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12人口 - Coggle Diagram
ch12人口
人口學研究
要素
死亡
遷徙
生育
形式人口學
研究人口議題(ex:出生、死亡、人口特徵...)
人口研究
人口相關議題(ex:政治、經濟、教育、醫療...)
扶養比
(幼年人口+老年人口)÷壯年人口×100%
平均壽命
可以作為一個國家/地方,生活品質、醫療科技、經濟、社會安定的指標之一
人口成長─
J形曲線
綠色革命:農技改革
醫療進步,減少死亡率+壽命延長
工業革命使生產量大增
社會福利:保障生活,使壽命延長
開發海洋
人口轉型
1750前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1750-1930
:農業與醫療技術的發達→死亡率下降;
但出生率不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大幅成長
1930-
:出生率逐漸下降→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第二次人口轉型
人口轉型後期,出生率持續下降,造成
人口成長率呈現負數
價值觀改變
─新世代的族群重視個人享樂主義,
不婚、遲婚、不生育、離婚...等價值觀的轉變,使出生率降低
1980s-
台灣
人口成長緩慢原因
婦女就業率提高→生育意願下降
養兒防老觀念改變
教育水準提高→晚婚
價值觀改變→個人主義、享樂主義
育兒的經濟與精神壓力
少子化影響
人口減少→勞動力降低→消費力低、社會新陳代謝緩慢→
競爭力降低
國家財政困難
:人口減少→
賦稅減少
,但人口老化使
社福支出上升
→政府財政支出高
性別比失衡(男多於女)
消費型態、相關產業的衝擊(ex:教育界、婦產科、小兒科減少;老人照護等相關產業增加)
高齡化影響
老人照護
成為社會福利的主要工作
醫療資源、退休金給付、健保
等的消耗巨大,成為社會的一大負擔
社會老化→
保守社會風氣
,不利於國家競爭力
老年教育事業的興起
人口問題
人口集中都會區
高齡社會
出現
人口成長率降低
改善政策
協助不孕夫妻、強化優生保健...
生育獎勵、育兒津貼、減稅福利...
改善經濟條件
人口學發展
New Malthusian
新馬爾薩斯理論
人口成長+工業化破壞生態→人口問題
對策:控制生育、理性使用資源
低度開發的國家人口成長太快,
除非控制人口,否則無法擺脫貧窮的命運
馬克思
人口增長是
統治階級與資本家的共謀行為
→人口增加可以供應廉價勞力,得以壓榨、剝削
人口增長是
生產工具所有權與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
所導致
人口紅利
一時期內,生育率迅速下降,總人口中壯年人口比例上升,
撫養負擔較低且勞動力資源豐富,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利
ex:越南、菲律賓、印尼
影響人口減少因素
戰爭、疾病、天災、政策、個人規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