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愛的力量 - Coggle Diagram
愛的力量
例子
馬偕醫生
-
漢名叫偕叡理,在臺灣,一般人皆稱為「馬偕博士」或「偕牧師」。「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讚賞馬偕的一生[2],他的座右銘為「攏是為基督(台羅:Lóng sī uī Ki-tok)」(All for Christ)[3]。
-
-
貢獻
-
馬偕在自宅展開免費醫療的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俗稱臭腳粘),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馬偕大量傳輸西洋科學知識到臺灣,由立體方式傳播福音,從此歸信的人與日俱增。
馬偕於第一次回加拿大期間,得到加拿大鄉親的資助下,又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2500美元的幫助,於是1880年馬偕在滬尾(今日新北市淡水區)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滬尾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除了可以醫治民眾,也有助於傳教。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座落於中山北路雙連站旁。
-
-
-
1882年7月26日,馬偕創建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今真理大學)。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台灣第一所淡水女學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不但學費全免,還補助交通費、提供吃住與衣著。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世家門閥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窮苦人家則是重視男孩的教育,不以女孩受教育為要務。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原住民族噶瑪蘭族。
-
馬偕蒐藏文物的智慧與鑑別文物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他在1893年9月6⃣️日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購入600件台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二為漢人所有,三分之一為原住民所有;原住民文物中,又以凱達格蘭族佔大多數,這些文物現在存放在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地下室[9]。
譚維義醫生
-
-
-
譚維義 (英語:Frank Dennis,1929年9月4日-)[1],是一位來自美國的基督教傳教士與醫師,與妻子譚秀麗(Sally Dennis)一同在台灣台東縣默默為台灣人服務了三十餘年,至1994年退休。他是台東基督教醫院(Logefeil Memorial Hospital,羅吉費紀念醫院,簡稱「東基」)的創院院長,夫婦被尊稱為「譚爸」與「譚媽」,譚維義能流利使用國語、臺灣閩南語與阿美族語對話。
他在1994年獲得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是第一位獲得此勳章的外國人;夫婦在2011年獲得「中華民國外僑永久居留證」,其事蹟已被寫入台灣小學生四年級的教科書當中。[2]
生平
-
畢業後,譚維義一邊在印地安人部落行醫,一邊向所屬教會協同會(The Evangelical Alliance Mission)打聽有無到非洲行醫的機會;但一封來自葉德華(Ren Edward Torjesen)[4]牧師的信,使譚維義轉赴台灣。[5][6]
葉德華在信中說,當時的台灣醫療落後,結核病氾濫,原住民普遍有砂眼,而當時的台灣人沒有就醫習慣,更嚴重的是當時骨折開刀並不盛行。於是譚維義在1961年,帶著妻子與子女,從洛杉磯搭貨輪,途經日本,三週後抵達台北,居住在溫州街98號。
-
1957至1966年,台灣爆發大規模小兒麻痺病情,每年有400至700名病例,年平均死亡數為225人。當時台灣自身醫療水準不足,擁有較先進技術的醫院是同樣由傳教士開設的屏東基督教醫院(簡稱「屏基」),遂成為台灣南部的醫療重鎮。1963年起,譚維義由教會安排,至屏基支援開刀,每個月中的一兩個星期也到台東的「成功診所」駐診。
1965年,譚維義直接搬家至台東看診,並在寶桑路開設第二處醫療站,即命名為「寶桑診所」。當年大年初二,譚維義在巡迴行醫時,發現了一位身患阿米巴膿腫的重症患者,而當時能執刀的醫院都因春節休息;譚維義只好找上公立的台東省立醫院,但當時的住院醫師認為病人救不活拒絕開刀,最後在譚維義提出由他本人開刀且承擔責任後才進行手術,取出約1000C.C的膿。[8]
-
經過此次事件後,譚維義下定決心要在台東興辦一間醫院,於是與妻子一同寄出超過百封信函,向所屬的北美教會與親友募款。同年年底,譚維義返回美國,在全美各地為了興建醫院進行勸募活動。1966年夏天,更獲得醫生同學與其他醫院致贈的三百箱雖然舊時但完好的醫療設備;秋天時達到目標8萬美金(約值當時320萬元新台幣),譚維義回到台東。
1969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在馬蘭落成,初期有30張病床,兩個開刀房、急診室與X光室,在當年台灣屬於先進等級醫院。而由於台東縣居民屬多族群,有阿美族、魯凱族、卑南族,與漢人的國語、台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等,所以譚維義還特別要求所有醫護人員至少都能說當中的三種語言,掛號處的員工則至少需會五種;在進行診療時,還會有一名原住民做翻譯。
東基開業前三年,因為地處偏遠,招募醫療人員不易,譚維義一人包辦該院所有外科手術,幾乎24小時待診,唯一的休閒娛樂是每天中午妻子會做三明治送到醫院給他,兩人再到附近休息或潛水片刻。1970年時,譚維義僅是小兒痲痺開刀手術就已超過三百起,若計入其他外科手術,平均每天開刀超過一起。
-
1972年,在東基逐漸補足人手之際,譚維義被診斷出感染肺結核,被當時的加拿大短期駐診醫生要求停止工作一個月治療,在譚維義煩惱醫師荒時,另一個美國宣教士醫師蘇輔道(Tim Stafford,1938年生,蒙大拿州人,在台灣行醫26年至退休返美,1993年在台灣獲得醫療奉獻獎)於4月時主動致信譚維義聯繫,帶著妻兒搬到台東;1978年夏天,龍樂德(Robert G. Long M.D,美國紐約人,第一屆醫療奉獻獎得主,2002年正式退休)也帶著妻子龍竹安(Judy)與孩子搬到台東,擔任東基小兒科醫師,並創設小兒科病房;1982年,譚維義再透過教會協助,獲得外科助理呂立漢(現任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院長)。
然而,呂立漢一到東基之後,即發覺東基在經營上有很大問題。由於傳教士只由付出不求回報的經營方式,將醫院當成教會,以至於醫院財務面臨危機。[12]加上1980年代,台灣政府開始推動醫院加入勞保醫療給付,而譚維義仍堅持申請給付的手續太繁瑣不願加入,更導致病人流失。[13]因此,於1991年時,呂立漢等13名主管先後辭職。
同年,美國基督教阿尼色弗(Onesiphorus)[11]總會,派傅約翰牧師(Rev. John Ford,1994年退休返美,曾獲頒中華民國特種領綬勳章)到台灣宣教與創設救助孩童的慈善機構,被譚維義說服,在偏遠的台東縣卑南鄉檳榔村設立了「阿尼色弗小兒麻痺之家」。經過協調後,由譚維義為小兒麻痺孩童醫療,傅約翰負責照顧孩童的生活起居,賓朗國小成立三個特殊班供其讀書。至此,台東也成為小兒麻痺患者的看護點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