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6-5-2 行政倫理 - Coggle Diagram
6-5-2
行政倫理
一、意涵
(一)意義
湯普森:行政倫理的基礎是來自於
行政人員獨立的道德判斷
庫珀:行政倫理最重要的概念是
行政責任
博瑞德里格森:倫理的領域係屬
哲學、價值和道德
執著
憲政原則和典章價值
綜合意涵:行政倫理係指人員或組織其行為或決策的
對錯
與
好壞
所進行的一種
反思
和
原則取向
的
規範判斷
我國將相關內容規範於
「公務員服務法」
文官五大核心:
「廉政」、「忠誠」、「專業」、「效能」、「關懷」
古代帝制的行政倫理:
「官箴」
宋太宗: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意虐、上天難欺」
漢朝:觀德性、觀能力、
觀智慧(「賢良方正」)
(二)內涵
價值、道德、責任
二、行政倫理的範圍與重要性
(一)內涵
1.防治性行政倫理(不應為行為的規範)
如:防止貪污、賄賂、濫權、瀆職、竊盜詐欺等
2.促進性行為理論(應為行為規範)
如:公平、正義、道德、良善、慈悲、公益
(二)重要性
「行政裁量」
三、行政倫理的性質(內涵)
(一)中立理論:
行政人員「不」被預期行使本身獨立的道德判斷
(二)結構理論:
決策的成敗應由組織(包含政府)而非個人負起全部的責任
哈蒙:行政倫理的實踐,有賴於
政治責任、專業責任和個人責任三者的合成
四、研究必要性
(一)行政權的擴大
(二)行政學以往研究的缺失
五、行政倫理的困境
(一)行政運作的公共利益誤導
1.「公共利益」概念被模糊
2.公共利益被
曲解
的原因
(1)行政人員的社會背景過高
解決方式「代表性官僚制」
(2)行政的專業分工
本位主義
(3)行政機關受諸於服務對象或利益團體的強大壓力
藉「公共利益」之名,行使「特殊利益」之實
(二)行政機關獨大的結構特質
1.行政機關擁有專殊的專業與資訊
握有一般人難以獲得的資訊,得以規避監督
行政機關擴大,無法有效的監督,
常有
濫權、貪汙
等
2.行政機關處於全職地位優勢
3.人事體系的保障性質
4.反控制的律則
越想控制部屬,部屬則越會逃避或反制
5.協調的困境
6.政治指導的欠缺
7.行政機關結構與功能的分化與重疊
8.行政範圍的擴梵語龐大
9.「第三勢力」政府的影響
外包委託 -
「影子政府」
監督外包的責任問題
(三)「組織倫理」的問題
淮特 - 「組織倫理」:
將組織忠誠和團隊立場至於個人(道德)意識之上的觀點
有時會危害了公共利益的實現
六、行政倫理的重要議題
(一)貪汙
1.最常見的弊端
2.政府官員直接或間接的權錢交易,
藉此謀取利益
3.凱頓夫婦:3種分類
(1)就公共利益而言
(2)就公共職責而言
(3)就市場取向而言
「超法律制度」
(二)多手、髒手與俘虜性組織
1.多手
組織單位過多,不能就其行動負起個別責任
2.髒手
(1)透過某人或某單位的不義之手才圓滿成功,
為實現目標,將此行為合理化
(2)「目的使手段合理化」
3.俘虜性組織
行政組織成為利益團體的利益守護神
美國 - 「軍事-工業複合體」
(三)政府腐化(行政腐化)
1.腐化的面向
(1)公共職務
(2)公共利益
(3)倫理道德
(4)市場取向
(5)公共意見
2.政府腐化的特徵
(1)背離公眾的託付
(2)欺瞞政府機關與社會大眾
(3)將特殊利益置於公共利益之上...等
3.「國際透明組織」 - 1993年 發起人 彼得艾根
定期公布各國的「貪腐印象指數」
反貪策略作為
(1)激起社會關注
(2)建立反腐聯盟
(4)設定廉潔標準
(3)開發反貪工具
(5)監測貪腐行動
12/9 -
「聯合國國際反貪腐日」
(四)說謊、欺瞞與溝通扭曲
七、行政倫理的實踐策略
(一)厲行管理、政治、
司法和相關的監督
1.管理監督
達成效率、效能、經濟
(1)權利與責任關係必須明確界定
(2)嚴格服從的必要性
(3)有限的控制幅度
(4)鼓勵部屬忠於組織及其主管
(5)仰賴正式的
「紀律制度」
(6)內部稽核
遏止貪汙或濫用公眾信託
2.政治監督
(1)一般立法監督
(2)預算控制:「看守荷包權」
(3)職務輪調
(4)代表性與大眾參與
(5)公開化
(6)陽光措施:「資訊自由法」
(7)利益衝突迴避:公私部門間的「旋轉門」
公部門之外,發展一套可課則行政機關的機制
3.司法監督
法律被視為倫理行政的最低門檻
4.其他監督:
社會的
「第四權」
- 媒體
媒體對抗政府不法的事件 - 1972年
「水門案」
(二)建構行政倫理守則
1.實踐公共利益
(首要原則)
培養憐憫、仁愛、公正與樂觀的精神
2.尊重憲法法律
杜絕所有不法的歧視
3.展現個人廉潔
4.倡導倫理組織
提升組織溝通、創意、奉獻的能力
5.追求專業卓越
樂於面對新興議題與潛在問題
(三)設置調查委員會
(四)培養批判意識與舉發弊端
美國「弊端舉發」受「文官改革法」保障
「弊端舉發人保護法」完善詳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