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困難 (動作, 生活自理, 感官知覺, P204~ CCD108036 吳厚瑞 2022.12.06) - Coggle Diagram
困難
動作
動-細-4 握筆困難。
原因
手掌兩側(橈側:前三指;尺側:無名指與小指)分化不完全。
虎口穩定度不足。
肌肉張力問題。
掌內操作技巧不佳。
策略
學習環境調整
調整學習空間:
書寫活動時間,幼兒座位附近安排較會握筆的同儕,提供示範以及適時提醒;幼兒座位附近牆面或桌面,張貼握筆步驟圖,提供視覺提示。
學習歷程調整
視幼兒能力以及年齡適當選用或調整工具材料:
調整筆的粗細、長短,原則上筆越粗短越容易抓握,例如短胖的彩色筆、石頭狀的酷蠟石、三角粗鉛筆、洞洞三角筆等,皆有助於三點抓握的練習的練習。
輔具使用:
握筆器、穿套式寫字輔具、夾式書筆固定器、可調式頭控桿、長尾夾、橡皮筋等。
幼兒喜好物增強,提高學習興趣:
挑選有幼兒喜愛圖案的筆。
提供工作結構化教學:
將握筆步驟工作分析,使用口語或照片流程提示引導學習,例如 1 捏 2 轉 3 靠手,第一步為右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捏住筆桿、第二步為順時針把筆轉上來、第三步為靠在虎口上。
其他
提供自然的練習機會:
學習區時間。
(1) 促進手掌兩側分化:增加夾夾子、捏黏土、蓋印章、小鑷子、學習筷取物、噴水器澆花等工作,以練習前三指頭肌肉運動。
(2) 提升虎口穩定度:增加湯匙取物工作、捲紙工作、捏緊夾鏈袋、使用打洞機等,以練習空出虎口穩定握筆。
(3) 掌內操作技巧熟練度:增加投幣、存錢等工作,練習一次拿取多枚硬幣,再從掌中挪到指尖投幣。
(4) 增加手腕上翹動作能力:例如多在垂直面操作動作或是作畫,或是練習敲鼓的動作。
動-細-5 無法正確握住剪刀。
原因
手掌兩側(橈側:前三指;尺側:無名指與小指)分化不完全。
手腕穩定度不足。
大拇指肌肉力量不足。
策略
學習環境調整
將教學重要訊息加上視覺提示:
將握剪刀步驟拍成照片,做成視覺提示貼在美勞區或該幼兒座位附近。
學習內容調整
視幼兒能力以及年齡適當選用或調整工具材料:
較小的幼兒使用不具刀片的安全剪刀、手指靈活動較不佳的幼兒可以使用彈力剪刀、左利手可使用左手剪刀等等。
學習歷程調整
提供工作結構化教學:
(1) 握剪刀步驟:先比 ya 手勢→將兩根手指頭放入較大的剪刀握柄洞中→順勢把剪刀拿起
(2) 握剪刀姿勢:前三指需要靈活動作,後兩指需要輕握穩定→一手拿紙一手拿剪刀→在剪的過程中提醒刀片與紙面垂直,避免夾紙
其他
提供自然的練習機會:
學習區中增加按壓釘書機或打洞機的工作,以練習大拇指的力量。
動-細-7 撕不開餅乾包裝。
原因
雙側協調能力不佳。
指尖動作不靈活。
策略
學習內容調整
視幼兒能力適當調整學習單內容
:
若幼兒無法沿線撕紙,可以提供洞洞虛線紙練習。
學習歷程調整
運用工作分析法簡化教材內容或工作:
分兩步驟引導,兩手拇指和食指捏紙,右手往前左手往後各自拉開。
教學時加上動作視覺提示:
老師口頭說明時,輔佐動作或照片引導。
其他
提供自然的練習機會:
指派幼兒擔任開餅乾袋小老師;學習區中提供夾紙和撕紙的工作。
動-粗-4 走路易撞到身邊的人或物,或使用騎乘遊具未能繞過他人或障礙物。
原因
不適切的物理環境,如:遊戲空間不足、多班幼兒同時於同空間一起活動。
未能掌握肢體與身邊環境之間的關係。
難以控制衝動。
足部扁平、兩腳骨頭長度不對稱等。
低視能。
策略
學習環境調整
調整物理環境:
檢視活動的空間是否充足,並移除會阻礙交通動線的擺設,以呈現明確的交通動線。
增加視覺提示:
:
(1) 使用膠帶在地板貼線作為提示,以預留他人活動空間。例如在積木區的教具櫃前方地板貼線,讓幼兒在線後搭建積木,以預留通道讓幼兒拿取積木。藉此減少幼兒干擾他人搭建或不慎破壞他人作品的情況發生。
(2) 當幼兒在地面操作教具時,使用地毯作為界線,此即為他人走動時須避開的視覺提示。
(3) 在戶外遊戲場規畫車道,做為騎乘時的視覺提示,同時可讓參與其他活動的幼兒避開車道。
其他
提供自然的練習機會:
(1) 讓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像是進行遊戲「老師說」或是兒歌「頭兒肩膀膝腳趾」。此類活動可作為暖身活動或轉銜活動。
(2) 讓幼兒進行負重活動,像是在畫架或牆面的紙上畫畫、踱步前往其他活動空間(如:寢室、餐廳),以及攀爬、跳高、跳遠、挖沙土等。
(3) 讓幼兒練習肢體與空間的關係,像是躲開遠方滾來的大龍球。可於計畫性活動中安排此類遊戲。
動-粗-5 不知道如何使用常見的遊具和運動器材。
原因
缺乏先備經驗。
不敢玩,如:懼高。
動作計畫困難。
動作協調性低。
策略
學習歷程調整
引導逐步學習:
將活動拆成一系列的步驟,觀察幼兒在活動開始後會停在哪個步驟,並選用正向連鎖或反向連鎖策略引導幼兒精熟遊具和運動器材的使用方式。
提供視覺提示:
將活動的各步驟拍照做成流程圖,提供幼兒自我修正。
安排同儕支持:
邀請同儕陪伴練習,或示範正確使用方式。
動-粗-7 害怕走平衡木或大型遊具的獨木橋。
原因
同儕推擠。
前庭覺處理困難。
策略
以「讓幼兒具有安全感」為核心
動-粗-8 不太會跟著音樂跳律動或模仿他人的律動示範。
原因
不熟悉基礎動作。
動作計畫困難。
感覺處理困難(含觸覺、聽覺等)。
策略
學習環境調整
調整物理環境:
檢視活動的空間是否充足,以免幼兒因不喜歡肢體碰觸而放棄,或是非刻意碰觸同儕而遭抱怨。
學習內容調整
簡化、減量、替代
生活自理
生-食-1 偏食。
原因
口腔敏感或有偏好,挑食物的口感(軟爛、太硬、纖維多、太乾、顏色等)。
對味道敏感,不喜歡動物腥味或菜味等。
生理因素(蛀牙、缺牙、唾液太少、口腔肌耐力不足、唇顎裂、口腔敏感
等)。
父母教養方式和家庭生活經驗養成。
固執行為。
策略
特別調整 /處理食物
循序漸進
增加多樣的食物經驗
改變食物的外表包裝或烹調方式
認知調整:
在扮演區放食物模型、煮飯用具、餐具等,提供幼兒學習模仿機會,假裝吃各種美味食物;透過繪本引導食物營養或食物介紹的單元教
學,灌輸幼兒營養均衡的觀念,了解偏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教導進食策略
生-食-2 含著食物不吞,一頓飯吃很久。
原因
抗拒不喜歡吃的食物。
咀嚼功能不佳,咬不碎。
食物湯汁都吸乾了很難吞嚥。
易分心忘記進食。
策略
座位安排
時間限制與視覺提示
增強鼓勵
生-食-6 食物掉落很多在桌面或地上。
原因
使用湯匙的技巧不足,舀到碗的邊緣就掉出來。
手部力道控制不佳,太用力舀,把食物灑出來。
容易分心東張西望,身體或手跟著轉動就把湯匙中的食物灑落。
多由成人餵食,獨立進食的練習機會少。
策略
座位安排
選擇適當餐具
環境布置
事後處理
教導湯匙使用技巧
作息中練習
生-食-7 將掉落地上或桌面的食物撿起來吃。
原因
衛生概念不足。
進食技巧不足導致食物一直灑落,但又很想吃。
策略
設置桌墊
改變用餐器皿
後果處理
需求表達訓練
生-食-8 不喝水或只喝有味道的飲料。
原因
習慣喝有甜味的飲料。
喝水容易嗆到。
少有真正口渴的感覺和喝水的欲望。
策略
較天然健康的飲料
褪除策略
製造並運用口渴、需要補充水分的時機
調整喝水的容器、方式
固定作息
生-廁-1 尿在褲子上。
原因
生理機能尚未發展成熟。
察覺尿意的能力還不夠敏銳。
環境吸引力大,捨不得中斷活動去尿尿。
不願意在不熟悉的環境如廁。
憋尿,最後因為來不及而尿褲子。
害怕向大人或不熟悉的人表示要尿尿。
成人過度苛責幼兒尿褲子的行為。
在家仍包尿布,家長未配合如廁訓練。
策略
感受、理解尿意
調整作息,營造成功如廁經驗
正確表達如廁需求方式
生-廁-4 小便會弄濕褲子(男)。
原因
沒有扶著生殖器尿尿。
尚未尿完就離開便斗。
233
褲子太緊,拉不下來。
尿意急,來不及脫褲子。
策略
正確如廁姿勢
要求讀秒或唱歌
換寬鬆庫子
感官知覺
感-聽-2 常常聽錯詞彙(如:褲子,學生聽成肚子)或是說話時相似語音不分(如:蓋子說成袋子)
原因
助聽輔具的增益值不佳。
聽覺區辨能力不佳,不知道兩個語音是同或異。
環境噪音、迴響或距離發話者太遠影響。
策略
縮短和聽障生談話的距離。
依照聽力損失情形,安排聽力較佳的耳朵朝向老師說話的位置
聽障生的團課位置安排在第一排正中間的位置;個人小組位置應面向發話者,讓聽障生沒能接受到聽語訊息時,可利用視覺線索獲取。
聽障生的位置安排遠離教室門口(窗邊)或是噪音源處(如:冷氣機口、電風扇正下方)。
感-聽-3 對於教師的聽指令無法正確執行。
原因
沒有在聆聽,僅是觀察同儕後跟隨。
聽覺記憶短暫,無法將交代事項都記住。
環境噪音、迴響或距離發話者太遠影響。
策略
縮短和聽障生談話的距離。
依照聽力損失情形,安排聽力較佳的耳朵朝向老師說話的位置。
聽障生的團課位置安排在第一排正中間的位置;個人小組位置應面向發話者,讓聽障生沒能接受到聽語訊息時,可利用視覺線索獲取。
感-聽-4 團課時常常凝視他處,未在聆聽課程。
原因
聽覺注意力短暫。
環境噪音、迴響或距離發話者太遠影響。
策略
安排穩定性高的同儕坐在身旁,提升聽障生專注的能力。
安排語言表達能力佳,口語清晰度好的同儕坐在他身邊,促使聽障生融入課程。
把視聽最佳的搖滾區留給聽障生。
縮短和聽障生談話的距離。
依照聽力損失情形,安排聽力較佳的耳朵朝向老師說話的位置。
聽障生的團課位置安排在第一排正中間的位置;個人小組位置應面向發話者,讓聽障生沒能接受到聽語訊息時,可利用視覺線索獲取
感-聽-5 團討課程無法回答老師的問題。
原因
聽理解不佳
策略
在談話時加入視覺上的提示,如:指物或是呈現教材,讓聽障生更易抓取訊息的方向。
老師在課程中視情況將重點或是關鍵字簡要重述出,讓聽障生理解。
老師預先將課程主題提供給家長,請家長於課前和幼兒討論內容。
以封閉性問題(人、事、時、地、物)詢問談論的議題,協助聽障生抓取重點。
感-聽-6 聽障生發語時的聲量常常過於大聲或是小聲。
原因
聽覺回饋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不佳。
策略
1.使用錄音筆將聽障生和同儕發言時錄下,並回放給聽障生,讓他聆聽自己聲量與同儕不同之處。
引導聽障生觀察同儕對於他大聲說話或是小聲發言時的反應,進一步引導他說出適切的聲量。
感-聽-7 聽障生少與同儕有語言上的交流。
原因
同儕說話時,聽障生未接收到。
同儕聽不懂聽障生所說的話。
不知道如何和同儕開啟話題。
自信心不足。
策略
教導幼兒和聽障生說話前先喚名或招手,等他回應後再開始發話。
和聽障生說話時面對面,減少邊走邊談話的情形。
在聽障生座位旁安排語言表達主動性高,且語音清晰度佳的幼兒,讓聽障生有模仿學習的對象。
感-觸-1 吃東西吃的滿臉都是而不自知。
原因
觸覺較鈍感。
對自己的身體感官還沒有很清楚了解。
策略
自我覺察
自我檢查
認識五官
P204~
CCD108036 吳厚瑞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