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8 課程評鑑 - Coggle Diagram
CH8 課程評鑑
二、課程評鑑的途徑
替代經驗的評鑑:未親身經驗也能體驗課程方案實際運作狀況
機構自我評鑑:認可機構
交流評鑑:課程設計人員與評鑑人員不斷互動;過度強調特殊情境需要
外部小組的評鑑:專長不在教育,有聲望的公民領袖
學生成就的評鑑:依據目標評鑑的一類;忽視教育過程的探討
教學研究的評鑑:採實驗的方法,探討實驗處理;忽視個別差異和情境因素
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改正依據目標評鑑的缺點和限制;強調方案的整體效果
對抗式評鑑:司法式評鑑
依據目標的評鑑:達成目標的程度,須清楚描述目標,也要描述、追蹤和測量某些先在因素和教育過程
管理分析和社會政策分析
管理分析:運用經濟學概念;過度重視效率,忽視個人、社會需求
社會政策分析:社會情境、趨勢;忽視教育和情境因素
三、課程評鑑的模式
差距模式(普羅佛斯):成分
實現目標所需的人員、媒體、設備(先在因素)
為達成教育目標,師生需要從事的活動
方案的目標(預期結果)
背景輸入過程成果的評鑑模式(CIPP,史特佛賓):類型
I輸入評鑑:設計教學程序的決定(組織)
P過程評鑑:使用、追蹤、改進教學程序的決定
C背景評鑑:確定目標的決定(計畫)
P成果評鑑:判斷教學效果並予以反應的決定(循環)
外貌模式(史鐵克)
交流因素:教學中學生與教育有關人事物的遭遇
結果因素:教學所產生的影響
先在因素:教學前任何與結果有關的條件
意圖資料、觀察資料
相對比較、絕對比較
評鑑研究中心的模式(CSE):工作
方案實施
方案改進
方案計畫
方案授證
系統評估
目標獲得模式(泰勒):程序
尋找能顯示目標達成程度的情境
發展或選擇測量的技術
用行為術語界定目標
蒐集學生表現的資料
將目標加以分類
將蒐集到的資料與行為目標比較
建立廣泛的目的或目標
認可模式
訂定認可標準(採最低標準設定方式)
基於專業自主觀念
四、課程材料的評鑑
課程材料的評鑑過程
分析課程材料:分析課程材料的理論基礎、設計原則、設計過程、內容。
建立評鑑標準:因應不同課程材料的目的和情境,使用不同的規準,並說明意義、運用方法、加權計分的方式
接近課程材料:若評鑑目的在於選擇,必須知道何處可取得何種課程材料
進行課程材料評鑑:可以量或質的方式進行
組織評鑑小組或委員會:具有評鑑能力者組成的評鑑小組(包含教師),並把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當作意見提供者
提出評鑑報告:包含評鑑目的、範圍、組織、過程、規準、結果及建議等。若為了選擇,應分析未來使用的情境
確定評鑑目的與範圍:目的→改進發展中的課程/範圍→課程發展工作包含的材料為準
課程材料評鑑的規準(蓋爾)
物理屬性:美感、成分、消耗品、耐用性、媒體形式、品質、安全性
內容屬性:探討途徑、教學目標、問題取向、多元文化、範圍和順序、性別角色、時效性
發行與費用:作家、費用、發展史、版本、發行日期、發行人、購買程序、數量、特殊條件、師資訓練
教學屬性:評鑑設計、可理解性、配合性、個別化、教學效果、教學型態、學習者特質、長度、管理系統、動機、先輩條件、可讀性、學生角色、教師角色
為何要評鑑課程材料:課程材料眾多、促進學習、教師對教材有初步了解、使課程決定民主化
善用規準進行分析
確定採用的量尺
是否對某些規準加重計分
溝通彼此對規準的意見
量的分析+質的描述
熟悉課程材料的內容
蓋爾的規準不是唯一可參考的架構
一、課程評鑑的基本概念
1.課程評鑑的意義
古拉德「課程的五個層次」
知覺的
運作的
正式的
經驗的
理想的
葛拉松「六種課程」
支持的課程
測驗的課程
書面的課程
教授的課程
建議的課程
習得的課程
2.課程評鑑的地位與目的
四個階段
發展:發明、設計、試用修正、定型
推廣:傳播、示範、訓練
研究:問題檢討、需求評估、文獻探討
採用:再試用、安裝調整、實施、鞏固
目的
課程比較
課程方案的選擇
課程修訂
目標達成程度的了解
缺點診斷:作為課程改進
績效判斷
需求評估:課程方案設計前
資料蒐集範圍
課程發展計畫和過程(人員、組織、經費、程序...)
課程本身(目標、內容、活動、評鑑方法、媒體、資源、環境、教法、時間...)
課程實施(推廣與採用、教師進修、實際教學...)
課程效果(預期目標有關的結果及副作用)
3.課程評鑑的類型
(人員)內部人員評鑑與外部人員評鑑
內部:把握設計者的需要,客觀性受質疑
外部:客觀、公信力較高,對方案不夠了解
(標準)內在標準評鑑與外在標準評鑑
內在:與優良課程做比較
外在:產生的效果,是否達成課程目標
(焦點)依據目標的評鑑及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
不受目標約束:以整個教育實際現象為範圍
目標:判斷目標達成程度
(焦點)過程評鑑和結果評鑑
過程:實際運作的現象
結果(暗箱式評鑑):輸入輸出
(資料/方法)量的評鑑與質的評鑑
量:客觀、科學、簡化
質:教育現象複雜的背景因素
比較評鑑與非比較評鑑
比較
非比較:晤談、論文式測驗、系統觀察
(作用)形成性評鑑與總結性評鑑
形成性 :逐漸改進,小組內人員宜多
總結性:判斷績效,小組人員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