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質性田野研究 - Coggle Diagram
質性田野研究
範型
自然主義
以參與者的方式理解他們的社會
以他們「原本的」面貌來敘述「他們的」故事,而非用以民族學家的方式理解「他們」
芝加哥學派
認為社會實體「就在那兒」
俗民方法論
聚焦於互動的「潛在模式」
反對自然主義
使用的工具或洞見若屬於該文化,會喪失嘗試分析世界與文化的能力
社會實體是被社會性地建構出,而非「就在那兒」可被任由觀察
紮根理論
步驟
將各範疇以及其特質予以整合
劃定理論界線
寫下理論
對各範疇中的偶發事件進行比較
從觀察資料所發現的模式、定理中推論出理論
個案研究與延伸式個案方法
個殊式理解
一般性、律則式的發展基礎
制度民族學
參與式行動研究
研究倫理
欺騙
隱瞞研究的進行(假身分)
出版田野報告
隱私權和知的權利之間的兩難
與偏差者交涉
有時會涉入非法活動
偏頗弱者
研究者可能因忽略有權者而受批評,或是被批評總偏向弱勢
延伸:倫理問題
研究對象
壓力或傷害
欺騙
侵犯隱私
研究者
作假
抄襲或剽竊
研究者的角色
完全觀察者
缺點
危險性較大
不易對研究對象有全面的認知
優點
客觀
身為參與者的觀察者
研究者仍完全參與,但須向研究的團體表明身份。
身為觀察者的參與者
觀察者表明自己的身份,而不需要任何的藉口可以完全參與研究對象的社會活動。(e.g. 記者)
完全參與者
缺點
缺乏信度
被同化、不坦承有倫理問題、坦承可能有霍桑效應
優點
獲得較多的內部資訊
處理質性田野研究
步驟
事前準備、去除預設的觀點
選擇田野後進入,和成員建立社會關係
選一種社會角色,觀看傾聽,蒐集質化資料(田野訪談)
開始分析資料,並概化、評估工作假設
著重情境中的特殊面向,運用理論取樣
慢慢脫離並離開該場域
完成分析撰寫報告
質性訪談
較為彈性
問題的建構度不必高
1對1
焦點團體
探索性研究
優/缺
缺
相較質性訪談,焦點團體難掌控
資料難分析
團體間異質性難處理
優
彈性
高效度
低成本
1對多(12~15人)
參與者非選自嚴格抽樣
時機
適用
當真實和言語差異明顯的時候
社會行動者的態度與行為最好在自然情境下中被理解,而非在人造環境裡被觀察
不適用
陌生人出現會被視為「入侵者」
場域和利益是完全隱密的(e.g. 幫派)
效度
生態效度(外在效度)
自然歷史(內在效度)
信度
內外在的一致性?
內在一致信度(內在信度)
是否準確地描述研究者理解到受訪者的個人經驗或經歷
要避免主觀、曲解、誤解受訪者的感受
再測信度(外在信度)
不同研究者用相似方式研究,也能獲得相似的結果(可複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