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瞬時競爭策略, 5.善用剩餘價值, 6.獨自屹立到底, 新策略思維, 舊策略思維, 1.井然有序地轉移, 3.待價而沽, 2.放手一搏, 4…
瞬時競爭策略
瞬時競爭環境
從強調核心業務,轉變為平等看待每個事業的選項
秘密是無法管理的
資訊的重要性與價值
多元化發展取代單一專長
能面對不可預測的情境
情況可能隨時都在改變,尋求反證
高層驅動
授權給獨立團隊
追求迅速與大致正確,而非精確且緩慢
快魚吃慢魚
持續改進市場觀念,打破原型
資源配置流程
新策略腳本
打造適合新機會的架構
資源由獨立各事業單位的治理機制負責指派
積極淘汰不具競爭力資產
資源的取用比擁有更重要
付費取得資產使用權
臨時派遣勞工趨勢
隨競爭動態迅速調整架構和資產
不需要固守特定路線
資產債
老舊資產阻礙靈活度
維修缺乏效率且成本高
整合、中央、標準化
增加透明度
減少爭論時間
降低系統成本
架構複雜
難以因應事業需求
主要資源由中央控制
節約至上
例子:UNDER ARMOUR
親自推銷
利用平價管道創造強大宣傳效果
善用外部資源
更重視資源的拆組性和改造性
資金配置
管理者事業規模不該和薪酬權力成正比
害怕移出現有優勢會削弱權力基礎而想辦法維持現狀
不能由個別事業單位決定資源配置
避免個別領導者利益凌駕組織利益
使用無成長性老舊資產提升效率
從活動中擷取剩餘資源
打破老流程
避免成為打造靈活組織的障礙
騰出時間資源鎖定新機會
桌面籌碼
不得不供應的服務
不會提升利潤或市占率
削減成本
改變資產使用方式
中央化
避免重複同樣活動
不過度量身訂做
自動化
外包
當活動非競爭關鍵
分攤必備商品的成本
化解資源難題
召開高層督導委員會
各事業單位高層出席
因應各事業單位政治角力
治理與校正系統的公正性
創造選擇權
等不確定性降低再投入資源
降低沉入成本
維持資源投入靈活度
良性割捨 退出衰退產業
三、6種割捨方式
時間壓力小
時間壓力大
一、退出警訊
2.顧客越來越能接受新的替代品
ex:Google地圖 vs GPS導航
3.資本報酬遞減
銷售成長率下跌→成長扁平→銷量下滑
對此部門資源配置減少
1.創新報酬遞減
下一代產品之創新不能增加用戶體驗
二、誰決定退出
3.執行長定期評估
ex寶橋前執行長雷富禮-聯繫內外
只有執行長能綜觀企業全面觀點 因此能做艱難的抉擇
1.設立長期專屬團隊
經常檢討公司產品組合
找出要割捨or變賣的單位
2.積極並經常改變管理團隊
四、總結
先發現警訊
定性的領先指標 非量化的落後指標
設計一種方法
以確認取得的數字
一旦做出決定就能判斷所處的情況 並設計出最合理的割捨策略
重組再造轉型
小改變帶來大發現
以退爲進
既穩定又靈活
逐漸退出舊市場,進入新市場
例子:美利肯企業
逐漸退出美國紡織業市場,轉型成高科技產業公司
商業模式的穩定度與靈活度
靈活度
轉型而非重整
習慣改變
靈活配置資源
以舊帶新
漸進式策略
選擇權導向的開拓市場
小額試探市場
評估情況決定下一步
時常創新
穩定度
遠大的抱負
明確的目標與策略
認同感與文化
善用與培育人才
策略與領導力
有能力的管理者
與合作夥伴的穩定關係
好聚好散
與夥伴共進退
有系統的組織
穩定與靈活相輔相成
策略
舊的策略邏輯
產業最重要
失敗的例子:索尼、RIM公司、百視達等
成功的例子(利用其長期可持續優勢)
策略的新邏輯
在哪裡競爭?
競技場思維:產業思維
攻城掠地
潛在機會的佔有率
產業間的動態,破壞現有模式
行為特質
顧客經驗中的【待辦任務】
補強型併購,通常是跨越產業界線
圍棋
定位優勢
市佔率
業內的競爭動態
人口統計特質或地理特質
相對價格、功能、品質
業內整合或業外多角化
西洋棋
如何競爭?
依靠瞬時競爭優勢,而非可持續競爭優勢
擴張期
擴大營運的系統和流程
速度最為重要
被競爭對手趕上
豐收期
經營穩健,獲利可觀
延長待在此階段
是否開始走下坡
加入新的優勢
割捨
變賣、關閉或改變用途
妥善管理整個流程
減少資源的消耗
割捨≠失敗
如何致勝?
結合內在穩定度和外部靈活度
根據長遠的目標推動政策
創新力
通盤了解
編列有別日常預算
規畫專屬資源
持續檢驗假設
鼓勵智慧型失敗
實驗導向
從顧客出發
由顧客合作夥伴組成實驗性市場
成立專案團隊追蹤分析
1 more item...
未在初期了解市場
失去了解產品終端服務
大眾市場無法接受
點子優先法
以公司現有資源為出發點 想出專案
從顧客需求作為出發點
中階領導者
推動落實計畫並擔任協調者
其餘
商業交易 推動商品
資深領導者
提出意見 帶領行動
分析趨勢
連結企業策略
研究潛在市場機會
自我定義並投入
了解顧客需求
評估市場大小
以較低成本將假設轉換為知識
衡量不同商業模式的架構
從組織轉移到個人
新策略腳本:舊策略選擇
強調迅速執行
個人技巧
連串的多方式試煉
個人的非凡成就
永遠精進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由個人管理
強調分析式策略
組織系統
不常找工作
穩定的職業生涯
階層與團隊
職業生涯由組織管理
個人如何調整
5.善用剩餘價值
衰退但仍有用的技術or能力
創立新的營運模式讓此能力賺錢
ex:GDCA生產舊型主機板:建立保證供貨計畫 避免顧客零組件因老舊而停產
6.獨自屹立到底
方法
1.有效率的運作→成本下降 使競爭者退出市場
2.買下其他公司的資產,承接產能
3.積極投資衰退的產業
促成衰退的產業整合
讓自己成為碩果僅存的幾家供應商之一
新策略思維
差別
比較
假設現有的優勢會受到壓力
坦率質疑現況
多人參與策略流程、意見多元
迅速、準確
發現導向
選擇權導向
尋求反證
焦點在於外部世界
人才用於打握機會
1 more item...
可以跟瞬時競爭環境做對照
舊策略思維
假設優勢會繼續下去
強調既有觀點
少數同性質者參與決策流程
精確、緩慢
預測導向
淨現值導向
尋求確認
內部重視最適化
人才用於解決問題
1 more item...
1.井然有序地轉移
以新的方式滿足顧客需求
讓消費者慢慢習慣新的服務
3.待價而沽
不再適合我們但仍有價值的事業
割捨成長緩慢的單位 即使那些單位有扎實的現金流
2.放手一搏
當核心事業面臨威脅時 就如深陷危機
ex諾基亞1980年代只留下剛起步的電信業 其餘部門都變賣掉
4.跳樓大拍賣 火速變賣
ex墨水泥生產商CEMEX 2012年拋售非核心資產只留下母公司旗下報酬率大於10%的事業
管理團隊不願做此艱難決定時 激進的行動派投資人可以給管理團隊當頭棒喝
攸關未來的能力
有價值但關聯低的能力
價值衰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