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二章 - Coggle Diagram
第二章
第二節、我國身心障礙者個別化計畫之研究狀況
壹、發展IEP檢核工具的研究
林千惠 「個別化教育方案內容品質檢核表」
盧台華和張靖卿 「IEP評鑑檢核表」
貳、IEP實施現況和成效的研究
一、IEP的實施比例
IEP實施比例不佳,促使特殊教育法將IEP的擬定法制化
IEP法令變成訪視評鑑項目,也是評鑑特殊教育品質的一項指標
二、IEP內容的完整性
IEP的內容部分不符合規定,以樣本中少於75%的項目為依據
三、IEP內容的敘寫品質
IEP內容敘寫出現15項問題
四、IEP的擬定
四項問題
未召開或未在規定時間內召開IEP會議
會議參與的成員代表性不足,或是缺少家長、學校行政人員、普教老師、特教相關專業人員
相關行政主管不知道IEP內容,設計好的IEP未有家長認證
成員互動較少
五、IEP的執行與評鑑
三項問題
未依IEP設計之項目執行,只是文書作業
執行後的評鑑紀錄未記錄或未評鑑
行政未能依教學需要配合支援
六 、IEP的實施成效
整體使用率有明顯成長
內涵與撰寫專業仍有待改進
教師隊撰寫iep能力的需求依然十分殷切
參、 相關人員對IEP的觀感和建議
一、 特殊和普通教育教師對iep的觀感
不同學者或評鑑委員對iep的要求不同
編寫iep耗時費力
缺乏專業團隊的協助
Iep擬定缺乏連貫性
擬定iep有困難的項目
行為問題而影響學習者其行政支援及處理的方式
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
參與普通班的時間項目
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之影響
轉銜服務內容
易流於書面資料與教學脫節
家長參與和配合度不高
教學與工作負擔沉重無法花足夠的心力擬定與執行
研習缺乏實務操作演練
編擬挑戰
長短期目標的選擇
執行方面挑戰
iep與課程的結合
二、 家長對iep 的觀感
願意以網路化方式查閱子女學習相關資料
三、 相關人員對iep的建議
特教老師需要的協助
敘寫iep 以及轉銜服務內容的擬定
運用精確的評量方法
和普教老師合擬iep
使用有效的課程和教學方法達到iep目標
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策略
與家長溝通擬訂iep
普教老師需要的協助
長短期目標的選擇和敘寫
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策略
與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的溝通和合作
教學和行政支援
在iep的擬定上提供研習和專家諮詢
行政人員參與及協助會議的召開和增進其效能,促進特教相關人員參與,將專業團隊的服務目標融入iep中
提升家長參與iep ,以及促進親師的溝通及合作
提供診斷評量工具
減輕行政負擔
提供表格電腦化軟體和參考範例
給與豐富的教學資源
編寫iep之資料庫
家長對於未來召開iep的建議
加強宣傳
改善開會程序
學校主動引導家長做有效之意見溝通
提高家長出席的建議
會議時間要配合家長
在開會前與家長說明宣導相關事項
建立良好親師關係
盡量幫家長解決不能與會的困難
肆、 促進IEP/IFSP效能的研究
國內iep整體使用率有明顯成長
教學品質仍然有待改進
鼓勵學校與教師發展有效可行的iep/ itp運作模式和實施策略
辦理親職教育 讓家長了解有關iep /itp 的權益和功能
探究以家庭中心取向 設計與執行ifsp 有效可行的做法
第一節、美國身心障礙者個別化計畫之研究實況
壹、美國身心障礙者IEP/ITP之研究實況
一、發展IEP/ITP檢核工具的研究
檢核向度含IEP/ITP基本內容的完整度、發展過程、品質檢核(適宜性、一致性、有效性、均衡性)
二、IEP/ITP實作現況及促進IEP/ITP其效能的研究
(一)IEP/ITP內容品質檢核的研究
不符合規定的IEP/ITP中,較多欠缺現況描述,少部分欠缺長期或短期目標
IEP/ITP長期目標與學生需求和喜好不搭配
IEP目標大部分設定在學業技能上,轉銜至成人生活的重要技能則較欠缺
IEP應包含「自我倡議」技能教導
目標太簡略/太長太細/不夠適齡與功能性
<IDEIA 2004>澄清學年目標為學業與功能性目標,增加轉銜目標在為「進階教育」做準備
<IDEA 1997>讓身心障礙學生參與「普通教育課程」,學校須於IEP中描述如何在學生的課程學習中,反應轉銜服務需求
(二)發展、執行和評鑑IEP/ITP過程品質檢核的研究
如身心障礙學生現在或未來可能安置在普通班,IEP/ITP委員會中必須包含普通教育教師
(三)促進IEP/ITP效能的研究
運用檔案評量來評量學生的進步情形,藉由文字敘述評量的結果,而不只是使用數字呈現,且重視教師努力嘗試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
應著重身心障礙學生的特殊需求與獨特興趣,並將其融入於他們能參與知有意義的功能性的教學活動中
三、家長參與IEP/ITP的研究
(二)和家長參與IEP/ITP有關因素的研究
IEP/ITP會議分成家長、孩子、IEP/ITP委員會和學校/機構三大方面
家長因素
是否接受過親職教育
有參與過IEP/ITP會議的經驗
教育程度
職業
對特教運作狀況的了解情形
溝通能力
上班時間
孩子因素
年齡
障礙類別及程度
IEP/ITP委員會和學校/機構因素
委員會成員專業能力及固定性
學校/機構的態度
《IDEIA 2004》增加家長參與IEP會議的方式
視訊會議
電話
其他
(三)家長訓練方案對增進家長參與IEP/ITP和其觀感的研究
「家長評論表格」指導家長使用此表格評論IEP是否符合孩子的需求,並反映孩子的進步,能促進家長在IEP評鑑會議上的參與
(一)家長參與IEP/ITP之現況和觀感的研究
加強家長在IEP中的角色,且鼓勵家長和教育人員以非敵對方式,共謀身心障礙者的教育福祉
學區中的專業人員應具備以下知能:進行全面和個別化評量、採用證據本位教學策略、搜集有意義的資料,以評量學生在IEP目標上的進步狀況
雖然家長受到重視,但文化差異仍在轉銜過程中受到忽視,未考慮不同文化對未來成人生活的願景
四、身心障礙者IEP/ITP的研究
現況的研究
學生大多並不是主動參與者
教師不曾讓學生參與教育計畫和作決定
促進參與的研究
設計教學方案
五、教師和行政人員IEP/ITP之觀感的研究
(一)特殊教育教師和行政人員對IEP/ITP之觀感的研究
IEP可以幫助可以幫助教師更了解學生、組織教學時間和有更高工作滿意度
特教教師認為IEP雖是費時費力的紙上作業,但為發展學生學習計畫的有用工具
多數教師同意使用電腦化IEP,可減少書面作業、省時省錢
一魚多吃,但有許多問題
(二)普通教育教師IEP/ITP之觀感的研究
認為IEP/ITP對課程準備有助益
作決策明顯比其他成員少,對此不滿意
(三)與教師對IEP/ITP觀感有關因素研究
教師是否接受IEP/ITP擬定訓練
教師是否獲得行政的支持
會議時間是否適當
教師的參與和需求是否受到IEP/ITP委員會的重視
是否需要做很多會議前的準備工作
教師是否認為IEP/ITP與課程有關聯、具可行性、可提升教學效能、促進學生的進步
學生參與IEP普教教師參與的感受會較好、較自在表達想法
《IDEA1997》強調盡量減少教師不必要的書面作業,著重在教學過程
《IDEA2004》改為只需訂長期目標,只有接受替代評量的學生才要訂短期目標
(四)訓練特教/普教教師擬訂IEP/ITP研究
指導教師如何擬訂適宜、一致和均衡,與普教課程相關的教育目標,成效良好
貳、美國身心障礙者IFSP之研究實況
一、《IDEA1997》之前的研究
《EHA1986》訂定以來,分析IFSP內容,結果符合法規要求低,尤其缺乏家長主動參與和家庭的介入目標
IFSP主要議題: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家庭評量、IFSP對家庭的干擾程度、建立家庭的成果指標
使用家庭導向的評量是建立IFSP家庭成果指標的基礎
許多研究發現的問題促使《IDEA1997》再次強調,透過多專業團隊模式提供家庭中心取向的早期介入服務
二、《《IDEA1997》之後的研究》
美國在IFSP評鑑上,強調兒童學習結果,忽略家庭的影響和支持策略
促使《IDEIA2004》明示,早期界樹的實施以家庭中心取向的哲學為基礎,IFSP為藍圖
家庭中心取向的IFSP實施現況與理想間有差距,理由如下:
政府提供的資源和法規不足
專家人員難以調適專家本位的思維
專業人員在家庭中心取向上的專業之能和經驗不足
家庭參與教育子女的之能及支持不足
專業人員與家庭合作過程造成雙方的挫折
家長參與對家庭生態產生的不當影響
研究的支持不足
參、美國身心障礙者PFP之相關研究
為身心障礙者建立自然支持來源、增進社會關係、社區參與、提升生活滿意度
美國1975年立法以來,IEP/ITP內容大多數完整,但必須提升撰寫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