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自發性氣胸(文獻探索), 自發性氣胸(前言) - Coggle Diagram
自發性氣胸(文獻探索)
檢查
胸部X光
可檢查個案氣胸情況及是否有縱隔腔偏移現象
胸腔超音波檢查
可以發現實質病變
肺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檢查
可發現肺臟表面是否有氣泡疾病或肺實質病變產生
健康問題
低效型呼吸型態/肺泡無法正常擴張導致通氣量下降有關
檢視胸管位置無滑脫、扭曲或受壓、引流瓶無傾倒或引流液顏色是否改(要衛教病人(柯等,2019)。
協助提供舒適臥位採半坐臥姿,以利肺部擴張(陳等,2019)
衛教並示範個案可使用執行腹式呼吸,例:吸氣時腹部凸出,吐氣時腹部內縮,以幫助肺部擴張(陳等,2012)。
觀察其呼吸型態、是否使用呼吸輔助肌等呼吸困難情形(陳等,2019)。
每日評估個案生命徵象,每小時監測血氧濃度及呼吸次數(柯等,2019)。
與醫生討論是否提高氧氣面罩流速或更換非再吸入性面罩
依醫囑給予吸入液combivent 2.5ml使用
以固定夾將胸管固定在床旁,以免脫垂紐結和建議個案穿著前扣衣服,以減少更換衣服時拉扯管子, 以防管路牽扯致疼痛(陳等,2012)。
協助個案搖高床頭 30-60度,以利呼吸通暢(陳等,
急性疼痛/胸管未銜接和管路未通暢及胸管留置有關
教導個案避免牽扯引流管的方法,例:教導變換姿勢前可先用左手掌平壓壓住右側胸管,再將右上臂夾緊左手背後配合閉氣的動作
臥床時採半臥,至少每2小時改變姿勢,以增進舒適及引流液流出(陳等,2012)。
每日評估個案臉譜量表來觀察疼痛指數;評估生命徵象;紀錄胸管引流液顏色、性質、量(陳等,(陳等,2012)。
教個案咳嗽或活動時,按壓傷口固定,以防管路震動致疼痛。(陳等,2012)。
1-5依醫囑給予Panadol 500mg使用(柯等,2019)
教導個案可以緩慢深呼吸、利用手機音樂放鬆心來轉移疼痛注意力(柯等,2019)。
護理人員採集中護理,減緩病人傷口疼痛次數(陳等,2012)。
以固定夾將胸管固定在床旁,以免脫垂紐結和建議個案穿著前扣衣服,以減少更換衣服時拉扯管子, 以防管路牽扯致疼痛(陳等,2012)。
定義
自發性氣胸是肺泡附著在胸部,氣泡破裂導致空氣外漏壓迫肺臟,輕微者引發胸痛,嚴重時除壓迫肺臟以外,會使氣管歪斜,壓迫心臟導致縱膈腔偏移,致呼吸困難(陳、顧、董)
形成的原因可能與抽菸導致氣道發炎有關(柯、穆、陳)
自發性氣胸好發於年輕瘦高,無肺部疾病史之健康男性(陳、顧、董)
醫療處置
先以保守氧療為主,其次為插入胸管,若胸管引流失敗,才會改採手術治療(陳、顧、董)
手術
胸腔鏡肺泡切除手術
肺葉切除
會切斷血管,需再進行支氣管結紮,進行胸管引流(陳、顧、董)
有巨大肺氣腫性肺泡或水泡時(陳、顧、董)
肺楔葉切除
去除肺表面局部的小徵兆,因切除部位極小,切除後對肺功能幾乎沒有什麼影響(陳、顧、董)
病變只侷限於某一部位時(陳、顧、董)
氣胸復發、首次發作伴隨胸腔引流瓶持續漏氣>5天、患側肺部無法完全擴張時採用(柯、穆、陳)
因術後疼痛度低、傷口小、復原快、復發率最低,已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柯、穆、陳)
肋膜沾黏術
機械性
用紗布等來磨擦肋膜使肺臟和肋膜能沾黏在一起(梁)
化學性
從胸管注射刺激性物質到肋膜腔,刺激肋膜發炎,進而使兩層肋膜沾黏在一起(梁)
使用藥劑包括自體血液、硝酸銀、鹽酸四環黴素、滑石粉,其中以滑石粉最受歡迎,但效果最好的是四環黴素和滑石粉(梁)
不適合全身麻醉者可用胸管引流術再加上化學性肋膜沾黏固定(梁)
保守治療
氣胸範圍<15%、無呼吸困難時,會觀察一至兩週讓氣體自行吸收(柯、穆、陳)
胸管引流
治療成功率70-80%,急診常用的第一線治療(柯、穆、陳)
若氣泡面積大於 20%,需緊急插管引流(陳、顧、董)
細針抽除空氣
氧氣治療
提高肋膜腔4倍氣體的吸收效果(柯、穆、陳)
可改善低血氧(柯、穆、陳)
症狀
胸部於銳痛數小時後轉為胸悶、鈍痛、呼吸困難及咳嗽等症狀(陳、顧、董)(柯、穆、陳)
其他症狀包括呼吸時患側胸廓運動降低、觸覺振顫變弱、扣診患側反響音增加、聽診患側呼吸音減少(柯、穆、陳)
檢驗
病機轉仍不明確,因炎症造成嗜中性顆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增加,使肺部彈性纖維下降,造成大小肺泡破裂使氣體堆積(陳、李、陳)
自發性氣胸(前言)
危險因子
馬凡氏症候群
抽菸
家族史
高胱胺酸尿症
胸腔子宮內膜異位
高瘦男性
低體重
重要性
氣胸依成因可分成自發性、外傷性、醫源性及月經性氣胸,自發性氣胸又細分為原發型及續發型, 其中原發型自發性氣胸患者的病理學發現肺尖處有數個囊泡,形成的原因可能與抽菸及二手菸導致氣道發炎有關。(柯穆陳)
台灣好發族群為20-40歲年輕人、身材瘦高、吸菸、年老族群合併其他肺部疾病者。(柯穆陳)
發生率:男>女
而國內每年每10萬人的發病率為11%,男女比例約6.78:1(柯穆陳)
初次發生原發型自發性氣胸之後的再復發的機率大約25~40%,最容易出現在第一年內,尤其是在初次發作的一個月之內要更注意。 (楊李等)
目的
期望透過醫護團隊持續加強居家自我照護認知,協助個案及家屬能獲得完整的疾病照護,並提供相關衛教及鼓勵增加信心,達到日後降低氣胸復發機率,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 (柯穆陳)
期望經由此個案的照護經驗中,
提升臨床護理人員對青少年自發性氣胸患者之疾病衛教,和心理及社會層面的支持。(陳顧董)
動機
蒐集個案資料並加以歸納,分析確立個案有低效型呼吸型態,觀察個案血氧偏低,有呼吸喘且呼吸費力等情形及胸管留置引發的急性疼痛問題,故此引發筆者照護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