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產前檢查 - Coggle Diagram
產前檢查
妊娠第三期(29週以上)
第七次(第36週)
例行檢查
補助孕婦β型(乙型)鏈球菌篩檢(GBS)
檢查結果
結果為陽性,代表母體為β型(乙型)鏈球菌帶菌者
影響
孕婦
流產
胎膜破裂
死產
絨毛膜炎
早產
產褥期敗血症
新生兒
腦膜炎
敗血症
肺炎
檢查方法
陰道及肛門處採集分泌物送檢驗。
治療
抗生素
Ampicillin
Penicillin
施打時間
當孕婦出現產兆後,會施打第一次預防性抗生素
進醫院待產時,在寶寶出生前4小時就要開始施打
目的
預防及降低新生兒β型(乙型)鏈球菌感染。
第八次(第38週)
例行檢查
第六次(第34週)
例行檢查
第九次(第39週)
例行檢查
第五次(第32週)
VDRL或RPR(梅毒檢查)等實驗室檢驗
處置
更大劑量注射Penicillin
會通過胎盤一併治療胎兒
目的
第二次的梅毒血清反應檢查。如果為陽性,就需要馬上進行治療。
具感染愛滋病毒風險的孕婦,建議加做1次愛滋病毒檢查(EIA或PA)
酵素免疫分析法(EIA)
檢查結果
第二次仍呈陽性反應,再用西方墨點分析法做最後確認,呈陽性才確認感染愛滋病毒。
顆粒凝集法(PA)
原理與酵素免疫法(ELISA)相同,不同的是PA將病毒蛋白放置於人工顆粒球上,並辨識是否有凝集現象。
例行檢查
第十次(第40週)
例行檢查
例行檢查
2.身體檢查
胎心音
胎位
血壓
易造成仰臥性低血壓
水腫
血漿蛋白(Plasma protein)下降
體重
妊娠第二期:5~6 kg
妊娠第三期:4~6 kg
妊娠第一期:1~2 kg
整個孕期:10~14 kg
1.問診
頭痛
痙攣
腹痛
出血
3.實驗室檢查
尿蛋白
目的
檢測腎臟疾病或子癇前症(Preeclampsia)
檢查結果
正常:陰性
尿糖
目的
篩檢糖尿病(DM)或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 syndrome)
檢查結果
正常:陰性
妊娠第一期(未滿17週)
第一次(第12週以前)
身體檢查
4.甲狀腺
5.乳房
3.血壓
4.骨盆腔檢查
2.身高
6.胸部及腹部檢查
1.體重
實驗室檢查
5.德國麻疹免疫球蛋白G檢查(Rubella IgG)
檢查結果
陽性:表示在過去已經感染德國麻疹或是曾經接種過疫苗
陰性或疑似陽性:應間隔3~4週後再採檢,以觀察抗體效價是否上升。
處置
產後儘快帶著德國麻疹抗體陰性證明再做施打
目的
孕婦若在妊娠期前三個月感染了德國麻疹,可能會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或流產、死產,所以透過檢查以評估是否對病毒具有免疫能力。
3.RH因子
陰性
妊娠28週
接受羊膜腔穿刺或結束懷孕後
在 72 小時內盡快注射免疫球蛋白
6.HBsAg、HBeAg
檢查結果
陽性:垂直感染機率高
處置
出生後免費注射免疫球蛋白疫苗
2.血型
8.尿液常規檢查
蛋白質
1.子癇前症(Preeclampsia)
中度
BP:>140/100~160/110mmHg
蛋白尿、水腫、輕度自覺症
嚴重
BP:≧160/110mmHg
蛋白尿、水腫、頭痛
輕度
輕度蛋白尿及水腫
BP:130/90~140/100mmHg
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BP:140/90mmHg
妊娠20週後至產後2週,產後12週恢復正常
子癲
妊娠高血壓基礎上出現抽蓄
2.妊娠高血壓(PIH)
3.尿道發炎或腎臟疾病
尿糖
妊娠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GDM)
口服 100 公克耐糖試驗(OGTT)
空腹 :105 mg/dL
一小時:190 mg/dL
二小時:165 mg/dL
三小時:145 mg/dL
若有二個或二個以上數值超過上列數值,即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
口服 50 公克葡萄糖水試驗(GCT)
高於140 mg/dL,則須進一步做OGTT
胴體
糖尿酮酸症(disbetic ketoacidosis,DKA)
1.血液常規檢查
正常值
PLT:120-400*103/uL
HCT:36-47%
RBC:450-600萬/mm3
HB:12-16gm/dl
前期:10gm/dl
中期:11gm/dl
後期:10.5gm/dl
WBC:4,000-9,000個/mm3
MCV
若小於或等於80,配偶也須接受MCV檢查(地中海型貧血)
4.愛滋病毒檢查(EIA或PA)
酵素免疫分析法(EIA)
陽性反應:再做一次
顆粒凝集法(PA)
原理與ELISA相同,不同的是PA將病毒蛋白放置於人工顆粒球上,並辨識是否有凝集現象
VDRL或RPR(梅毒檢查)
陽性:再進一步檢查及penicillin治療
問診
3.過去孕產史
4.本胎不適症狀
2.過去疾病史
5.成癮習慣檢查
1.家族疾病史
預產期推算(EDC):
內格萊氏法則(Naegele's rule)
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LMP)+9月+7日
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LMP)+1年-3月+7日
超音波掃描結果推算
8~9週:出現胎動
9~10週:胎盤形成
7~8週:出現胎心搏動
10~11週:出現胎兒呼吸
6~7週:胚胎形成
12週之後:可測量雙頂徑(B.P.D.)
5~6週:妊娠囊形成
第二次(第16週)
例行檢查
羊膜穿刺(16~20週)
適應症
2.曾懷過或生育過染色體異常或神經管缺損的孩子
3.本人或配偶的染色體異常者或遺傳疾病帶因者
1.年齡超過34歲
4.家族有唐氏症患者或染色體異常患者
5.超音波檢查發現胎兒異常者
6.孕婦唐氏症血清篩檢為高危險群者
7.有過三次以上自然流產者
方法
超音波認胎兒週數大小、下針位置及羊水量,在超音波引導下進行羊膜穿刺,使用拋棄式無菌細針及拋棄式羊膜穿刺專用包完成穿刺
目的
為了分析胎兒的染色體組成,可提早發現染色體異常疾病,而其中最重要且常見的是唐氏症。
注意事項
2.有無規律子宮收縮、劇痛情形
腹部紗布及優碘於當天洗澡時即可除去,正常飲食,無須用藥
1.接受羊膜穿刺檢查當日及隔日請多休息,勿過度勞累、久站久走、提重物、抱小孩
妊娠第二期(17~29週)
第三次(第20週)
超音波檢查
限制
3.胎兒趴臥
4.羊水過多
胎兒距離過遠而影像不清
2.孕婦腹部脂肪組織太厚
5.羊水過少
缺乏介質傳導,加上胎兒四肢重疊,造成影像失真
1.超音波無法穿透頭骨
檢查結果
3.腹圍(AC)
估算胎兒重量
評估胎兒大小與生長發育
4.胎盤位置
低位胎盤或前置胎盤
若胎盤位置過於靠近或直接覆蓋於子宮頸時,生產時會阻礙胎兒進入產道
2.股骨長度(FL)
四肢骨頭發育
估計胎兒大小、週數
5.多胞胎的確認
測量多胞胎生長狀況
1.雙頂徑(B.P.D.)
估計胎兒妊娠週數
測量胎兒頭部最寬徑線
20~30週:測量雙頂徑(B.P.D.)最準確
6.羊水量的評估
胎兒異常或發育不良
目的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査,利用超音波儀器監測胎兒心跳、生長測量,以暸解胎兒週數及生長評估,並偵測胎盤位置和羊水量多寡。
早產防治衛教指導
3.避免過度操勞
4.避免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
2.避免不必要的長途旅行
5.如有早產徵候應儘快就醫
3.腰痠背痛
4.大腿內側疼痛
5.經痛感
2.規則性宮縮
1.分泌物增加、出血
1.定期產前檢查
6.調整懷孕期間活動
例行檢查
第四次(第28週)
例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