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suction, 陳郁陵 - Coggle Diagram
suction
6.注意事項:(高曉雯)
帶上無菌手套後不可觸碰其它物品不可對該手進行說話,咳嗽,以免汙染
抽痰管及無菌手套只可單次使用後丟棄不宜重覆使用
灌食後 30 分鐘應避免抽痰,以免造成嘔吐情形發生
每次抽吸的時間不宜超過 15 秒,兩次抽痰間隔最好能間隔 1-2 分鐘
抽痰管置入氣管內管時,不可將抽吸孔按住以免病人吸氣困難
抽痰順序為:氣管內管(或氣切內管)-鼻腔-口腔,抽完口鼻部後,不可再進行氣管內管之抽吸,以避免吸入性感染(臨床上抽完口鼻可再回抽)
抽痰完畢後,需記錄病人痰液顏色,性質,時間,量及味道,是否有異常或不同於平常的情形
抽吸瓶八分滿需倒掉
抽吸瓶可倒入無菌蒸瑠水
2.準備用物:(張育嘉)
抽吸流量表1個
引流管2條,短管與抽吸流量表連結,長管與抽痰管連結。
抽痰瓶1個;目前醫院多使用拋棄式集痰瓶,常用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病人。加入無菌蒸餾水,避免痰液沾黏在瓶內。
清水瓶1個
抽痰管1條(尺寸10-16Fr.)
成人10-14Fr.、兒童8-10Fr.、嬰兒5-8Fr.
單隻無菌手套1只
給氧裝置
7.合併症:
臉色發紺、咳嗽
spO2↓、肺部塌陷
下呼吸道痰液難以完全清除(痰太多太深),久積導致發炎,易引起感染肺炎、感染
抽吸壓力過大會兆呈呼吸道黏膜損傷,痰液會有血絲。 鼻:流鼻血 口:破皮
疼痛
3-1.壓力(分類) 3-2.抽痰管(分類) (黃珦芸)
3-1.壓力(分類)
依裝置不同可分為:中央抽吸裝置:
成人之抽痰壓力為 70-150mmHg(80-120mmHg),
常用壓力範圍為 120-150 mmHg(不可超過150mmHg);
小孩及出血傾向者:不超過 100 mmHg
3-2.抽痰管(分類)
16號為橘色
14號為綠色:最常使用
12號為白色
10號為黑色
8號為藍色
6號是綠色
5.學理延伸:介紹氣切: 介紹氣管內管: (顏鼎珍)
氣切(trachea)
氣切是「氣管切開術」的簡稱,在全身麻醉下從病人的頸部氣管環狀軟骨中間切開一個小洞,放入氣切管,透過氣切管自行呼吸或連接呼吸器而呼吸與抽痰。
氣管內管(endotracheal tube)
插管正式名稱是「氣管內插管」,是一把氣管內管(人工氣道)經由並人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與聲門進入氣管深處。
1.適應症:(吳育廷)
(一)無法自行咳痰,需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之病人。(二)需長期使用氣切套管留置的病人。(更換氣切時需要備著suction)
( 三 ) 意識不清
( 四 ) 個案嗆到、嘔吐時
( 五 ) 急救時
( 六 ) 需要使用高的氧氣濃度、機械通氣或全身麻醉者
4.抽痰順序: 抽痰時間及間隔:
羅葳
先給予100%氧氣約30秒~1分鐘。
2.打開抽痰開關,測試抽痰機壓力,並調好抽吸壓力,適當壓80~120mmHg
3.選擇合適的無菌抽痰管,以無菌方式打開抽痰管包裝,露出管端接頭即可。
4.以慣用手戴上無菌手套,將抽痰管抽出並注意勿使管壁碰觸物品,以保持無菌。
5.以無菌方式由病人氣切口或氣管內插管處、鼻、口處插入,插入時勿按住抽痰管之控制口。
6.由氣切口輕輕插入抽痰管約5吋深度、口鼻插入深度約6~8吋,此時不能蓋住管子的控制口或管子碰到阻力時回抽1~2公分。
7.以未戴手套之手按住控制口,戴手套之手指以360度旋轉方式轉動抽痰管往外抽,施行持續抽痰,如需間接抽吸時,抽吸時間不可超過10~15 秒。
8.抽吸清水以清洗抽痰管,先將抽痰管打個圈纏在穿有手套的手上,把手套外翻脫去包住抽痰管,再將之一丟棄。
9.關掉抽痰機,再給予100%氧氣約一分鐘,再調回原來氧氣濃度及流速。
*病人必要需重複抽痰時,需先給予一分鐘氧氣,待病人臉色恢復後再抽吸。
*病人痰液較濃稠可給予N/S,稀釋痰液
陳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