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1-3 修正理論或 行為科學時期 - Coggle Diagram
1-3
修正理論或
行為科學時期
一、行為科學的意涵
定義
建立社會科學中之
「通用法則」或「一般理論」
實驗求證
,凡事
「價值中立」
科際整合(多學科性)
有時與
「行為研究途徑」
通用,視為一種
方法論
二、胡桑實驗學派
(一)意義與源起
意義:
梅堯(Mayo)、羅茲里斯伯格、懷海德
進行三階段胡桑實驗
源起:
「照明與生產力之關係研究」,意外發現
心理因素對生產力的作用,大於物質環境。
(二)1927~1932
實驗階段與發現
階段一-
接力配裝試驗
發現
人格尊重
的重要性
階段二-
面談計畫
發現參與、情緒之發洩
的重要性
階段三-
非正式組織之研究
發現小團體及其約束力
產出受小團體規範約束
(三)
發現社會平衡
與
士氣
(四)實驗影響
生產力受
「社會因素」
和
「心理因素」
影響
三、動態平衡學派
代表人物:
巴納德-《主管人員的功能》
(非正式組織理論先驅學者)
內涵
1.互動體系論
2.非正式組織
3.貢獻與滿足平衡
4.權威接受論-無異議區
接受條件
(1)受命者確已瞭解
(2)合於組織的目標
(3)不違背受命者的利益
(4)受命者有能力加以執行
5.責任道德觀
6.溝通
7.主管的職能
四、理性決策學派
(一)意義
行政行為就是組織中
決策制定
的整個過程
(二)代表人物
賽蒙《行政行為》
(三)理論內涵
1.決策理論
(1)傳統行政學只注意
「執行」
忽略了執行前的
「決定」
(2)決定效率程度的辦法:
看組織中每個人決策的理性程度
(3)決策過程順序
「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花費時間最少)
(4)提出「滿意決策途徑」
反對
「經濟人」
觀點,
「行政人」追求
滿意的、足夠好的
「有限理性」
2.組織平衡論
承襲巴納德貢獻與滿足理論基礎
五、需要層級學派
(一)意義
需求分為五個層次,
需要滿足的程度與該需要成為激勵因素之強度成反比
(二)代表人物
馬斯洛〈人性激勵理論〉、《激勵與個性》
(三)理論內涵
需求層次由低至高
1.生理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3.社會的需求
4.尊榮感
5.自我實現
(四)五大需求之間的動態關係
1.滿意漸進模式:
低層次需求滿足後才會追求高層次需求
(五)其他內容
1.馬斯洛-
〈Z理論〉第六層需求
(超越個人或靈性的需求,後設激勵)
一、二層-「X理論」
三、四、五層-「Y理論」
六層-「Z理論」
六、人性本善學派
(一)意義
人性激發的管理
(二)代表人物
麥克葛瑞格《企業的人性面》
(三)理論內涵
1.X理論(人性本惡)
2.Y理論(人性本善)
七、激勵保健學派
(兩因素理論、二元因素理論)
(一)意義
三大激勵理論中的內容論
(二)代表人物
赫茲伯格
《工作及人性》
防止不滿的因素:「保健因素」
帶來滿足的因素:「激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