-5575062428CD, image…
與三位經歷過日治時期的長者訪談 :silhouettes:
與文本資料相同處
關於小學校
文本
僅有極少部分父母為醫生等具有身分地位的臺人子弟可以就讀
訪談
王爺爺/王奶奶:
小學校不是醫生,就是比較有名目的人的孩子才能念,公學校是普通人在讀的
穿著
訪談
朱爺爺
平時穿著普通,特別節日穿文官服並配刀,但沒看過女老師配刀
朱爺爺提供了為教師的爸爸的照片
文本
在《圖解台灣教育史》中提及,學校會發給師範學校畢業生兩套文官禮服及長、短柄配刀各一把。每逢節慶或學校慶典時,他們都會穿上文官服、戴文官帽,並在腰間佩帶一把長刀,非常威風與氣派
課本內容方面
訪談
王爺爺/王奶奶:
一到六年級的課本裡都有介紹日本優秀人物的事蹟
文本
課文中會介紹日本的優秀人物的事蹟,像是楠木正成和乃木靜子。
國民學校方面
雖然公學校和小學校皆統一改稱為國民學校,但實際上改制前為小學校的國民學校一樣是日本學童佔多數
教授科目
朱爺爺
國語、算術、修身、體操、音樂,歷史、地理和理科是高年級才有。一個禮拜國語最多堂
王奶奶、王爺爺
國語、算數、修身、體操、歷史、地理、理科、音樂。國語、數學最多堂
文本
低年級
國語、算數、修身、體操、音樂
高年級
國語、算數、修身、體操、歷史、地理、理科、音樂
文本中沒有的資訊
上課語言
以日語為主,但台灣老師偶爾會以台語輔助教學
第一節課前的喊口號時間
朱爺爺示範一共三句的口號
我是大日本帝國的臣民、再困難的事情都要克服、為我們的帝國效力
日、台籍教師人數比
王爺爺
三到六年級幾乎全部都是日籍老師,一、二年級才有台灣老師
朱爺爺
大多數是台灣人
與文本資料相異處
師生互動方面
文本
老師對學生很親切,學生有時放學後會到校長家玩
訪談
王爺爺/王奶奶:
除了上課,很少跟老師講話,沒有什麼交集,會害怕老師(也有部分是因為國籍不一樣的關係)
王爺爺:
一、二年級老師態度比較客氣;而日本老師不會管你怎樣(不像現在那麼親切),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王奶奶:
對不認真的學生很兇,但對認真的學生就很好,當時的老師會用棍子打比較頑皮的學生
朱爺爺:
關係好,常有來往
課程部分
文本
學生們手拉手唱著歌
訪談
王爺爺/王奶奶:
老師彈風琴(當時還沒有鋼琴),學生唱歌,但沒有肢體上的動作
教師制服方面
文本
當時的小朋友會因為看著老師穿著帥氣的文官制服,走路起來匡噹匡噹的,而嚮往當老師
訪談
王爺爺/王奶奶:
當時已經是抗戰時期了,老師沒有固定制服,也沒穿文官服
時間觀念
文本
課程安排導入時間觀念
訪談
已經習慣,不再提
課後補習
朱爺爺:沒有課後補習
[公、小學校無論是台籍或日籍教師都很樂意幫想繼續升學的高年級小孩課後補習](連結為《圖解台灣教育史》第七十八頁
免費的補習教育
)(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qMNQRnlA3Vh0PCQ--nCb0ikMMb9n8iQr/view?usp=sharing
)
個人小故事
王奶奶
當時跳箱跳不過的人會被老師從屁股往上推,然後滿臉都是沙
一年一次去八卦山遠足看風景和拜新社(神社)
六點半起床搭糖廠火車,在八點前抵達學校,並在四點半放學,此外,中午時沒午休
王爺爺
六年級時去臺北畢業旅行,過程中體驗到百貨公司的電梯,而那是當時臺北唯一一家有電梯的百貨公司。
當時學校有一年一度的運動會,而遠足則是四年級以上才有。當時畢業旅行有過夜,搭乘火車前往臺北,8~10個人住在榻榻米地板的旅社裡,旅程中有去圓山動物園、遊樂園等地,至於費用方面,雖然需要自己負擔,但是當時錢很有價值,不需要太多,因此沒有人因為交不起而沒去
朱爺爺
社區服務
動員學生赤腳踩地鬆土,協助建飛機場跑道
幫稻田除蟲
國語課會進行角色扮演
因為身為老師的孩子,所以總是演主角
光復後的學習趣事
本省老師與台灣學生如何學「新國語」
各個學校每天下午派一個老師到區公所,向外省老師學中文,隔天早上朝會的時候教全校老師,然後每個老師再教自己班上的學生。然而,因為有一個老師教錯,導致全校一直唸錯一個字,過了很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直到後來有外省老師來,發現有誤,大家才漸漸改過來。
自編的特色教材
十月二十五號,雖然已經正式接收台灣,但鄉下地方都還沒接師收到相關的令,幾乎等於無政府狀態。學校開學了,卻沒有教材與能教中文的外省老師,因此,有一段時間是用閩南語上課,本省籍老師也自己編了教材。例如,用台語唸「人有兩手,兩手十指
,指有節,能屈能伸」快一學期,以及「馬來了!馬來了!走開!走開!」,也有讀大學、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