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

W = FS

W = FScosθ

W = FS//

W = F//S

力向量與位移向量作內積

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兩項量方向夾角的餘弦值

力的大小×沿力方向的位移分量

沿位移方向的分力量值×位移的大小

正功 負功與零功

若夾角θ為銳角(0<=θ<90°) cosθ>0 W>0

若夾角θ為鈍角(90°<θ<=180°)
cosθ<0 W<0

施力F作正功

施力F作負功

若夾角θ為直角
cos90°=0 W=0

若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互相垂直

該力不作功

為純量

為導出量

SI單位

J

N×m

kg × m² / s⁻²

因次

L² × M × T⁻²

物理意義

施力作功可以使能量發生轉換

能量守恆

施力作功僅可使能量發生轉換

無法憑空消失能量

能量無法無中生有

功與能的轉換關係

力學能守恆定律

以位能的形式儲存能量

將彈力常數k的常數一端固定
由原長C處開始

將彈簧壓縮X至E處

位移方向向內

彈力方向向外

彈力作負功

彈力位能變化UD - UC = UE - UC = kx² / 2

彈力作功 Wₖₓ = -kx² / 2

變力作功 = F- x圖下面積

面積=kx²/2

彈力量值 F = -kx

為變力

彈簧儲存的彈力位能將變大

將彈簧伸長X至D處

位移方向向外

彈力方向向內

將質量m的物體由地表A處
移動至距地表高度h的B處

位移方向向上

重力作負功

重力做負功時
可將能量轉換為位能

重力位能變化UB-UA = mgh

Wmg = -mgh

m與地球的重力位能將變大

重力方向向下

能量守恆定律

將質量m的物體由地表A處(距地心R)
移至距地心無窮遠(r)處

重力方向向地心

位移方向背向地心

重力作負功

m與地球的重力位能將變大

重力量值 F = GMm / r²

變力作功 = F - r圖下面積

重力作功 W = -GMm / R

重力位能變化 U∞ - UR = GMm / R

為變力

面積=GMm / R

將點電荷Q₂由與點電荷Q相距R處
移至相聚無窮遠處
(q>0, Q>0)

若Q₁ = +Q, Q₂ = -q

若Q₁ = +Q, Q₂ = -q

庫侖靜電力方向向內

庫侖靜電力作負功

位移方向向外

+Q與-q的電位能將增加

庫侖靜電力作負功時 可將能量轉換為電位能

庫侖靜電力方向向外

位移方向向外

庫侖靜電力作正功

+Q與-q的電位能將減少

不須施加外力推動
+q將受靜電排斥力自發移動到無窮遠處

庫侖靜電力作正功時
可將儲存的電位能轉換為動能

在不計任何阻力的情況下

重力做負功時
可將能量轉換為重力位能

彈力做負功時
可將能量轉換為彈力位能

將地表在質量m的物體以初速V₀鉛直上拋
在上升過程中

在地表高度h處 質量m的物體由靜止釋放
在下降過程中

重力做負功

物體增加的重力位能
恰等於減少的動能

重力位能將增加

僅受重力作用時
物體的動能與重力位能總和恆為定值

重力作正功

物體減少的重力位能
恰等於增加的動能

重力位能將減少

僅受彈力作用的物體
將在直線上來回反覆週期震動
過程中 動能與彈力位能將互相轉換
但總和恆為定值

謹守庫侖靜電力作用的兩點電荷
在互相接近或遠離的過程中
動能與電位能將互相轉換
但總和恆為定值

定義

動能與位能的總合稱為力學能

力學能 = 位能 + 動能

即E = Eᵤ + Eₖ

成立的條件

若物體僅受

重力

彈力

庫侖靜電力

作用時 物體的動能可以與儲存的

彈力位能

電位能

相互轉換

重力位能

則物體的力學能E = 定值

意即 物體的力學能變化 ΔE = 0

在受到保守阻力的作用的情況下
ex:重力 彈力 庫侖靜電力

質量m 初速V₀ 的物體在粗糙地面滑動至靜止的過程

正向力和重力方向均與物體位移方向垂直

正向力做功 Wₙ = 0

重力作功 Wmg = 0

動摩擦力方向與位移方向夾角 = 180°

動摩擦力作負功

物體動能愈來愈小

物體力學能不守恆

物體減少的動能恰等於增加的熱能

在逐漸停止的過程
物體的動能與熱能的總和恆為定值

擺錘質量m 繩長l 的單擺
自擺角60°由靜止釋放
受空氣阻力作用 經來回擺動20次後
擺錘靜止不動(擺角為0)

繩子的張力方向恆與速度方向互相垂直

張力做功 Wₜ = 0

空氣阻力方向恆與速度方向相反

空氣阻力作負功

擺錘力學能愈來愈小
擺錘的力學能守恆

過程中擺錘減少的力學能
恰等於增加的熱能

在擺角逐漸減小的過程中
擺錘的動能與重力位能與熱能的總和恆為定值

條件

雖然阻力作功可將力學能轉換為熱能
熱能並非好用的能量
但也為一種能量的形式
故能量守恆必然成立

應用

冷次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的必然結果

機械作動時 阻力必然存在

永動機無法達成

焦耳設計了實驗裝置
測量出功與熱的轉換關係

1 cal = 4.2 J

1 J = 0.24 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