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腦腫瘤(brain tumors), 腦下垂體:控制內分泌腺的最高器官 - Coggle Diagram
腦腫瘤(brain tumors)
處置
腰椎穿刺
確認無IICP才可執行
腦電波(EEG)
了解位置
雷射手術
優點:對腦部的傷害及術後造成腦水腫的機會較少
放射線治療
傳統放射線治療在手術後2週開始進行,通常採小劑量分次治療為主
正子射出斷層攝影術(PET)
了解腦部代謝情況
化學治療
適用於I ~II 級的星狀細胞瘤(astrocytoma) 或III ~IV 級的神經膠質瘤(glioblastoma)
選擇容易通過腦血管障壁的亞硝基尿素類
Temozolomide(Temodal,帝盟多膠囊)
採用口服
有骨隨抑制作用,在第3 週作用較強,但1~2 週內會恢復
第一線用藥,需固定抽血
Gliadel Wafer(格立得植入劑)
晶片在2~3 週內慢慢分解、融化,釋放出的化學藥物
顱骨或脊椎的X-rays
看侵蝕到哪
MRI & CT
了解位置
藥物
dexamethasone(Decadron)
減輕腦水腫進而降低顱內壓
副作用:
消化道潰瘍
、
血糖上升
、
體液滯留
、圓月臉、水牛肩、降低對感染的反應
類固醇
phenytoin(Dilantin)
用以預防癲癇的發作
表徵
抽蓄(seizure)
是第一個出現的症狀
噴射狀嘔吐,通常早晨發生
癲癇發作的病人是一重要指標
早晨較嚴重的頭痛
IICP的症狀
視乳突水腫→ 眼底水腫
噴射性嘔吐
腦脊髓液阻塞→水腦
以部位分類
顳葉
最常造成神經運動性抽蓄即喪失四分之一的視野
腦下垂體、下視丘區
以賀爾蒙的改變為主
最常見因視徑壓迫造成的視力喪失
頂葉
頂葉症候群
感覺異常
額葉
額葉症候群
行為不當、注意力不集中
護理
用以預防癲癇的發作
每4小時評估放射線治療部位的皮膚是否發紅、乾燥或潰瘍;化學治療的皮膚是否起疹子、色素沈著或毛髮掉落
抬高床頭30 度
使用中性肥皂及清水清潔皮膚
注意營養攝取(腦腫瘤p't會吃不下)
介紹
男性高於女性
腦中有不正常之細胞增生
幼兒早期及青少年15 ∼17 歲左右
腫瘤最怕壓迫脊髓
腫瘤來自於支持結構
神經瘤(聽神經瘤、許旺細胞瘤)
腦下垂腺瘤
腦膜瘤
分類
續發性
或稱為轉移性
原發性
常在顱內發現
來自神經胚胎,神經膠細胞瘤最常發生
寡樹突膠細胞瘤
室管瘤
多形的神經膠母細胞瘤 GM
極惡性的星狀細胞瘤
延髓母細胞瘤
星狀細胞瘤
腫瘤細胞增生 :arrow_right:壓迫、侵犯腦部 :arrow_right:腦水腫IICP
腦下垂體:控制內分泌腺的最高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