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諧振電路

諧振電路

品質因素

諧振頻率

頻帶寬度

外力的頻率與物體共振的頻率相等
則本身物體會產生振動
此種現象稱為 諧振

可利用電感器(L)與電容器(C)完成諧振

交流電路中電感器與電容器的阻抗非定植
電抗XL及XC隨電源頻率不同而改變

振諧時電抗虛功率與平均功率
之比值為品質因素

串聯共諧又可稱為「電壓共振」

RLC串聯電路當電源頻率f=f0時
XL0=XC0,此時稱f0為串諧振頻率

電流最大值下降至最大值0.707倍
之間的頻率範圍稱為頻率寬度
簡稱頻寬
單位Hz

0.707I0所對應的頻率為截止頻率

電感、電容
串聯諧振電路

虛功率為零,且S=Q0=0
電源不須提供能量
稱此電路產生串聯諧振

LC串聯諧振時
總阻抗為零
阻抗變化:先減後增

電源頻率(f)增加時
XL由零電阻開始上升
XC由無限大開始下降

Q0=QL0+QC0=0

LC串聯諧振時
電流值為無限大

電阻、電感、電容
串聯諧振電路

電源頻率(f)增加時
XL0=XC0

RLC串聯諧振時
總阻抗最小值R
阻抗變化:先減後增
電路總阻抗為阻抗曲線中的最小值
電路電流為電流曲線中的最大值

f=f0時,使XL0=XC0
此時稱f0為串諧振頻率

I0=V/R

截止頻率的平均功率=
諧振頻率時平均功率的1/2
截止頻率又稱半功率頻率

選擇性

RLC串聯諧振電路的I-f之
頻率響應曲線愈尖銳
表示對頻率的選擇性愈加

品質因素Q影響電路的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