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九章 - Coggle Diagram
第九章
第二節
貳、與身心障礙者一起擬定PFP之腹案
三、擬定行動計畫和安排負責人員
(一)行動計畫的範圍
提供社會支持網絡、增進個體的角色功能、改變個體生活型態三種提昇生活品質的技術
1.讓個體參與決定主要生活型態與作息
2.安排個體參與社區或休閒活動
周遭人提供「機會」給個體,則他將擴展其能力去填補它
即使個體有生理或認知上的困難,無法獨立參與,也能在別人協助或提示下「部分參與」
先了解個體社區參與的部分-依據個體期望生活經驗與目標-酌增他想加入的社區活動-考量減少某些活動從事的數量
3.為個體建立社會關係
朋友圈由內而外發展為
個體-最親近的人-喜歡以及常常看到的人-認識且偶爾會一起做事的人-付費才會出現的人
4.在日常活動中提供自我決策的機會
表達個人自主和受尊重的一種方式
認識和看重自己的基礎上,界定和達到目標的能力,做選擇是自我決策的基礎
身心障礙者在生活中能夠擁有多少選擇機會,會反映他們與一般人生活型態的相似程度
提供機會的選擇能夠增進適應行為
即使無法獨立生活和溝通想法的人,也能在提供輔助或替代策略下自我決策
5、提供社會支持網絡
服務人員將焦點從由「自己支持提供」,轉移到「創造與培養支持網絡」
6、增進個體的角色功能
選擇對自我而言重要的角色,協助他在此角色的扮演
讓個體「為社區服務」,提升社會角色,促進自我價值感
Jackson和Panyan提出「服務學習」,個體學習到服務態度和技能,發揮多元智能,產生團體的隸屬感
(二)行動計劃的步驟
協助個體發展系統、序列的行動步驟,預定完成期限,以順利達到目標
Gordon、Holburn和Vietze以圖示呈現行動計畫,協助個體界定目標
主要步驟
細節步驟
檢核或思考步驟:事前、過程中、事後
(三)行動計劃負責人員的安排
個體的需求與環境隨時改變,服務人員與個體針對這些變動做定期溝通,回應個體需求
一、界定個體期望的生活經驗與目標
個體能表達,服務人員可透過訪談瞭解其期望的生活經驗與目標
不能表達者,可訪談重要他人、觀察個體平常喜歡從事的活動來瞭解
若有困難,可從人類基本需求的滿足來找出個體期望的生活經驗與目標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八大需求
服務人員或重要他人的期待與個體不同時,仍須尊重個體的期待
若個體期待與一班人同且適當但不切實際時,可透過團隊會議確認其他人員及重要他人的觀感
二、確認個體需要的支持
支持需求:針對智能障礙者個人能力和環境需求間的不適配處,提供所需範圍和程度的支持系統
支持系統:促進個人發展、教育水準、興趣和幸福感,進而能提升個人通能表現採用的資源和策略
支持程度量表:一是支持需求量表、二是補充的自我保護與倡議量表、三是特殊醫療和行為支持需求
預防也是一種支持形式
支持程度
間歇的支持
零星、因需要而定的支持,只在關鍵時段需要短期輔助
有限的支持
需要的支持是經常且有時間限制的,人力與成本較少
廣泛的支持
在某些環境需要持續支持且沒有時間限制
全面的支持
需要的支持具有恆常、高深度、普遍於各種環境、可能終身需要之特性
通常比廣泛或有限的支持需要更多人力與強制介入
四、設計服務的目標
個體需要藉由支持學習某些目標,服務人員配合設計服務目標,包括長期和短期目標起訖日期
伍、評鑑PFP之實施成效
形成性評量
了解行動計劃的執行狀況,是否需要調整,個體目標達成的進步狀況
總結性評量
整個PFP做全面檢討
參、召開會議確認PFP的內容
確認內容適切性,負責人員的職責,不適當修改,適當則實施
肆、實施PFP
達成個體期望的生活經驗與目標
壹、進行評量以建立個人檔案資料
建立個人檔案資料,除基本資料,包含成長史、特質、優勢稟賦和才能
第一節
貳、生活品質的意涵
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的感受與評量
意味一個人的生活過的好不好
個體有達到及未達到之需求和願望間的差異
一個人的基本需求被達到,且當他有機會追求和達到主要生活情境中的目標時,就能經驗到生活品質
八個主要向度
情緒幸福、人際關係、物質幸福、個人發展、身體幸福、自我決策、社會融合、權利
五個重要特性
研究生活品質時,應把身心障礙標記放在一邊
生活品質的層面是全面和多樣的
生活品質內含包含客觀和主觀指標
客觀:收入、生活環境、身體健康情形、技能的成長
主觀:生活滿意度、心裡幸福感
個體生活品質與個體的特徵,及其所處生態環境緊密相關
生活品質的評量應考慮身心障礙者的個別差異,採用多種評量技術
三種提升生活品質的技術
提供社會支持網路
增進個體的角色功能
改變個體的生活形態
增進方式
尊重身心障礙者
提供選擇機會
增加他們在社區的出現率
促進他們的社區參與
配合他們的能力提供所需的支持,以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壹、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強調生活的全面性
強調自我決策、優勢和能力、正常化的環境、提供個別化的支持系統
幫助專業人員評人身心障礙者的需求、評鑑所提供之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的成效
促進教育、服務與輔導,發展和執行政策
總結
首先建立個體的檔案資料
擬定PFP,個體期望的生活經驗與目標
擬定行動計畫,安排行動計劃負責人員
召開PFP會議確認PFP
實施和評鑑
增進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品質而擬定,提供社會支持網絡、增進個體的角色功能,改變個體的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