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地質動力學說變動論觀點-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 - Coggle Diagram
地質動力學說變動論觀點-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
居禮溫度
居禮溫度以上
順磁體
磁場很容易隨周圍磁場的改變而改變
居禮溫度以下
鐵磁體
磁場很難改變
別稱
居禮點(Curie point)
磁性轉變點
居禮溫度(Curie temperature,Tc)
定義
是指磁性材料中自發磁化強度降到零時的溫度,是鐵磁性或亞鐵磁性物質轉變成順磁性物質的臨界點。
海底擴張學說
提出
1962年赫斯提出
證據
地磁對稱
地質年代
中洋脊火成岩年代地質對稱
具有越靠近中洋脊越新,越靠近大陸棚越老的規律
海洋地殼沉積物年代與厚度
洋底地層及同位素年代均以中洋脊呈對稱分布
海溝與島弧分布
海溝與島弧的分佈位置具一定規律
地熱流量
中洋脊地熱流量最高而海溝最少
中洋脊為地函熱對流上升處
海溝為地函熱對流下沉處
地震分布及震源
海溝和島弧多深源地震而中洋脊多淺源地震
洋脊擴張
轉形斷層多地震,表示斷層兩側有明顯位移現象
環礁和海桌山形成
海桌山
隨海底擴張下沉
其上部被海浪侵蝕而削平
環礁
海島逐漸下沉,最後形成環礁
內容
地函的熱對流,使海洋地殼從中洋脊向外伸張,迫使大陸水平移動
海底擴張可解釋磁力異常帶狀排列現象
動力來源
地函熱對流
大陸漂移學說
內容
因地球自轉而分裂,形成其他大型大陸
提出
1915年韋格納提出
動力來源
地球自轉,造成潮汐力差異
證據
古生物
連續性分佈化石
生物演化
古地質
礦產連續性
古地形連續性
古氣候
冰川連續性分佈
極點移動與冰川方向
磁極追溯與極點移動軌跡
居禮溫度
熱帶區域連續性
煤礦分布
石炭紀
板塊構造學說
動力來源
地函熱對流
帶動軟流圈移動
進而使岩石圈隨之移動
內容
岩石圈(板塊)為運動之主體
軟流圈為運動之載體
地函熱對流為運動之動力
板塊交界的地質
海洋地殼在中洋脊生成而在海溝內隱沒
證據
班尼奧夫帶
在板塊聚合的地區具隱沒作用
為地震在地下深處發源的地帶
熱點理論(地函熱柱學說)
補充板塊構造學說中不足的地熱交換機制
熱柱溫度較高,形成區域性的密度分化,而向上噴發
形成島鏈
為判斷板塊移動方向的根據
提出
1968年麥肯齊McKenzie、摩根Morgan、勒比雄Le Pichon
共同提出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學說之比較
理論發展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
動力來源
地球自轉
大陸漂移學說
地函熱對流
海底擴張、板塊構造學說
內容
海底擴張學說
中洋脊、地磁、地函熱對流、海溝(隱沒帶)
板塊構造學說
岩石圈、軟流圈、地函熱對流
大陸漂移學說
地殼
缺陷
海底擴張學說
新生海洋地殼無力推動大陸地殼,並產生中洋脊破碎帶
板塊構造學說
無
大陸漂移學說
動力過小,且造成現象主要為外營侵蝕與堆積
支持理論
海底擴張學說
1960年代測得陸地的古地磁逆轉時間表
1950年代發現海底有非常規的正反向磁性異常紀錄
康拉德不連續面
雷曼發現內、外地核的分界
板塊構造學說
霍姆斯提出地殼聚合與張裂的概念
地殼構造理論
板塊構造學說的先驅
1926年古登堡發現地函上部具可塑性
證實巴拉鹿提出的軟流圈概念
大陸漂移學說
莫氏不連續面
古氏不連續面
巴拉鹿提出的軟流圈與岩石圈分界概念
霍姆斯
1929年提出大陸地殼下的地函熱對流造成大陸分裂,用以解釋大陸漂移的原因
為板塊構造學說動力來源
威爾遜Wilson
1965年在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提出轉形斷層的機制,提出威爾遜循環
為板塊構造學說核心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