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客體關係取向
藝術治療, 嬰兒藉著內攝具包容性的外在客體來形成內在同樣有涵容功能的心理空間。
就像皮膚圍起了一個內在的空間,象徵化(symb…
客體關係取向
藝術治療
治療目標
-
-
-
-
發展象徵化能力
在涵容的環境中,藝療師不斷對作品的象徵性理解,有助個案發展象徵化能力--與意象、情感連結,從而找到意義
【例:為發展象徵化,無法區分代表物(幻想)跟實際物(事實)是不同的,
毯子是媽媽,轉變成毯子象徵缺席的媽媽】
重點理念
修正Freud精神分析理論
Mahler
客體關係發展理論
1.正常自閉階段:1-4w,母嬰之間完美的一體感
2.共生階段:3m-8m,小孩還未能清楚區分與母親是分開的個體
3.分化/個體化階段:4-5m後開始形成,在享受獨立分離與依賴的狀態中掙扎矛盾
4.客體恆存階段:3y,將他人視為與自己分離的個體,不再害怕喪失獨立性
-
-
-
-
Winnicott
-
-
關注最早客體關係
嬰兒原始情緒發展
創造「過渡空間與客體」:嬰兒還分不清「我」與「非我」,主觀客觀分不清,唯有嬰兒維持在全能的幻覺中夠久,幻覺夠穩固,足以承受未能心想事成而挫折帶來的幻滅過程,漸漸了解自己不是全能的,也不能控制「非我」的外在世界。
(允許嬰兒有幻覺,在成人生活中這屬於藝術與宗教範疇)
-
-
-
-
-
-
嬰兒藉著內攝具包容性的外在客體來形成內在同樣有涵容功能的心理空間。
就像皮膚圍起了一個內在的空間,象徵化(symbolization)的能力得以在此心靈空間中發展,這種想像的能力(imaginal function)就是我們處在夢、幻想、積極想像時運用的能力。若這能力沒有發展,則想像及表達情緒經驗的能力會受損。
當嬰兒內攝了涵容的客體,似乎內在也出現了涵容的空間,於是象徵化的能力也有空間得以存在和發展,象徵化是指個人如何與意象、情緒產生連結,從而找到意義的能力
(當嬰兒使用象徵,就已經在清楚區分幻想與事實,區分內在與外在客體,有能力接受差異與相似之處,從純主觀進到客觀)
信仰(藝術)類比嬰兒的幻想
在人與神(AT)的關係互動創造心理空間
這個過渡空間不是內在現實也不是外在世界
是一個中間地帶
神(AT)給予無條件接納與不評價如同創造一個抱持性環境
在這裡面了解到我們不是全能的
無法控制非我的外在世界
在這個過渡空間練習與神(AT)建立依附關係
修復自己內在早期失落的客體關係
聖經或詩歌(AT/創作) 鏡映提供情緒上反應、同理引發共鳴
用禱告等(創作)健康的方式釋放情緒,提高對情緒的忍受力
更能夠控制自己、更加活出生命活出自己的價值
牧師牧者(AT)擔任見證的角色促進同理
十字架(作品)如同過渡客體,它不是神(AT)但象徵神(AT),
可以與心中對神(AT)的意象與情感連結,從中找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