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二次會議記錄 - Coggle Diagram
第二次會議記錄
題目五:足踝部扭傷依照穩定度的分類
前抽測試 Anterior drawer test
4 分制評分
0 代表沒有鬆弛
3 代表嚴重鬆弛
距骨傾斜測試 Talar tilt test
相對於未受傷的對側腳踝可傾斜>15"
ATFL 前距腓韌帶和 CFL 後踝韌帶扭傷同時斷裂
依前拉測試與距骨傾斜測試結果分成 3 級
第一級
前拉測試,、距骨傾斜測試陰性
只有前距腓韌帶損傷
第二級
前拉測試陽性, 距骨傾斜測試陰性
只有前距腓韌帶斷裂
第三級
前拉測試、距骨傾斜測試都陽性
前後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斷裂
踝關節扭傷嚴重程度分級
1 級
韌帶最小拉伸,無撕裂
輕度疼痛、腫脹和壓痛
通常沒有瘀傷
無關節不穩定
負重沒有困難
1-3 週恢復
2 級
韌帶局部撕裂
中度疼痛、腫脹和壓痛
可能瘀傷
輕度至中度關節不穩定
運動範圍和功能有所喪失
負重和行走時疼痛
3-6 週恢復
3級
韌帶完全撕裂或破裂
劇烈疼痛、腫脹、壓痛和瘀傷
相當大的不穩定性
功能喪失和運動範圍
無法負重或行走
長達數月的恢復期
題目七:足部扭傷有哪些復健方式
不同時期會有不一樣的復健方式
扭傷發生後的第 1 天到第 5 天
保護受傷的組織
第 6 天到第 42 天才可以進行訓練
發炎期
對腳踝進行保護protect
進行冰敷
受傷後的前 6個小時,每小時需進行 20 分鐘的冰敷
小時,每小時需進行 20 分鐘的冰敷,超過 6 小時後,每 6~8 個小時冰敷一次,每次 20 分鐘
腳踝幫浦運動
腳踝上翹,停留 5秒後放鬆,再向下踩到底 5 秒後再放鬆,1 回 10 下,每天 2~3 回
減少水腫
水腫假如不消除的話,局部血液循環就會受到阻礙,撕裂的韌帶也就難以復原
增生期
撕裂的韌帶會漸漸地生長
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拉筋
關節運動
腳踝字母表
腳踝外翻
腳踝內翻
不會感到疼痛的範圍內進行肌力訓練
復健的最終目標
讓患者回復正常運動
踝關節的動態穩定
題目六:足踝部 X 光片、超音波、核磁共振影像學評估
腳踝部 X 光片評估
Mortise view 的角度,讓患者腳內旋 15 度到 20度,使距骨回到正中,兩側內外踝的 clear space 能夠等大
超音波影像
探針放在外踝上方
觀察到連接距骨與腓骨的前距腓韌帶
探針放在外踝的後上方
觀察到位於 peroneus longus(PL)腓骨長肌/peroneus brevis(PB)腓骨短肌深處的跟腓韌帶
探針放在外踝上方
觀察前脛腓韌帶
探針橫向放在 medial malleolus(內髁)的下方
Tarsal tunnel 最前方的脛後肌肌腱
依序觀察屈指長肌肌腱、脛後動脈、脛神經,橫向觀察脛後動脈、脛神經
將探針旋轉成縱向,可觀察到整條動脈、神經。屈拇長肌肌腱
探針放在內髁(medial malleolus)正上方,橫向擺放
觀察內側的三角韌帶
脛後肌肌腱(PTT) 下方深層的位置,可看到淺與深三角韌帶
題目八:足踝部扭傷的手術治療方式
有大約一成到三成的患者在接受非手術治療後,踝關節仍然無法受到改善,如果持續出現扭傷、運動和日常活動困難,則會建議採用手術治療
常見的手術治療
Bostrum procedure(韌帶修補手術)
也叫做 lateral ankle reconstruction
適用於外側韌帶被過度延展、拉伸
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是將病人全身或區域麻醉
第二個步驟是在病人的腳踝或肌肉上做一個切口
第三步驟會將 ATFL 和 CFL 兩條韌帶從它們附著在腓骨上的位置移除,並將韌帶拉緊,然後會在骨頭上鑽一些新的小孔,將這些韌帶重新連接到腓骨上
融合Gould modification
將 inferior extensor retinaculum 連接到腓骨的下端
有助於讓踝關節更穩定
autologous graft reconstruction(自體韌帶修補手術)
取用自身的自體韌帶以修補損傷的韌帶
主要步驟
第一步就是最重要的,要先從gracilis 股薄肌或 semitendinosous 半腱肌中取出至少 4mm 的肌腱
在腓骨下端,距骨,和根骨上穿洞,建立好 bone tunnel
最後在把自體韌帶放入 bone tunnel
artificial ligament、reconstruction(人工韌帶修補手術)
用人工韌帶取代自體韌帶來進行修補
優點
不會造成大腿內側併發症
當多條韌帶受損,自體韌帶取用不夠時也可以適用
缺點
人工韌帶價格較高昂
用久了也會有一些問題或者耗損
局部發炎
關節積水
人工韌帶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