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

定義

是指膽囊急性發炎,當膽囊內發生膽汁滯留時,導致膽囊內壓力增高,使得膽囊血液循環不良,此時若有細菌感染,就會發生急性膽囊炎。

好發族群

家族遺傳史

老年人:女性大於男性

肥胖者

糖尿病患

有服用降血脂藥物.避孕藥者

飲食習慣以高卡路里及油膩食物者

病因

結石性膽囊炎:膽石多梗塞於膽管處,由於膽汁不能正常流入腸道, 而聚積於膽囊內,刺激膽囊壁,而發生炎症變化。

無膽石性膽囊炎:通常是手術後禁食過久,或結節性動脈週圍炎或有敗血症的病人發生,一般常見於老年長者。

症狀

畏寒、發燒

右上腹壓痛,深呼吸時會使得右側鎖骨中線或更外側近肝臟下緣處之 壓痛加重(Murphy’s sign),這種疼痛常常牽連到背部、右肩

噁心、嘔吐

合併膽道阻塞時可能出現漸增性黃疸、茶色尿、灰白便

術前準備及衛教護理

1.醫生會先解釋手術及麻醉方式,需先填寫手術、麻醉及輸血同意書等。

2.手術前的午夜12點後禁食及禁水。

3.術前檢查:抽血、心電圖、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

4.術前一周前請勿服用阿斯匹靈類藥物。

5.若有任何藥物及食物過敏史,請告知護理人員。

6.取下飾品及金屬物品及假牙,脫去內衣褲,換上手術衣。

7.護理人員會先幫病患注射靜脈點滴,送至手術前請先解尿。

治療

術後準備及衛教護理

管路

經皮經肝膽囊穿刺置管引流

T型管引流

1.術後回病房請臥床休息(可翻身),並搖高床頭45度,6小時後可下床。

外科手術

保守治療

膽囊引流

止痛藥

抗生素

靜脈點滴

禁食

2.術後請多深呼吸、咳嗽,幫助肺擴張;咳嗽時可用手掌或枕頭壓住傷口,再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以減輕傷口疼痛;需要時可做蒸氣吸入,以稀釋痰液,促進痰液咳出。

使腸胃道充分休息,
以免膽囊又開始排出膽汁而收縮

給予水分及營養補充

症狀治療

治療或預防感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傳統的開腹手術

腹腔鏡方式切除膽囊

優點

減少粘連和疤痕

傷口美觀

減輕術後疼痛

減少手術出血

復原較快

傷口小

如果醫師評估不適合以腹腔鏡的方式
,就需要傷口比較大的開腹手術

3.術後6到8小時內,需自解小便,若無法
自解小便時,請告知醫護人員協助置放導尿管。

診斷檢查

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

對於手術高風險、或是病情複雜的病患,可以考慮使用膽囊引流,減輕膽囊內的壓力。

4.術後右側腹部會有3-4個小傷口,視病況需要腹部可能會放置一條引流管,用來引流傷口血水,活動時請小心,避免拉扯到管路。

實驗室檢查

影像學檢查

理學檢查

發燒及右上腹痛有壓痛

墨菲氏徵象陽性

5.術後傷口可使用束腹帶固定傷口,以減少活動性疼
痛。

伴有黃疸

出現胰臟合併症

膽道阻塞

血清和尿液澱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上升

肝功能指數(ALT、AST、LDH、Alk-P)上升

6.預防下肢血塊栓塞,24小時內請儘早下床活動,採漸進式,每天至少4次,一次約走20分鐘。

總膽紅素>4mg/dL(正常2-4mg/dL)

尿液澱粉酶>1000U/dL

7.全身麻醉後,應完全禁食,須等醫護人員告知才可進食。進食前,請先喝一口水,如不會嗆到,即可吃低脂軟質食物,如蒸蛋、稀飯、豆腐。

總膽管阻塞

膽管結石

Mirizzi症候群

急性胰臟炎

血清和尿液澱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上升

肝功能指數(ALT、AST、LDH、Alk-P)上升

8.若傷口有紅腫熱痛、發燒、腹脹、黃疸、嘔
吐、灰白便等症狀,應告知醫護人員,或立
即返院就醫。

電腦斷層

膽道閃爍攝影術

腹部超音波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檢查(ERCP)

腹部X光

9.出院後,傷口請每天換藥、保持清潔乾燥,並按照時間回診。

約有10-15%病患,可在右上腹部發現膽結石的存在

產生產氣性膽囊炎時則可見到氣體的出現

膽囊腫大、膽壁增厚(雙壁,厚度>3-4mm)或見結石存在

診斷急性膽囊炎的第一線診斷工具

超音波檢查時,右上腹部可因探頭產生壓痛情形

10.一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後禁食6小時,傳統膽囊切除術則禁食到隔天。

11.第一週內避免蛋黃及油膩食物,剛開始進食後,可能會有輕微腹瀉情形,這是正常現象,一至二週後應會消失。

12.初期的一、二個月須限制脂肪的攝取,先採低油、低膽固醇飲食,然後漸進式回復到一般飲食。

13.減少吃易產氣的飲食,如可樂、汽水、豆類(大豆、黃豆等)、高麗菜、洋蔥、蕃薯類等。

14.多攝取胡蘿蔔素豐富食物,如:深綠色、深黃色之蔬菜、水果及含維生素C食物,如:番石榴、柑橘
類、木瓜、新鮮綠葉蔬菜。

sonographic Murphy’s sign

膽囊炎合併有併發症的產生

穿孔

潰瘍

顯影

未顯影

利用鎝元素標示之HIDA或PIPIDA作檢查

利用放射物質,由肝臟吸收膽汁排出,流入膽囊內

15.若腹部有引流管,請每天記錄引流量和顏色,正常顏色為淡紅或淡黃色且每天量少於50 cc,若有顏色改變或引流量大增時,請立即回醫院診治。

膽囊管通暢

膽囊管阻塞

急性膽囊炎

出現黃疸、茶色尿

出現膽紅素

Alk-P及r-GT持續上升

膽道擴張

安排ERCP做進一步之檢查,排除有總膽管阻塞情形

術前護理問題

1.焦慮/即將面臨膽囊切除手術有關

術前護理措施

1-2與個案討論有助於減輕焦慮的方法,如深呼吸、肌肉放鬆技巧等,並觀察個案的反應及練習之正確性

1-3鼓勵個案說出照護計劃之相關問題及自我期許,並尊重其意見,增加其參與之成就感,以減輕焦慮

1-1鼓勵個案說出內心的想法及感受,並予同理心

術後護理問題

3.知識缺失/膽囊炎術後之飲食知識不足有關

2.潛在危險性感染/與術後之傷口及引流管、尿管之留置有關

1.急性疼痛/與手術之傷口及引流管、尿管、鼻胃管之留置有關

護理目標

短期: 6/3能說出兩種減輕疼痛的方法

1-1協助給予使用束腹帶,以減輕翻身、咳嗽所導致的傷口牽扯疼痛

1-2教導利用枕頭或毛毯支托疼痛部位,以減少肌肉緊張度

中期:6/4個案能執行減輕疼痛的技巧2項

2-2教導個案轉移注意力或深呼吸方法減輕疼痛,如深呼吸、慢節奏呼吸、聽音樂、看電視等

2-1協助採低坐臥姿,每2小時協助翻身並與背部按摩

長期:6/7個案能自行下床活動

3-1鼓勵個案早期下床活動

3-2教導個案採漸進式下床,先坐於床緣,再下床

護理目標

短期:個案生命徵象可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1-1每4小時監測體溫變化,若發燒時執行發燒常規,並在1小時後重新評估一次體溫變化

中期:個案於術後一星期內無感染情形

2-1詳細記錄輸出入量、鼻胃管之引流量、顏色、尿液之顏色及尿量等

2-2教導家屬維持導尿管的密閉,並使其低於膀胱高度之重要性

2-3教導引流袋勿置於地上或協助家屬傾倒尿袋引流液時不要污染開口處

長期:住院期間傷口無紅、腫、熱、痛之感染現象

3-2觀察傷口滲液之量、色、性質,當傷口敷料滲濕時立即給予更換,保持傷口乾燥

3-3每日檢視導管穿刺處有無發炎的情況,操作技術時注意無菌技術的執行

3-1每班監測傷口是否有紅、腫、熱、痛等感染徵象

3-4告知要維持良好之衛生習慣,如勿以手觸摸傷口,並保持皮膚之清潔

護理目標

短期:6/4個案能了解自己疾病之情況

1-2鼓勵病患及家屬說出內心感受及看法

1-3請醫師與個案及家屬討論,提供機會與個案澄清疑惑

1-1利用衛教手冊詳細說明膽囊炎之原因及治療過程協助認識膽囊炎並澄清錯誤觀念

中期: 出院前個案能了解飲食之注意事項

2-2 給予飲食衛教導攝取均衡飲食,少吃油脂類食物,如全脂牛奶、奶油等,以減少不適

2-3衛教時可運用圖片搭配文字且衛教完時詢問個案是否了解

2-1評估個案對於術後飲食之認知程度

長期:出院前個案能說出2項飲食之注意事項

3-2教導節制攝取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減少對膽囊的刺激

3-3教導加主食類如米飯、麵食、番薯等,水果類及脫脂奶粉等,補充因限制油脂而減少的熱量攝取

3-1教導攝取低油飲食,建議可多選用瘦肉

3-4教導禁止飲酒、咖啡、茶、可樂易產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