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學習與教學中的動機, TARGET - Coggle Diagram
學習與教學中的動機
歸因理論
尋找影響學習成敗的因素
當人們試著為預期的結果尋求解釋的原因時,這些可能的原因即被稱為歸因,而歸因通常與動機相關。
三個面向
穩定度
影響成敗因素的性質是否穩定不變,例如:能力是較為穩定不變的因素,而運氣則是較不穩定的因素。
責任
影響成敗因素是否能為個體所控制,例如:努力是自己能夠掌控的因素,而運氣則是自己無法掌控的因素。
內外控信念
內控
個體自認其影響成敗的因素繫於本身條件,如自己的能力及努力
外控
響成敗的因素源於外在條件,如運氣及命運
教師應該作為
協助學生尋找歸因時,可以幫助學生將失敗歸因於努力,向學生強調,他們是有能力學習的
和學生討論失敗原因的時候,除了檢討讀書方式以及錯誤的題目之外,還可以引領他們到教學發展中心尋求協助,並且強調他們是有能力改正錯誤的
動機
內在
追求個人興趣和行使能力時,尋求和征服挑戰的自然傾向,它是在不必要下卻去做某事的動機
例如:學生因為課程本身的價值以及學習的樂趣,非外在獎勵,而專注於該課程的學習。
外在
基於與活動本身無關的因素。我們對這項活動本身並不真正感興趣;我們只在乎它將為我們帶來什麼
例如:為了獲得好成績、他人的賞識以及認可(尤其是教師與父母),而花時間投入在課程學習
目標價值理論
精通目標
學生希望能夠了解而且精通課程內容
效標參照
讓學生勇於接受學業上的挑戰,以學習及精通學習內容為目的,並且提供學生進步的機會。
表現目標
較注重自己相對於他人的表現,希望能夠超越他人
常模參照
可能採取「捷徑」,如作弊的方式,以求好表現。
自我價值理論
卡芬頓
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源自於個體心中對自我價值感的維持。
當學生成功的時候,多半將成功歸因於自己能力上的展現,而非自己努力導致成功。
學生在學習成功方面的歸因會隨著年級而轉移,高年級學生認為努力而有好成績者,是因為其能力較低。
教學上的應用
教師在教育上,應首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強調努力與學習成就兩者之間的關係,建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概念。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協助學生獲得成功經驗,並當學生在學習上遭逢挫折與失敗時,教導學生懂得做正確的歸因。
用來解釋部分能力夠卻不努力學習的學生的學習狀態
期望價值理論
學生通常會選擇他們認為有價值,或是他們自認為可以勝任的課程修習
教師除了要解釋授課課程在該領域的相關性,以彰顯該課程的價值之外,讓學生期待他們能夠順利過關也是很重要的。
當教師對於學生有高度期許,並且提供達成目標的有利條件時,學生的獲益最大。
TARGET
分組作法(Grouping)
課室中的時間(Time)
評量的程序(Evaluation)
學生被要求進行的任務(Task)
學生在工作中被允許的自主性(Autonomy)或權力
對成就的認可(Re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