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空間內涵) 生產/生活與土地自然特質的連結 - Coggle Diagram
(空間內涵)
生產/生活與土地自然特質的連結
連續
空間表徵轉變
對自然特質的強化
(維生條件的改善)
1920s蘆竹湳圳的興築
1962農地重劃
因應使用需求的調整
1960s、1970s住宅區的自然擴張
1960s第一波水田旱作化
因應自然條件變化而變動
1930s中港溪改道,溪埔墾成可耕地
空間表徵續存
水井(維生用水)續存且持續使用
斷裂
空間表徵轉變
土地使用水田變工廠
(變化速率差異)
1972-2000第二波:維生地的點狀漸進流失
(漸進、國家因素的間接介入)
2002至今第三波:維生地的點狀漸進流失
(漸進、國家因素的間接介入)
1968-1971第一波:湳仔地維生地的大面積一次性流失
(立即、國家因素的直接介入)
土地使用水田轉菜園
1970s、1980s第二波水田旱作化
(公害補償制度)
工廠住宅的形成
(住宅新建需取得工廠登記)
空間表徵續存
自然留存
水井(生活用水)
外部因素介入下的凝結
1963-2002餘下維生地多維持農業使用
(公害補償制度)
1980至今建成區幾乎沒有住宅新建
(住宅新建需取得工廠登記)
(自然-人口外移,無新建住宅需求)
1963至今三合院大多留存
(自然-土地持分複雜)
(特種工業地難轉賣)
(改建需申請工廠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