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參、心理病理學的不同觀點 - Coggle Diagram
參、心理病理學的不同觀點
神經科學模式
大腦結構與功能
邊緣系統
視丘
除嗅覺外的感覺訊息都會經過
下視丘
與腦下垂體調節內分泌
杏仁核
安全、本能
海馬迴
記憶、空間
情境脈絡
胼胝體
兩半腦傳訊
基底核
大腦皮質下
一群運動神經核
自主運動控制
整合調節細緻的意識和運動反應
記憶、情緒和獎勵學習
大腦皮質
腦溝
外側溝
中央溝
頂枕溝
灰質
神經細胞聚集的部分
白質
溝通不同腦區的灰質
神經傳導物質
致效劑&拮抗劑
異常
突觸後受器過於敏感
再回收
量
引發與抑制衝動
自主神經系統
交感-壓力
交感激發
一般適應症後群GAS
警覺反應
抵抗期
衰竭期
認知評估歷程
副交感
神經內分泌
HPA 軸
腦下垂體- β-腦內啡
腎上腺皮質-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皮質醇)
腦下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皮質醇(cortisol)降低免疫力->糖皮質激素被用為抗發炎藥
下視丘-促腎上腺素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F
免疫系統
心理神經免疫學
先天性免疫
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
後天免疫作用
T&B
評論
化約論
簡化,聚焦在生物因素的重要性
遺傳學模式
行為
相關性研究->無法討論因果
基因型
非固定,受開啟或關閉影響(甲基化)
表現型
外顯特徵,與環境交互作用
分子
多態性
轉錄/轉譯
基因序列異常SNPs
基因結構異常CNVs
思覺失調
ADHD
自閉
交互作用
被動
經典研究
低MAOA未受虐
低MAOA又受虐
最容易發展反社會人格
高MAOA又受虐
充滿壓力的環境
虐待與忽略
主動
反向-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ex害羞->遠離人群->憂鬱
消極效應型態:有相似性,被動影響環境
ex高智商父母提供環境,其子女高智商回饋
誘發效應型態:主動引起環境回應
ex有體育天賦更容易接受專業訓練
積極效應型態:主動塑造環境
ex同儕飲酒
認知行為模式
精神分析學
人格結構說
本我
自我
超我
心理結構說
前意識
潛意識
意識
人格發展理論
性器期
潛伏期
肛門期
口腔期
防衛機轉
逃避
潛抑
否定
退行
自騙
反向作用
合理化
攻擊
轉移
投射
代替
補償(培養正面特質)
建設性
認同
昇華(創造)
行為主義
增強、連結、學習
古典制約
CS與US配對呈現
兩者時間間隔不可太長
CS先於US
消除&類化
操作制約
Thorndike
效果率
學習-嘗試錯誤
Skinner
正增強
負增強
社會學習論
Albert Bandura
再生階段
納入記憶並表現
動機階段
適當時機表現
注意階段
表徵(名義刺激)
意義(功能刺激)
保持階段
心像(動作)
言與符號(用言語描述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
系統性減敏感法
交互抑制&暴露
暴露治療法
現場暴露法:事前應用行為分析為訂出焦慮階層表
洪水法
想像式暴露療法
行為活化
憂鬱症
使個案體驗到成功與快樂經驗,產生自我效能感
應用行為分析
分析孩童的問題行為
治療
隔離time-out
系統性酬賞
間歇性增強維持
認知治療
人物
Albert Ellis
Aaron T.Beck
認知扭曲
武斷推論
選擇性摘要
過度推論
誇大與貶低
個人化
絕對性思考
共通性
強調合作關係
精神壓力主要來自認知障礙
治療焦點在於挑戰認知,以促成情緒及行為改變
跨模式間的共同因子
社會
早期剝奪
教養風格
婚姻
社經地位
非適應性
偏見與歧視
情緒
表達
經驗
生理成分
人際
客體關係論
思考與行為會形塑人際關係模式
依附理論
John Bowlby
人際心理治療IPT
未解決的哀傷
角色轉變
角色爭執
人際及社會缺損
整合取向模式
素質-壓力模式
素質
狹義
思覺失調症的脆弱基因與壓力易感性
具遺傳脆弱性隻個體在遭遇壓力後罹患心理障礙症
廣義
高反應恐懼迴路->易受恐懼制約->
經歷霸凌->社交恐懼症
低社經->失業->憂鬱症
壓力
破壞個體平衡的環境事件
生理心理社會模式
同時考量生理、心理、社會,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