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土壤 (土壤的組成, 土壤特性) - Coggle Diagram
土壤
土壤的組成
成熟的土壤剖面
成熟的土壤具有明顯的層次
自上層往下層包括O、A、B、C等層
母質層(C層)
初受風化的岩石,為土壤的根本來源
有機質層(O層)
由未分解、半分解的生物殘體與已分解的有機質構成,為增添作用發生區
表土層(A層,洗出層)
混雜礦物質、腐植質兩者,為淋溶作用與洗出作用的發生區,肥沃度較低
受到O層影響,上半部的顏色較深
底土層(B層,洗入層)
在淋溶作用不盛的地區或土壤化育初期,此層不甚明顯
性質
有機質
O:有機質層
厚度:<10cm
A:表土層(洗出層)
厚度:<25cm
真正的土壤
礦物質
E:淋溶層
厚度:不一定存在
真正的土壤
B:底土層(洗入層)
厚度:30-100cm
真正的土壤
C:母質層(風化層)
厚度:深度在1cm以下
R: 底岩層
土壤粒徑大小
砂粒(2mm-0.02mm)
坋粒(0.02mm-0.002mm)
黏粒(0.002以下)
土壤的物質組成
由各種礦物質、有機質、空氣、水分共同組成
土壤固體(50%)
礦物質(45%)
為岩石分化(母岩)所得之鹽鹼物質
鉀、鈣、鎂
有機質(5%)
微生物
生物殘骸
腐植質
為生物分解動物殘體後,所形成的黑色膠狀
呈酸性
為植物生長時的重要養分來源
氮元素
土壤氣體
空氣(20-30%)
氧
氮
二氧化碳
水分(20-30%)
成土作用
岩石經氣候、生物等作用,分解、崩解為土壤的作用
增添作用
將有機質如腐植質、無機物如黃土或火山灰等,以沉積的方式添加在土壤表層的作用
淋溶作用
雨水或流水將土壤中可溶性礦物質及鹽類溶解失去的作用
流出作用
下滲的雨水或流水,將土壤產層較細的礦物質和有機質向下搬運的作用
洗入作用
將洗出作用向下搬運的物質,聚積於下層土壤中的作用
土壤特性
=成土因子+成土作用
=物質成分,分層,酸鹼度,顆粒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