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3 社會化與教育 - Coggle Diagram
CH3 社會化與教育
節四.社會化理論
壹.功能論的社會化觀點
強調社會化是以社會群體的需求為,本目的在於維持社會平衡,促進社會目的之實現
過關儀式
:鼓勵個體認同新的社會地位,並接受新的價值規範
貳.衝突論與社會的批判
著重利益和權力的矛盾觀點,強調社會化是一種受既有社會結構之束縛的過程,目的在於維持社會平衡,促進社會目的之實現,鼓勵個體認同新的社會地位並接受新的價值規範
新馬克思主義
抨擊教育制度是
社會地位再製
的機器為將社會地位故作化
低社經地位家庭
:享樂主義、容易放棄選擇提早離校,進入低薪資低技術的能力要求職業→缺乏競爭力和競爭動機成為順從的群體
參.互動理論
著重分析自我觀念,強調個體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其自我觀念
肆.人格理論
以自我觀念的發展為主,強調個體需求與客觀環境之間的衝突,個體在衝突中協調並發展自我的觀念
節五:社會化與自我發展
壹.cooley的鏡中自我理論
個體如何了解到他人對我的看法,或是對我所表現之行為的看法,逐步發展或修正原有的自我觀念
貳.Mead的自我理論
模仿→玩耍(重要他人的觀察)→角色扮演( 概括化他人)
重要他人:個別、少數的人
概括化他人: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參考群體(例:球隊)
主我(自我):主動的、主觀的成分
客我:反應他人對我的看法
個體依據客我的知覺與評估,控制或決定自己的行為
參.Freud的人格理論
精神分析學派
:本我、自我、超我
肆.Erikson的認同危機理論
艾瑞克森:認同危機→ 信任與不信任、主動與羞愧懷疑、進取與罪惡感、勤勉與自卑、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親密與孤立、活力與頹廢、統合與絕望
科爾伯格:三層次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
其他理論:俗民方法論、交換理論、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節六:社會化機構
壹.家庭
親職風格、家庭規模與結構、隸屬性地位
貳.同儕團體
友伴關係、參照團體(向團體內取法)、平等原則、性別區隔
參.傳播媒體
正向:角色模範、職業描述、認知的社會結構與文化負向:暴力情節、藥物濫用、網路成癮、反社會行為
肆.學校教育
一.學習各種社會角色
提供各種模擬角色(股長、負責人)供學生學習
典範學習(社會職業)
二.進行社會選擇分配
客觀化的成就評量:針對能力進行分類,導引發展方向
提供成功或失敗的學習經驗
三.模擬社會行為規範
師生間的權利義務,及各種增強機制,以協助學生達到預期的社會化目標(微型社會)
四.導向社會科層體制
低年級包班制→高年級學科導向
師生相處模式改變,接近科層體制
五.營造社區共同意識
資源互助、社區凝聚力
節七:節語
壹.建立人性化校園以陶冶積極的社會化經驗
貳.於正式課程教學適當運用角色模擬法
參.於非正式課程增加學生角色扮演機會
肆.建構富有潛在課程意義的優良學校文化
節三:社會化的類型
壹.基礎社會化/初級社會化
透過基本價值、行為能力、規範和語言的教導,以協助幼童從生物人逐步轉變為社會人的過程
貳.預期社會化/次級社會化
個體為了進入某一社會/團體,而學習該社會/團體之價值信念與行為的歷程
例:國民教育階段、職業教育或大學教育階段
參.再社會化
學習新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模組的歷程
不同於個體既有經驗之新的態度和行為模式
再社會化情境
:溫和、劇烈
例:升學、成人教育、少年受刑人矯治學校、在職專班
節二.社會化的基本概念
壹.社會化的意義
內在向度
:個體學習某一社會所共幼的期望、價值、信念與規範
外在向度
:個體學習社會的風俗習慣、生活能力與利益規則,表現和群體相同的行為模式
個人
:發展社會生活所需要之態度與行為,包含個人獨特性和自主性
群體
:乃社會提供的一個架構,向成員施展影響力,示範並教導他們學習正確行為的過程
Musgrave:認為社會規範未必都被成員所內化社會化的結果,包括某些成員接受規範遵守社會規則,但某些成員則否,他們發展和社會對立的規範與偏差行為
結果:包括接受或拒斥、融入與不融入、適應與不適應正常與偏差
貳.社會化的必要性
生理因素
:個體行為受遺傳因素影響,在出生時已確定
環境因素
:個體具有可塑性,經由和外在環境的接觸和學習,逐漸成熟且適應環境
個體無法完全靠生理本能生存,必須透過與環境的接觸,而發展生理、心理與社會能力
節一:前言
人生是一個被文明體系所包設並含化的過程,使其從「生物性的存在」轉變為「社會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