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人格障礙症 - Coggle Diagram
人格障礙症
疾病分類與臨床症狀
以情緒變化大的B群
邊緣型人格異常
情感不穩定且激烈;常用二分法(splitting)
常見於女性
有操縱性自殺行為
內心長期有空虛感(feeling of emptiness)
做作型人格異常
情緒表達膚淺或變化快速、誇張、戲劇化
不斷運用身體外觀引起他人注意
常見於女性,酒精使用障礙症共病
反社會型人格異常
較常見於男性、低社會階層者,衝動、易怒、缺乏羞恥心和罪惡感
年少時常說謊、逃學、偷竊、違抗師長;長大後常喝酒、鬧事,無法固定工作或求學,常犯法
不合群、自私
I5歲以前即有行為障礙之病史存在反社會行為,至少年滿18歲
自戀型人格異常
缺乏同理心
自我為中心,常幻想自己極富權力、能力、好引人注意、無法接受批評和建議
常見於女性
鑑別診斷
衝動行為:反社會型>自戀型
愛表現、操縱人際關係:做作型、自戀型
焦慮程度:自戀型<邊緣型
以焦慮害怕為核心症狀的C群
依賴型人格異常
缺乏自信,無法獨立,總讓他人替他做重要事情的決定,完全沒有自己的主張與看法
可能長期與一個不忠實、酗酒或施暴的配偶或伴侶在一起,因不敢動搖已存在的依賴關係
害怕分離,表現過度服從及依附行為以獲取他人的照顧
強迫型人格異常
講求完美主義及人際關係之掌控,而表現出過度缺乏變通性、開放性及效能
頑固與不知變通(rigidity)
又稱完美性人格障礙症,男多於女,常見於長男或長女
受到威脅會顯得焦慮不安
迴避型人格異常
害怕被拒絕、拋棄、羞辱而不敢與人來往,總是迴避深入的人際接觸。
自卑、渴望他人的關愛和接納
以怪異為核心症狀的A群
妄想型人格異常
對利益、權位相當重視,但對弱勢顯輕蔑
難放鬆、受批評威脅時會反擊
易吹毛求疵,好辯、訴訟
男多於女,把別人的行為解釋成故意的輕視或威脅
思覺失調型人格異常
行為或外表奇異古怪
社交及人際互動關係缺乏
奇幻式的想法、關係意念、怪異思考、錯覺
孤僻型人格異常
有長期社會退縮現象,又稱為孤獨型人格異常
孤僻、極度缺乏敏感度,對周遭的事情總是毫不知情或缺乏感受
男多於女
不在乎別人對他的批評、鼓勵或感受
護理措施
B群
邊緣型
病人出現splitting「分化」,工作人員應維持一致性的行為及態度
做作型
不清楚自己的真實感受,協助病人陳清自我內心感受
反社會型
病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能會用Ritalin或情緒穩定劑(Deparkin)
治療者態度堅定與設限
自戀型
心理治療、鋰鹽處理情緒波動
C群
依賴型
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自我肯定、家族及團體治療效果好
強迫型
有就醫動機、BZD及抗鬱劑(Prozac)控制強迫症狀改善憂鬱
畏避型
自我肯定訓練、主見訓練強化自尊
為減低病人害怕被拒絕的擔心,治療者展現「完全接受」的態度
A群
孤僻型
在團體治療中顯沉默,勿給太大逼迫
思覺失調型
有怪異言行,勿給予嘲笑,抗精神病藥合併心理治療
妄想型
因治療性關係難建立,勿過度溫馨互動
團體中若有妄想性指控或爭辯,需態度溫和給予現實感
病因
心理社會因素
心性發展過程中太早定型化
人際與家庭關係不良會影響人格之發展
心理與社會學者認為偏差行為源自於錯誤的學習和社會常模之同化
生理生物因素
人格異常之一等親罹患率高於一般人,
同卵雙胞胎較異卵雙胞胎高出數倍之多
衝動特質之人格者,其testosteron較高;
而血清素代謝物質5-HIAA濃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