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 Coggle Diagram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戰後臺灣的社會文化
鄉土與在地文化
戰後
國語運動
清除日語影響
限制方言使用
達到溝通目的
影響多元發展
社會
文化
民40、50年代
戒嚴、反共
批判共產思想
懷念大陸家鄉
美國流行文化
民60年代
內政、外交挑戰
鄉土文學運動
回歸臺灣本土
農工階層生活
在地文化認同
大眾文化
民51年
電視機
台視
中視
華視
閩南語
布袋戲/歌仔戲
國語
連續劇/歌唱節目
民60年代
棒球熱
世界少棒錦標賽
政府
檢查
新聞/節目
限制
播出時間
解嚴後
言論尺度放寬
觀點多元
民80年代
有線電視
從九年國教到教育改革
民57年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廣設職業學校
培育技術人才
大學教育
名額有限
競爭激烈
解嚴後
教育改革
多元入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人口結構的轉變
戰後
600多萬人
民38年
軍民來臺
100多萬
眷村文化
民50年代
家庭計畫
緩和人口成長壓力
民80年代
新移民
外籍配偶
外籍移工
議題
文化融合
子女教養
戰後的經濟發展
經濟重整
民38年鞏固政局
發行新臺幣
土地改革
提高農產量
耕者有其田
韓戰
美援
資金/物資
助經濟建設
各時期經濟方針的轉變
民40年進口替代
輕工業
紡織/食品加工
滿足國內市場
減少進口
民50年代出口導向
工業
加工出口區
高雄
臺中
家庭代工
客廳即工廠
民60年代初十大建設
退出聯合國
國際能源危機
蔣經國推動
交通/能源/重工業
亞洲四小龍
臺灣、香港
南韓、新加坡
民60年後產業升級
成本增加
工資、土地
勞力密集→
技術密集
民69年高科技產業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民80年代國際貿易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世界貿易組織
近年經濟發展課題
雇外籍移工
降低生產成本
產業外移
西進
中國大陸
南進
東南亞
勞工薪資成長停滯
經濟變遷
農山漁村
農業
土地改革
米、糖
農產量↑
農產品外銷
扶植工業發展
民52年
工業產值>農業
勞動力
農村→都市
農業人口↓
農業所得↓
農地遭汙染
民70年代
美國農產品進口
衝擊農業
農民走上街頭
捍衛權益
漁業活動
戰後
建漁港
發展漁業
民70年代
全球第一大鮪魚出口國
漁業資源枯竭→
休閒/觀光
林業資源
農業上山
民40年代後中部橫貫公路
種高經濟作物
濫墾/濫建
影響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