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學第十五章(政治發展與政治經濟學), 僅有垂直課責, 缺乏水平課責, 選舉式威權政體, 革命是根本的社會變遷, J型曲線理論, 弱者的武器,…
政治學第十五章(政治發展與政治經濟學)
民主轉型
民主化解釋途徑
轉型過程途徑
政治菁英能否接受民主做為解決利益衝突管道、包容政權移轉
轉型需由上而下,若由下而上恐讓菁英更緊縮權力
結構途徑:社會團體形成公民社會,成為監督政府力量,就能促進威權社會轉型為民主社會
現代化途徑
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及宗教
經濟發展
肯定論:經濟發展促成中產階級與公民社會
保留論:經濟發展和財富分配有助民主鞏固
民主鞏固
指標
J. Linz等
態度:相信民主是最合理的治理方式
憲政:在民主程序內解決衝突
行為:沒有人試圖推翻民主政體
S. Huntington: 雙翻轉測試理論
五大要件
法治:人權可確保
國家官僚:合法壟斷強制力
政治社會:菁英可競爭
經濟社會:協調國家和市場
公民社會:人民可監督
涵義
主要政治行為者和公民都接受民主是政治圈中唯一遊戲規則(the only game in town)
內化為政治行為者互動的習慣
民主政體中
台灣民主鞏固
憲政體制權責相符問題
轉型正義問題
界定:民主國家對過去獨裁政府的不法和不義進行彌補,包括對加害者究責和被害者的補償
方法
記憶保存,如二二八公園
除魅,去除過去對獨裁統治者的美化形象;如移除蔣公銅像
真相調查並予公開
回復名譽
沒收不當財產
補賠償
追訴審判加害者
國家認同危機
不民主中國的威脅→銳實力(sharp power)
民主政府管理能力問題
委任式與非自由主義民主
委任式民主
界定
只要能贏得總統大選,將被授權以其認為合適方式統治
權力僅受既存權力關係和憲法規定的任期限制
第三世界總統制國家中
涵義
不穩固(未制度化),但具持續性,在可見的未來不會轉為西方代議民主
統治正當性基礎來自於因應後威權時期的社會及經濟危機
有別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代議民主,存在於第三世界新興民主型態
特徵
具有強烈個人主義色彩:霍布斯式民主,總統要解決危機而非保障人權
選舉充滿情緒、賭博色彩:選後期待選民消極服從
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多數統治
救世主政府
非自由主義式民主
新政體分類
競爭性威權政體:有競爭有選舉
選舉式民主政體:有競爭選舉且自由公平
霸權式威權政體:有選舉無競爭
自由民主政體:有競爭選舉且結合自由主義
封閉式威權政體:無選舉
分類標準:選舉、競爭、自由公平、自由主義內涵
特徵
公民權利受壓迫,尤其是媒體
難容多元主義
制衡機制不足
定期改選提供正當性,惟自由與公平有限
界定
一種試圖將民主和威權主義融合為一的混合型政體
常忽略憲法對權力限制並剝奪公民基本權利
選舉對威權影響
威權延長論
塑造強大形象,阻止內部菁英叛變
重構侍從網路
洩壓閥:透過選舉,釋放社會不滿
威權弱化論:民主紅利
公民社會與民主政體
涵義
界定:在國家機關權威下,依法律治理,為維護其利益,持續對政策發揮影響力的政治社群領域
特徵
可制衡國家機關
可健全民主政治
屬私領域:包括許多小單位,如家庭、私人企業、公會等
公民社會與民主
民主鞏固
展現對人權尊重,如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
形成監督政府力量
貢獻
提供部分公共服務
保護個人權利:原子化個人的集合
社會運動的肌肉:發達的公民社會可作為大型社會運動的組織基礎
促進落後地區的發展
代表特殊利益參與政治過程→有助於提升治理品質(多元論觀點)
民主轉型
肯定個人的目的性
發展社群歸屬感
民主化與第三波
民主化
涵義:從非民主政體(極權或威權)轉型到民主政體,落實參與和競爭,並符合民主(六項)制度要件
浪潮:一特定時期,一群國家由非民主政體轉型到民主政體,且朝民主轉型國家多於反方向國家即為一波民主化,兩波民主化間有民主崩潰(回潮)
第一波
原因
經濟發展:以美國為代表。1865內戰結束後,美國進入鍍金時代。出現鐵路、石油大亨
協約國在一戰(1914-1918)的勝利→傳統大陸帝國(如奧匈帝國)瓦解
國家:美國、法國、義大利等
時間
緣起:美國獨立運動(1776)及法國大革命後(1789)
時程(1828-1926):1828年起美半數成年白人男子獲得選舉權
回潮(1922-1942):「羅馬進軍」、「經濟大恐慌」部分國家轉型為法西斯國家
影響
民主化長波
30餘國建立最低限度民主(選舉制度)
第二波
原因
同盟國贏得二戰勝利,將民主強加於戰敗國(如日本)
元氣大傷的西方國家,其海外殖民地興起的民族主義,開始非殖民化過程: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原被荷蘭殖民的國家
國家:西德、義大利、日本等
時程(1943-1962):二戰後,部分國家恢復民主,1958年起1/3民主國家回潮為威權國家
影響
民主化短波
亞非國家在外來強權壓力下民主化
第三波
原因
天主教由現狀維護者,成為改革擁護者
外來勢力影響:美國1974年卡特政府的人權外交、蘇聯戈巴契夫重建開放政策,減少對東歐政體的壓抑
1960's經濟成長→產生中產階級
滾雪球效應→國際傳播影響
因石油危機、軍事挫敗等政績困局,而導致統治正當性衰落
國家: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台灣等
時程(1974-1991):1970年代源自葡萄牙、西班牙湧入拉丁美洲,約35個國家走向民主
影響:吞沒共產主義、蘇聯解體、東歐民主化→意識型態終結((Ch. 3)福山觀點)
高速經濟發展的威權易民主化
涵義
新經濟型態促進社會變遷,造就新權力來源→新的民主價值觀
獨立於國家之外帶動轉型→公民社會
特定經濟發展水準國家處於轉型地帶
原因
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可分配資源→可妥協、容忍,促成自由民主
外向經濟易受工業化國家中流行的民主政治影響
經濟成長帶動教育水準提升:帶動政治效能感,進而提升政治參與動機、促成轉型
中產階級壯大、壓抑農運工運
經濟富裕帶來新價值觀
公民不服從與法治
公民不服從
觀點
法律和正義之間有明顯區別
個人是最終道德主體
特徵
尊重法律程序
實踐民主價值:與體制正當性不一定衝突
服膺更高法律:普遍法(自然法/上帝法)而非人為法
界定
訴諸更高的權威、賦予觸法行為正當性
為表達某種政治訴求
公開且極力避免暴力的行動
法治
涵義
建立無人可例外的體制→人人平等
或與正當程序有關
以法律來統治
批評
法律反映父權的壓迫→女性主義觀點
法律反映主流團體的價值觀→多元文化主義觀點
法治恐濫用為壓迫來源:法律反映宰制的經濟結構→左派馬克思觀點
公民不服從與法治衝突
選擇性守法將損害法律權威
最終將抵損民主
現實中未有比憲法之治更高的法律
政治暴力與失敗國家
恐怖主義與跨國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
涵義
藉由恐懼達成目標
具有隱密性與不確定性
屬於政治暴力的一種
無差別攻擊
特質
由於行動隱密性,難以參考群眾對其行動意見
傳統源自於民族主義、分離主義
暴行公開化:重行動宣傳
新恐怖主義來自神聖的責任
跨國恐怖主義
核攻擊的可能性
宗教驅使
全球化:在世界的邊界有許多孔隙,使得恐怖攻擊得以發動
失敗國家
衡量標準
做出集體決策的機關失去正當性基礎
沒有能力提供公共服務
喪失對領土或失去對強制力獨佔行使的正當性
沒有能力在國際社會以完整成員身分與其它國家交往
特徵
政府是名義上的存在,並無實質統治能力
軍閥統治,成為實質上分配者
國民生活日趨惡化
涵義:因內戰或政治腐敗喪失國家能力,以致無法為國民提供適當公共服務之國家
建立政府挑戰
民主化是雙面刃:提升正當性的同時,也使緊張關係表面化
難契合原政治文化
存在嚴重對立與貪腐
軍事政體、革命
軍事政體
類型
以軍方為後盾的個人獨裁:領袖魅力型權威
幕後操控的軍事統治:表現上為文人統治,權力基礎卻來自於軍隊支持;衍生下一步民主
軍人執政團:軍隊與領導人物常存敵對關係,因此頻繁易主
政變時機
缺乏穩定的民主政治文化國家
軍隊自許為某種特定價值觀擁護者→現代化勢力
經濟發展不佳
國際因素
特徵
常態憲政中止
民選議會權力不振,新聞自由受壓制
依軍中位階就任政府職位
革命
涵義
拋下舊體制與菁英
代之新體制與菁英
快速而劇烈的體制變遷
革命的條件
缺乏自治經驗
彼此敵對的外國勢力干預
經濟高速成長後衰退
人口增加,尤其是年青人
種族裂痕
進行社會動員
菁英之間產生分裂衝突
革命理論
政治系統論
系統的失衡
多功能失靈,產生崩潰
社會心理學
期望升高的革命
相對剝奪感
馬克思主義
剝削與被剝削階級間衝突
革命會促進歷史變遷
社會革命理論:始自於權力頂端,國家失去統治正當性;若無法解決國家危機時,就可能產生革命→新國家論(Ch. 2)
福山政治發展觀
三種制度演變
法治:最有權力的人也受法律約束→最早源於西歐,因一神教信仰而較早發展
民主課責:政府必須回應社會的利益→定期、自由的多黨選舉,為程序性的課責
政府:固定領土獨佔武力的中央集權文官組織→最早出現在中國
失敗國家
促使失敗的機制
制度僵化:規則難變,如美國選舉人團制度是19世紀末農業時代產物,但現在還在用
二次家產制:恩庇侍從再興,使失敗國家無法提供公共財、管制外部性
差異
民主課責→侍從→法治→成功,如:美、英
民主課責→侍從→無自主文官組織→失敗,如:希臘、義大利
政府→法治→民主課責→成功,如:德國
根本原因:政府失敗
界定:政治發展是基於制度變異與選擇產生存續與衰敗
政治暴力(C)
界定:人類有政治目的暴力行為,暗殺、恐怖活動、暴動、革命、戰爭等
成因
右派:現代化過程產生的失序與焦慮;正脫離穩定的傳統社會,卻尚未達到穩定的現在新世界
左派:非齊頭式的經濟繁榮,產生階級對立;而價值對立起於生活優裕人士的相對剝奪感
政治暴力理論
政治心理學
相對剝奪感
模式
抱負型相對剝奪感:實踐能力不變,但價值期望上升
發展型相對剝奪感:價值期望上升,但實踐能力下降
遞減型相對剝奪感:價值期望不變,但實踐能力下降
重要性
實值與期待值落差瀰漫在社會→可能產生政治暴力
長期繁榮後遇經濟危機→相對剝奪感快速提升
涵義:價值期望與價值實踐能力間的認知差異
批評
暴力並非解決焦慮和不滿的唯一方式
暴力不一定是政治暴力,可能只是一般犯罪
社會結構面
以內心的不滿為基礎
條件配合
有人組織與動員
社會處於高壓封閉走向放鬆
政治發展與危機
民族國家建立五大政治危機
深入危機(貫徹危機):中央政府能否控制社會,確保中央政策能在地方實踐→菁英和平民之間的差異產生的鴻溝
政治參與危機:平等的參與機會→參與規則(如普選)與管道(如政黨、利益團體)建立
正當性危機:政治系統與角色獲得普遍成員接受,並認為其有權在任何領域,制訂拘束人民行為政策的心理認知→國家權威的建立
分配危機:誰以及依據什麼標準分配社會價值
認同危機:國家與偏狹認同的衝突→從部落型政治文化,進步到臣屬型參與型(Ch 10)
政治發展理論
現代化理論(偏右派)
涵義
傳統社會應頻繁接觸現代社會,可達現代化
現代化不可逆、直線發展→趨同理論
「現代」是普世追求的目標
批評
傳統社會非同質:制度如何銜接文化差異及民族自尊
恐輕忽反現代化勢力及國家角色→發展國家理論
簡化發展或有多樣途徑→落入西方種族中心主義
界定:西方社會是現代社會、第三世界是傳統社會,將第三世界傳統社會轉為西方現代社會,即政治現代化
背景:二戰後東西冷戰對峙下,美國避免第三世界國家被赤化,所進行的軍事和經濟等援助
依賴理論(偏左派)
涵義
兼有經濟剝削與文化侵略
低度發展國家需透過革命,推翻資本家統治方能發展
不平等交換:核心地區剝削邊陲地區剩餘價值→核心地區靠邊陲地區發展,而邊陲地區的低度發展是核心地區造成的;也就是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
批評
低度發展可能源自第三世界本身(天然資源、地理位置、人口等),而非世界經濟體系分工
未說明為何核心和邊陲是平行線發展:現代化理論中,不同國家的共同目標為現代化。但依賴理論並未說明為何兩者發展不同。
忽略第三世界國家自主性→發展國家理論
界定:低度發展邊陲地區,依賴核心地區現代社會的資本技術和市場,無法獨立自主發展,解決之道在脫離資本主義體系
發展國家理論
涵義
經濟外,兼顧教育文化現代化
扶持資本家,打壓勞工運動:為防工運使工資上漲而傷害外銷競爭力
以「發展」為目標:基本接受自由派經濟學觀點,但為提升本國產業競爭能力,棄自由放任倡市場干預
批評
寄希望於英明領袖過於冒險,恐貪腐
犧牲人權是否得宜
經濟官僚決策資訊何來?
界定:具國家自主性和國家能力,即能有效推行經濟發展策略(Ch 2.)
背景:1980年代,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
政治發展與目標
特徵
政治結構專門化、分殊化→區分政治及非政治領域(公領域及私領域)
政治體系能力集中、範疇廣泛:汲取、管制、回應、分配、象徵性功能
成員平等參與政治過程→R. Dahl包容性公民
目標(C)
自由:基本價值
平等:機會平等v.s.社會平等
安全:生存權
尊嚴:現代化中維持固有文化
涵義:政治體系從傳統政治體系,演進至現代政治體系過程
政治經濟學
資本主義
類型
社會型資本主義
特徵
社會團結與市場平衡→推動社會市場概念
允許干預
缺點
以共識為基礎,因此缺乏靈活性
高賦稅壓力
國家型資本主義
特徵
關係市場→統合論(Ch. 10)
人力主義→人與人之間關係建立於長期合作上
缺點
缺乏靈活
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矛盾:經常採威權統治,但經濟自由深化恐引發對政治自由的追求
企業型資本主義
特徵
最小限度社會福利
弱化工會
市場競爭
缺點
易有社會不平等與分裂
助長泡沫經濟
特徵
需求及供給由市場決定
利潤極大化
私人掌握創造財富工具
具市場價值的商品生產為基礎
管制政策
種類
經濟管制
政府以行政程序避免市場失靈,如:金融管制
傳統上只關注特定產業競爭秩序,而忽略社會利益
社會管制
並非針對特定產業,而係針對特定目的所做跨產業管制,如:環保汙染管制
只關心所管制部分是否能順利運作,恐忽略經濟影響
理由
要求企業承擔外部成本:管制使價格反映其真實成本,如:透過環保稽查來確保空汙品質
要求企業揭露訊息、彌補訊息之不完整:減低訊息獲取成本
保護天然稀有資源:避免過度開發,如:廣播頻道、海洋資源
控制企業獲取暴利:維護消費者權益
控制自然壟斷狀況:促進經濟效率,如:電力、鐵路
減少過度競爭:避免掠奪性訂價
國家機關經濟功能
提供集體財與服務:貨暢其流
維持競爭、避免失靈:避免獨占或寡占狀況,政府會介入以避免失靈
提供經濟基礎設施:市場有賴政府提供基本的機構、規則與安排
解決與調節團體衝突
僅有垂直課責,
缺乏水平課責
選舉式威權政體
革命是根本的社會變遷
J型曲線理論
弱者的武器
Memo
有選舉
有競爭
有自由公平
有自由主義:自由民主國家
無自由主義:選舉式民主政體
無自由公平:競爭性威權政體
無競爭:霸權式威權政體
無選舉:封閉式威權政體
:pencil2:政治社會化
:red_flag:社會學和D. Easten的政治系統論結合
:red_flag:最早區分公領域和私領域的人是馬基維利;他說政治和道德要區分
:red_flag:行為主義時期,學者會將國家和政治體系兩個名詞區分。
:red_flag:從美國角度出發
:red_flag: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追求的自由和平等是有差異的。
資本主義的勞資關係可逐步改進v.s.資本主義系的生產關係需加以改變才會消失
機會平等v.s.社會平等
:red_flag:自由和安全之間可能會有衝突(Ch 5)
:red_flag:從英國經驗出發
:red_flag:1789年美國獨立後,發生南北戰爭,不認同聯邦政府,是認同州的
:red_flag:這時候還沒有民主化
:red_flag: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最大衝突點
:pencil2:依賴發展論
:red_flag:受經濟學影響
:red_flag:基本假設:經濟發展後,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red_flag:通常反現代化勢力是遊學後回到殖民母國的人
:red_flag:受馬克思主義影響
:lock:Ch. 4拉丁美洲的民粹主義者,會將外國公司收歸國有,目的就是要斬斷關係
:red_flag:如電影(好萊塢電影)
:red_flag:接近現代自由主義經濟上的觀點
:lock: Ch 11統合論
:red_flag:羅馬進軍:墨索里尼的義大利黑旗軍進入羅馬,造成羅馬法西斯化
經濟大恐慌:受經濟大恐慌影響,許多國家放棄民主體制,轉向威權主義
:red_flag:之前的民主化,舊教是擁護者
:red_flag:垂直課責:選舉
水平課責:權力分立,總統雖然贏得選舉,但還是要受到立法權控制
:red_flag:阿根廷學者觀察拉丁美洲的狀況
:red_flag:總統就是霍布斯說的利為坦,要解決危機
:red_flag:美國開始進行現代化理論的時候
:red_flag:東亞的民主化
:pencil2:選舉式威權政體
:red_flag:憲法對權力的限制:憲政主義
:red_flag:放在第四章脈絡談也可以
:pencil2:威權韌性
:pencil2:先決條件說
:red_flag:如歐洲、亞洲四小龍
:red_flag:既有菁英理性抉擇結果
:red_flag:90年代執政黨(國民黨)願意透過全民直選來決定政權歸屬
:red_flag:台灣案例:70年代經濟發展(如十大建設)、80年代有社會運動(老兵返鄉運動、新女性主義運動、無殼蝸牛運動等)
:pencil2:民主深化
:red_flag:需經過兩次政權輪替,既有威權政體在選舉中失去多數,將政權交由給在野黨;在下一次選舉中,在野黨政權又交由威權政體。
:red_flag:和Ch. 4 R. Dahl的民主六項要件對照
:red_flag: Max Weber觀點
:red_flag:統獨問題
:red_flag:半總統制下總統有權無責問題
:red_flag:參考德國(納粹)、南非(曼德拉)案例
:red_flag:軟實力(民主價值)和硬實力(軍事等)的結合
:red_flag:保守主義之父Burke觀點
:red_flag:來自康德(自由主義者):人就是目的而非手段
:red_flag:來自普特南,市民社群可產生社會資本,增加歸屬感
:red_flag:在國家權威之下,但不受權威掌控
:red_flag:界定就是如此
:lock:Ch. 10
:red_flag:如中國
:red_flag:印度甘地、馬丁路德金恩
:red_flag:更高的權威:按照西方社會,指的是上帝
:red_flag:人為法有可能出錯
:red_flag:願意接受觸法所帶來的處罰
:red_flag:經濟是下層結構,下層結構會決定上層結構;不同的經濟體制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而法律服膺於統治階級的利益
:red_flag:呼應成因
:red_flag:毛筆(失意的士人)和斧頭(農民),有腦袋和武器,才有可能產生政治暴力
:red_flag:第二波民主化回潮
:red_flag:現代如泰國、緬甸比較接近
:red_flag:通常是校級軍官(不大不小)會發動政變,將軍是既得利益者
:red_flag:拉丁美洲的例子中,因為上任後經濟還是搞不定,所以會被其他軍人推翻
:red_flag:目前緬甸例子;檯面上是文人,但實際上是軍人。翁山蘇姬就是做久了出來當,但又被軍方憲政政變
:red_flag:泰國、非洲國家:軍警不分家,且軍警通常是上層階級;甚至可能留學過。覺得自己要帶來新的政治價值觀,帶來現代化思維
:red_flag:智利案例:為消滅左派勢力,支持皮諾契,但後來皮諾西變成獨裁政府QQ
:red_flag:和政變如何區分?
:red_flag:俄國革命:沙王統治→蘇維埃統治;中國革命:王朝統治→共和
:red_flag:1842年鴉片戰爭後,菁英對救亡圖存有不同觀點
:red_flag:孫中山革命口號:驅逐韃虜
:red_flag:以中共角度:北伐完成後,進入十年的黃金建設期,開始工業化,才有工運,造成共產黨壯大
:red_flag:如袁世凱和日本、孫中山找俄國等
:red_flag:年青人才是革命主力
:red_flag:科學社會主義
:red_flag:2001年911事件後
:red_flag:游擊隊雖然神出鬼沒,但會和當地部落聯繫,所以可以根據村民意見來修正行動
:red_flag:如賓拉登的蓋達組織
:red_flag:蘇聯解體後,有些核武器遺落在前共和國;共和國因為經濟發展遲緩,所以出現盜賣武器狀況
:red_flag:1990's
:red_flag:如索馬利亞的海盜
:red_flag:因為喪失提供公共服務的功能
:red_flag:雖說是失敗國家,但指的是是政府(state)失敗,不是國家(nation)失敗,所以要重建政府(state building)
:red_flag:福山的老師是Huntington
:red_flag:來自達爾文觀點: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red_flag:三種制度產生的先後順序,
會對政治穩定度產生影響
:red_flag:反映新國家論觀點:也就是具備國家自主性和國家能力的政府,為「強政府」
:red_flag:過去由君主或國王私人聘用家臣,15, 16世紀文藝復興後,公私領域區分開。但若重新走回公私領域不分,就會進入二次家產制,文官就不是為國家奉獻,而是對個人付出。
:red_flag:以右派角度出發
:red_flag:如:勞資衝突
:red_flag:資本主義觀點:價值來自於交換
:pencil2:市場基本主義
:red_flag:政府不會介入財富重分配
:red_flag: 美國、柴契爾的英國為代表(新自由主義)
:red_flag:如佔領華爾街運動
:red_flag:如2009年金融海嘯
:pencil2:萊茵河-阿爾卑斯山式資本主義
:red_flag:如北歐國家
:red_flag:美商公司賺錢時,就會不斷加薪;但面臨危機時,就會馬上裁員
:red_flag:因為面臨外在環境變遷時,勞資雙方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協商
:pencil2:威權資本主義
:red_flag:依照發展國家理論中的國家來看
:red_flag:日商工作,要先請人幫你介紹,才能建立關係
:red_flag:因為成本比較高,早期比較少企業投入,後期容易造成壟斷
:red_flag:賣太便宜,可能使沒有資本參與長期競爭的企業退出市場