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9實驗與實驗法則 - Coggle Diagram
ch9實驗與實驗法則
挑選受試者
隨機選擇
randomization
招募完全體受試者後,
隨機分派
受試者到實驗組與控制組
受試者越多,隨機選擇越合理
應用機率抽樣的概念
配對matching
每個不同特性的團體,都分別分派到實驗組與控制組;
可以先做一份配額矩陣,方便知道配對的人數
與
配額抽樣法
相似(ch5)
另一種方法:
招募比實驗所預設需要更多的人數,從中尋找一對特徵相似的受試者,
就可以將兩位分別配到實驗組與空制組;
不停重複此步驟,直到達到實驗所需人數,或是剩下的人都不符合實驗需求
與依變項最相關的變項,就是實驗組與控制組應該近似的變項(甚至可以先檢測依變項在進行分組)
e.g.在做歧視研究時,若十分關注教育程度、種族、年齡...等變項對歧視的影響,就應平均分配到實驗組與控制組
機率抽樣
將研究母體中的所有人做為抽樣架構,從中
抽出
樣本
樣本規模
與樣本代表性高低成正比,但社會科學研究通常不會有這麼多受試者
→不足以代表母體,社會科學較少使用
挑選條件:實驗組與控制組間的可比較性→兩組的整體特徵應盡可能相似
支持
隨機選擇
勝過配對
的論點:
1.可能
無法事先知道可以做為配對的變項
有哪些
2.
多數分析實驗結果的統計方法,假設資料的蒐集採隨機選擇
※前提:
受試者數量夠多時隨機選擇才適用
,受試者數量少時配對法比較適合
前實驗設計
preexperimental design
不符合實驗設計的科學標準,經常被使用於不專業的研究中
(可能因為無法達到完整的實驗設計標準而使用之)
單次個案研究
one-shot case study
缺乏前測與控制組
→無法確定實驗的結果是因為刺激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
研究人員給予
單一組受試者
實驗刺激後,再測量它們的依變項狀況
單組前後測研究
one-group pretest-posttest
增加前測,可以看出實驗前後的差異,
但
沒有控制組
可以確認是該刺激所造成,
或是否有其他因素對實驗造成影響
靜態組間比較
static-group comparison
增加控制組,可以得知刺激是否造成影響,並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差別,
但
缺乏前測
,無法得知刺激影響的程度
步驟
step1:採取行動
step2:觀察行動帶來的結果
任何技能都是透過不斷的實驗、嘗試,學習累積而來
構成實驗的要素
自變項、依變項
自變項
實驗刺激(stimulus)
被視為因、已知者;被推測會導致/決定一個依變項
依變項
被視為果,是自變項所引起的變項
實驗是要了解自變項對依變項所產生的影響
※一個變項可能在某實驗中是自變項,但在另一實驗中則成為依變項
要用在實驗當中的自變項/依變項,都必須先界定
操作定義
實驗組、控制組
實驗組
experimental group
接受實驗刺激的受試者
前測→接受刺激→後測
控制組
control group
各方面都與實驗組相似,但未受到實驗刺激的受試者
前測→後測
功能:
1.提供對照,確認實驗組的結果是受到刺激變項的影響還是外力干擾
2.實驗期間如果有外力事件可能造成干擾→控制組與實驗組受到的干擾會一樣,所以控制組與實驗組之間的差異仍是因為刺激所造成
若後測的結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的結果相同
→影響的因素不是刺激所造成,應該是實驗本身或是外在因素
※小心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
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研究人員觀察的對象後,改變了行為傾向
雙盲實驗
double-blind experiment
實驗者與受試者都不知道誰是實驗組、誰是控制組
避免實驗者對實驗結果預下判斷
e.g.研究人員預期服用新藥的受試者會比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研究者的心理作用就會使判斷受到影響
而若研究者不知道誰是實驗組/控制組→可以公正判斷、觀察受試對象的狀況
可以使用一個以上的實驗組或控制組
e.g.研究紀錄片對回教徒偏見的影響時,可同時使用歷史書籍作為研究的依變項
前測(pretesting)、後測(posttesting)
基本實驗設計
前測→接受刺激→後測
兩次測量間產生的差異,就是刺激(自變項)使依變項造成的影響
效度問題
就算沒有真正受到刺激,答案也可能改變→無法得知刺激真正帶來的影響
e.g.因為在前測及刺激過程中發現實驗目的,所以受試者在後測時改變自己的做答傾向
步驟
step2:刺激(stimulus)─
自變項
的刺激
step3:後測(posttedsting)─再次就依變項接受測量
step1:前測(pretesting)─受試者就
依變項
接受測量
自然實驗法
實驗在
控制的情境外、在常態的社會事件發生過程中
進行
e.g.針對天災做研究
研究者通常需要接受既定的事實,所以會面臨
效度問題
e.g.無法做前測,只能做到靜態組間比較;
個案流失問題...
田野實驗
field experiments
e.g.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實驗
研究者Robert Rosenthal 和Lenore Jacobson向學校的學生施行某智力測驗,
並向班級老師說明測驗結果,指明某些學生的成績會突飛猛進
被點名的學生成績的確進步很多,但測驗是假的,
學生的成績會進步是因為老師對其的期許、關懷與鼓勵,而使其進步
期望─狀態理論expectations-states theory:
心理學者:研究在情境中,優勢角色的期望如何影響下屬的行為表現
社會學者:研究在小型、任務導向的團體中,同等地位間的期望所扮演的角色
適用主題
範圍較小、概念與命題明確的研究計畫
e.g.假設檢定
實驗法的重點是測定因果關係
→適用於
解釋性研究
效度問題
內在無效度
internal invalidity
從實驗結果所得的結論,無法正確反映實驗本身發生了什麼事的可能性
實驗刺激以外的因素
影響了依變項,就可能造成內在無效度
來源
成熟
maturation
人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長與改變,會影響實驗結果
e.g.
智慧的增長與思想的改變會影響長期實驗
疲憊、飢餓、無聊...等時間造成的影響會影響短期實驗
測驗
testing
重複的施測過程,可能影響受試者的行為
(受試者可能已經感受到研究的目的,近而修正自己的答案以符合社會預期)
e.g.在研究歧視議題的實驗中,當受試者已做過前測,在進行後測時,
會因為對此議題變得比較敏感,而作答時可能傾向符合社會期待的答案
歷史
history
實驗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歷史事件,而混淆實驗結果
e.g.研究宗教歧視的實驗過程中,發生了回教徒被刺殺的事件
測量工具
instrumentation
前後測如果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會無法確定研究結果是否有效度
使用新的測量工具,其靈敏度還不夠穩定
統計迴歸
statistical regression
若針對極端的受試者進行實驗,就算沒有給予刺激,還是有可能隨時間而有改變
─
向平均數迴歸
regression to the mean
任何的變化都可能會被誤當作是實驗刺激所導致的結果
e.g.針對班上成績最差的學生做教學實驗,當他的成績有些進步時,
就有可能被當作是實驗的效果
但學生的成績本來就很差,成績的進步可能只是因為不可能更差了
選擇偏差
selection biases
若在實驗初期選擇樣本時就具有選擇偏差→實驗不具有意義
實驗流失/死亡
experimental mortality
受試者在實驗完成前就退出實驗,影響統計比較與研究結論
因果時序
causal titme order
實驗刺激與依變項的因果關係混淆
→是實驗刺激導致依變項,還是依變項導致刺激?
實驗處理的散播與模仿
diffusion of imitation of treaments
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受試者互有來往,透漏了部分實驗內容
→「汙染控制組」,導致控制組也受到刺激的影響
e.g.在做影片刺激的實驗時,實驗組的受試者向控制組談論影片內容
要妥善隔離受試者
補償compensation
有些實驗中,因為控制組被剝奪有價值的事物,
研究人員出於壓力或是愧疚感,而對控制組提出補償,進而影響到控制組
e.g.醫生對控制組的病患感到愧疚,因此對其特別關照
補償性競爭
compensatory rivalry
未受到刺激的控制組,為了彌補其未受到的刺激,
而做更多努力已追上實驗組
e.g.對實驗組進行實驗課程研究,控制組為了不要落後實驗組,而更加用功努力
自暴自棄demoralization
控制組的受試者認為沒受到刺激是差別待遇,因此自暴自棄,甚至鬧事不合作
外在無效度
external invalidity
實驗結果無法概推至真實世界的可能性
e.g.受試者在接受前測時,就已經察覺到實驗的用意
→
測驗的情境與實驗刺激產生交互作用
,
無法確定現實世界中的人所做的結果是否會如受試者
所羅門四組設計
Solomon four-group design
包含四組受試者
第一組與第二組:
古典實驗
前測→刺激→後測
前測→無刺激→後測
第四組
(無前測) 無刺激→後測
排除任何測驗與刺激的交互作用
第三組
(無前測) 刺激→後測
論點-以回教徒歧視實驗為例:
1.第二組的前測與後測結果應該相同
2.第一組後側的歧視程度應該比前測低
3.第一組後測的歧視程度應該比第二組的後測歧視程度低
4.第三組的後測歧視程度應該比第四組的後測歧視程度低(排除測驗與刺激間的交互作用)
僅後測控制組設計
posttest-only control group design
由所羅門四組設計的第三、四組構成
如果受試者是
隨機
被分派到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具有相似性
兩組雖未進行前測但初始程度相似→可以省略前測
網路實驗法
受試者來自於主動回覆的自願者
雖然可能會有樣本代表性的疑慮,但有許多研究中是不需要樣本代表性的
實驗法優、缺點
優點:區隔出實驗變項隨時間產生的影響
缺點:
1.實驗室的情境是人為的,
實驗室內發生的社會過程,未必會發生在現實生活的社會情境理
2.實驗往往涉及欺瞞的倫理議題,且侵入性質可能對受試者造成生/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